9年15次影帝,张家辉为什么还被人称为“渣渣辉”

说起张家辉,可能好多人还停留在“我系渣渣辉,系兄弟就来XX砍喔噢”的某游戏广告中,看到这个广告,大家都是一笑而过,心中暗想连张家辉也堕落到这种地步了。

其实不然,张家辉从1989年出道至今,从默默无闻的小配角已经发展成了两次香港金像奖影帝,一次台湾金马奖影帝等影帝称号。2014年又涉足幕后,包揽影片《陀地驱魔人》的男主角和导演的角色,第二次执导更是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和新晋导演奖(提名)。

9年15次影帝,张家辉为什么还被人称为“渣渣辉”

在这份常人不可攀的荣耀下,是张家辉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汗水与无人诉说的孤独

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讲近三十年张家辉的影帝之路。

这位长相不出众的小个子家辉,从一名普通阿Sir到今日的金像影帝,一路走来无不充满荆棘。因为曾经的警察经历,张家辉在1989年与亚洲电视签约,出演了人生中第一部警匪题材的电视剧《赤子雄风》,也至此开始了他长达十几年的跑龙套、配角生涯。

在香港电影界摸爬滚打,除了天赋还要会“熬”。

2008年,真正让张家辉熬出头的时候到了。

一部《证人》将张家辉推向影帝光环,这样一位阴郁残忍,在恐怖面容下深藏善心的角色,张家辉将其演绎得入木三分。一只诡谲的眼珠瞪在海报上,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9年15次影帝,张家辉为什么还被人称为“渣渣辉”

张家辉终于在其四十不惑之后,铁树开花,七度称帝,连获金像、金马、亚太影展、长春电影节影帝等殊荣,打破香港电影圈男演员凭同一部电影获最多奖项的纪录。

拿了影帝之后,张家辉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更拼了。2013年,这是张家辉遍地开花的一年。

无论是对于肉搏、枪战都力求视觉上完美的张家辉,在2013年以46岁的“高龄”锻炼出一身实打实的肌肉,为的是更好地演绎电影《激战》中的角色。

9年15次影帝,张家辉为什么还被人称为“渣渣辉”

同片的青年演员彭于晏也是肌肉帅一地,与之相比,张家辉竟然完全不输彭于晏。为了这部电影,张家辉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去练习肌肉。皇天不负有心人,同年,张家辉凭借《激战》再一次拿下金像奖影帝桂冠。

9年15次影帝,张家辉为什么还被人称为“渣渣辉”

同年上映了《扫毒》。这部警匪片是由陈木胜执导,古天乐、刘青云、张家辉领衔主演警匪动作片。该片讲述了共同效力于毒品调查科的三个好兄弟,在执行跨国大型扫毒行动时遭遇反卧底,生死关头时为求存活而有了不同表现的故事。在

《扫毒》中张家辉饰演因被兄弟抛弃而沦为“毒贩”的张子伟。他把张子伟那种因为被兄弟放弃而心中有伤,继而生怨,甚至生恨的一名警察/毒贩演活了。

9年15次影帝,张家辉为什么还被人称为“渣渣辉”

2016年,是张家辉真正扬眉吐气,成为“大佬”的一年。

2014年,张家辉首次接触电影幕后,包揽了男主角和导演的角色,拍摄了恐怖类型电影《孟兰神功》。反响一般,在香港上映最终仅获得6百多万港币。

随后又在2016年,邀请张学友出演《陀地驱魔人》,这依然是一部以鬼世界作为包装的惊悚侦探片。本部影片也让张家辉获得了2016 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和最佳新晋导演奖(提名)。

9年15次影帝,张家辉为什么还被人称为“渣渣辉”

同年上映了一部口碑燃爆的警匪卧底片《使徒行者》,在本片中,张家辉再次挑战一名内心丰富的「卧底」BLACK JACK,与古天乐搭档出身入死,张家辉的演绎沉稳内敛,不在面部表露一丝犹豫、透漏一点信息,俨然一副铁面黑帮龙头。

9年15次影帝,张家辉为什么还被人称为“渣渣辉”

却在剧情转折处,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告知警察手足自己才是真正卧底,其实他早已知悉一切,安排后路,这副沉得住气的泰然与机动的聪慧,在张家辉的演绎下,是一个看不出破绽的「王牌卧底」。

从一名默默耕耘的“小弟”晋升为无所不能的“大佬”,张家辉的经历是一本活脱脱的演艺教科书。

张家辉曾经说过,他从来没有因为拿到影帝就觉得满足。

“我反而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如果有一天我们还能跑,为什么要满足在原地呢?我对电影创作还有一种热忱在哪里,我想去实现。

我的演艺生涯没有巅峰。我会一直跑一直跑,跑到哪里,哪一天我真的觉得累了,不想演了,哪里就是我的巅峰,哪里就是我的终点。

是的,张家辉没有终点,他还在路上,让我们期待更优秀的张家辉。

喜欢小编的加个关注,每日放送最新的电影、娱乐资讯以及最前沿的电影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