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毒素哪里来,氨氮超标怎么办?实用操作看过来!

池塘毒素哪里来,氨氮超标怎么办?实用操作看过来!

《塘边大学》邓校长:养殖是一个不断制造和解决污染的过程。一方面养殖池塘净化力不足,例如氨氮,亚硝酸盐等;另一方面是环境污染,藻毒素,尤其难以降解的三致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如一些除草剂等农药、化学杀虫剂和染料等等。

那这些毒素是怎么来的呢?

1.外源水,进了受到污染的外源水。有生活污染、农药污染、有毒藻类污染等。

2.人为施入池塘,比如杀虫剂、清塘剂、消毒剂等;

3.由于养殖管理不善,导致池塘出现有毒有害物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有毒有机酸等有毒物质。

池塘毒素有哪些危害?

1.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影响养殖品种的健康生长发育,甚至危及养殖对象的生命;

2.对池塘微生态平衡造成破坏,池塘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受到污染的水体排出进入河流、大海,造成环境污染,污染外源水,造成大环境污染。连续几年会导致水产养殖越来越困难等等。

针对不一样的毒素,我们处理手段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先从氨氮和大家聊聊,氨氮的来源主要就是草鱼吃料活动之后的排泄,我们的饲料实际上只有大概30%-35%被吸收长肉,其余的大多数都被排进了池塘,如果投喂量大或者是池塘净化能力比较差,那氨氮就容易超标,氨氮的具体危害以及不同形态氨的毒性,我就不多说了,我只强调一点,氨氮超标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生石灰,记住,越用生石灰碱性越高,氨的毒性就越强!

第六期塘主黄英和老师:我在上一期的课程中说过水里面的毒素,他包括的东西非常之多,我们可能要分几期课程来讲解这个事情,现在就让我们从最常见的氨氮说起。好!马上进入正题!

一般的氨氮水平或者说毒害作用包括;鳃(表现为鳃肿、烂鳃)、肝胰脏坏死、心肌出血坏死断裂;体内酶系统失去活性,血糖降低;如果急性中毒会导致DNA断裂,体内受到严重的氧化伤害,影响中央神经系统直到痉挛死亡,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发瘟,这个是其中的很重要的一种。

这个问题容易忽视主要包括:装水面的水测试容易不准,因为底部的水的氨氮含量更高,水温或ph值上升时氨氮的毒性呈指数型增长,哪怕是同样的氨氮水平。还有一个就是很容易受到两面夹击,藻类不多ph相对低时,氨氮相对来说毒性低一点,当然也不是说低很多,水温上升的话一样会实际上高,但是氨氮能持续产生说明有很多有机物在发酵,而且一般是那种会产生氨味的那种厌氧发酵,像厕所一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也有相应的大量的甲烷和硫化氢,而鱼虾对硫化氢是最敏感的,它刚好与氨氮相反,ph高则毒性低,ph低则毒性高。所以鱼虾受到两面夹击,无论是哪个ph值都受到这些东西的夹击,横着死竖着也死。

这些情况呢它经常发生在温度上升时期,这个时候你多用芽孢会感觉到芽孢的神奇(我必须要提芽孢,这个时候它实在是太重要了,犹如天使下凡、华佗再世,这个升温时期您都要和他打交道,绝对不止一次),但是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到7天,而且使用两次会比较好,使用增氧剂给芽孢供氧的话可以加快进程。

那么,学习使用高性能复合芽孢杆菌会让你获益良多,使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直接干撒到增氧机处,然后全塘干撒增氧颗粒(500克用2亩每米);第二,提前一天用黄粉发酵,大概就是你按照亩数算的芽孢份量加上每亩一斤的黄粉或者鸭饲料都可以,加水到饲料完全吸水后还能自由拨动会流动的样子,尽量使用船发酵,面积大一点或者进行微孔曝气增氧,也可以加上半包增氧剂,然后第二天全塘泼洒,泼完后全塘干撒增氧颗粒(500克用2亩每米);第三,用鱼塘水直接泡2-12小时,然后泼洒到增氧机处,然后全塘干撒增氧剂(500克用2亩每米)。

这些芽孢的使用方法比那些学习撒盐,撒大苏打(也就是硫代硫酸钠)这些小伎俩靠谱多了,这些小伎俩最多就缓解一下,起作用的时间不能超过两三天,完全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解决不了产生氨氮和硫化氢的根源,也就是分解有机物。

现在正是升温的重要时期,也是微生物作用大大增强,塘底无氧发酵严重的时期,希望本次课程能让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