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淘汰的就是这几类人!

眼高手低,不重视基础


都想得高分,以数学为例,一道大题就十几分,简直是拉分利器。

结果造成不少学生把精力放在了压轴题和大题上,以为做对了这些,就能考高分。大错特错!

实际上,基础题占了80%的分值,基础题才是考试的主角!

老师常说:回归基础,回归课本,把教材翻烂。

要知道,其实不论选择填空,还是后面的拔高大题,都是离不开教材上的定义、公式或者变形公式,遇见模棱两可的题目记得在课本找到对应的章节,一字一句的理解,会有很大收获。

2.忽视错题本,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做题最忌讳的就是为做题而做题,只顾数量,不顾理解。尤其是对错题的处理。

错题是丢分的直接体现,比如知识掌握不牢、思路有漏洞……这个时候,错题本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

平日里做题,一定不要误用“题海战术”。要先保证理解老师课堂讲的题及留的课后题,在此基础上,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再找题目进行针对性训练。珍惜每一道做错的题,没事的时候经常翻一翻错题本。

3.脱离老师课堂,经常积压问题


好学生比较容易犯这个错误,认为自己都会了,所以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不重要了。

高三更要重视老师在课堂说的每一句话!因为此时老师的授课有明确的目的和策略,既可能在引导你联系不同的知识也有可能在反复强调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而且老师的理解更到位,方法可能更简单。

还有些同学,遇见不明白的错题总是喜欢拖延,殊不知高三的训练量本来就很大,旧的问题不处理马上就会有新的问题堆积上来,拖到最后害的是自己。

4.长期熬夜苦读,忽视碎片化时间


衡水中学的学生,白天的时间利用基本精确到了每分每秒,跑操前会有小卡片背诵,上厕所也会记忆相关知识点。

但是,我们更多的高三考生却是采取长期熬夜的策略。白天上课,晚上继续点灯熬油的苦战。

但是长期熬夜并不可取,不仅影响睡眠,容易疲劳、记忆力下降,也会导致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反而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成绩也可能会下降。

高三,尽量避免熬夜,将白天效率最大化,保证自己健康科学的生物钟。比如可以利用乘地铁等时间,听听英语听力,背背单词……

5.缺少娱乐休息,压力山大


长期高负荷的学习难免会让自己产生疲劳,很多同学用于学习的时间非常多,甚至牺牲了娱乐和休息的时间,但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的方法,所以收效甚微。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一味紧绷着学习这根弦,势必会为心理和生理增加重负。

所以,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上轻松,愉悦的感觉,做到劳逸结合。

比如多听听音乐,多去操场跑几圈,打打球,只有为自己不断加油,才可以充满信心地继续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复习中。

6.偏科严重,却恶性循环


高考是几科成绩的总和,即便一科考的再好甚至满分,薄弱的那一科也会拖后腿,拉下一大截。

小A数学一直是强项,基本每天都在做各种数学卷子……但一看见理综(尤其是物理)就头疼的根本做不下去,结果高考数学考了141分,理综170多分,最后只勉强走了一个二本线。

我们要明白,高考要考的科目一定要均衡发展。

高三本来就是一个学习新知识和复习旧知识的过程,无时无刻不在查漏补缺,如果不分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就会陷入“ 会的越来越会,不会的越来越不会”的恶性循环,考试也难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