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信息流」內測一番折騰,都有誰慌得一筆

這次“信息流”內測一番折騰,都有誰慌得一筆

“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有不少細心網友發現,前兩天微信安卓版所推出的版本更新,又雙叒有新的動作了——之前剛剛改版信息流形式的訂閱號,又改為摺疊展示。這前後短短二十多天的一“哆嗦”,有點耐人尋味。

儘管微信訂閱號此次調整的只是安卓版本(蘋果版本未見回調),但已經有網友開始調侃,訂閱號之所以“知錯能改”,或許是聽到了不少用戶關於改版後閱讀體驗不爽的呼聲。

“這麼折騰來折騰去,最受傷的還是我們這些做內容的。”公眾號創作者何芎無奈地告訴懂懂筆記,無論是上個月的信息流改版,還是這幾天安卓版本恢復到摺疊,都讓團隊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懂懂筆記卻瞭解到,此次版本更新將訂閱號改回摺疊顯示的方式,其實並非如網友所說的“知錯就改”,而是新版本結束了內測,暫時恢復到原來的模式罷了。

從目前得到的信息來看,未來訂閱號是否還會推出新的信息流樣式,仍是未知數。但有一些內容創作者開始呼籲“求放過”,畢竟“摺疊”過一次之後,突然變化的自然流量,已經再經受不起官方的反覆“測試”了。

那麼,這樣的一次調整,究竟有什麼深意?究竟都有誰在這短短的調整與折騰中,慌得一筆?

相比“摺疊”,“信息流”成流量攔路虎

這次“信息流”內測一番折騰,都有誰慌得一筆

“因為麻煩,從摺疊之後,我就幾乎是隨機地看訂閱號了。”

讀者王忋告訴懂懂筆記,不管訂閱號是摺疊顯示,還是信息流顯示,其存在感都只相當於微信中一位“不經常聯繫的好友”,在沒有十分特殊的提示下,幾乎懶得點開。

他在上下班路上“殺時間”,偶爾會閱讀訂閱號內容,也僅限查看星標頂置的那幾個比較喜歡的賬號,看看是否有新的推送。大量關注過的其他賬號,他已經連翻頁查看都覺得麻煩。

“信息流改版後,沒有找到星標頂置的號,感覺和騰訊新聞推送類似了。”起初,為了找到那幾個喜歡的訂閱號,王忋花了不少時間去翻頁查看。由於感覺操作有點繁瑣,隨後幾天他開始懶得查看這幾個賬號是否有推送更新,“使用指南也沒有,右上角切換列表模式的按鈕感覺也並不顯眼。”

他笑著說,如果把摺疊後的訂閱號比作不常聯繫的朋友,那麼信息流改版後的訂閱號,就應該是不想聯繫卻又不捨得刪除的前任,有些又愛又恨的感覺。

或許,這樣的現象有一定的普遍性。

“用戶大多都如此吧,因此我們能得到的流量,就變得更少了。”娛樂自媒體人楊晗予指著後臺數據告訴懂懂筆記,從訂閱號信息化流改版以來,其每天推送內容的閱讀量幾乎攔腰減半。

面對閱讀量下滑的境況,他們開始依靠團隊同事們發動親友去積極轉發,這多少彌補了訂閱號改版後造成的閱讀量損失。他感覺瀑布式的推送展示方式,讓不少用戶忽略了賬號影響力的存在,就算不停翻頁,也不一定能夠迅速或者清晰找到想要查看的訂閱號內容。

也是,世上哪有那麼多每天攥著手機等待某訂閱號更新的鐵粉。

“如此一來用戶更容易隨機性地被標題和圖片所吸引,變得‘雨露均霑’,即便是以前曾經被忽略的訂閱號。”楊晗予表示,為了讓用戶能夠一眼就能夠認出自家的賬號,團隊最近幾周在頭圖的設計上下了不少功夫,標題字數也反覆優化。不過這些舉動對閱讀量提升的幫助,卻依舊十分有限,“畢竟我們不是標題黨,圖片也沒辦法做到那麼牛掰。現在這版本終於改回來了,感覺鬆了一口氣。”

或許,多數機構也同樣鬆了口氣。

內容創作機構負責人張春華表示,這段時間以來每天光是旗下近十個訂閱號的頭圖設計優化,就花去團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效果都不見得有標題黨那一個個打著“顏色”擦邊球來得奏效。這一陣子文旅、休閒類訂閱號想吸引眼球,都要往脫、肉、睡呀上面靠!”

“這種改版形式,讓標題黨全冒出來了,結果潮水退去,發現一大堆裸泳的。”發現安卓版訂閱號停止“內測”,重新恢復了摺疊模式,張春華滿臉都是壞笑,他坦言微信官方想與其他資訊平臺搶奪流量無可否非,但這次“親者痛仇者快”的改版有點逗你玩的感覺,讓很多內容創作者手足無措。當然,也讓一些無懼下限的訂閱號暴露出本來面目,“也算是有利有弊吧”。

那麼,信息流“內測”結束了,標題黨是否會收斂一些了呢?

“信息流”標題更直觀,讀者感受更好?

這次“信息流”內測一番折騰,都有誰慌得一筆

“我覺得吧,這次改版對標題黨有利,其實是個偽命題。”

同樣身為內容創作者的張濤(化名)告訴懂懂筆記,他和內容團隊從兩年前開始,便陸續運營了多個以女性話題為主線的訂閱號,並且從一開始,就積極在標題的噱頭上做文章,因此一度被周圍朋友笑稱為標題黨。

“雖然我們一直都承認有點兒標題黨,但也想趁著改版的紅利,再上一層樓。”張濤坦言,在獲知訂閱號“信息流化”之後,他和團隊便感覺能有機會再多增加一些粉絲,於是每期內容都會反覆探討標題的標新立異:文字變得比以前更加誇張,而且頭圖的設計,張張都充滿噱頭。

《女子夜夜難受,不到四十就命喪黃泉》其實寫的是女性盆腔腫瘤;《少花一百五,天天化療苦》說的是女性缺少常規體檢而患上乳腺癌;還有《老公這樣子做,讓老婆承受不了》一文講述的居然是粗心丈夫的生活瑣事......

而在頭圖方面,他們幾乎每張圖片都標上了偽官方樣式的“推薦”、“熱門”等字樣,包括加上“有XX位好友已經閱讀”等小號字樣,以吸引用戶點擊查看內容。圖片背景更是換上了不少處於“臨界點”的模糊元素,一眼看下去令人“激情四射”。

“調整之後,我們每天都在關注推送內容的後臺數據。”張濤表示,一開始對於標題、圖片噱頭化後所能帶來的數據提升,他和團隊都顯得自信滿滿,甚至覺得工作室的這幾個公眾號很快將迎來發展的爆發期。

然而,訂閱號所推送的內容,的確如同預期般增長了很多。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轉發數據卻十分難看,“掉粉”也相當嚴重。其中一篇題為《女人一不小心,就被男人榨乾》的保健科普文章,甚至導致第二天“掉粉”超過千人,讓創作團隊有些傻眼。

“要再這麼下去,後臺就只剩下那些最初刷上去的粉了。”張濤在和一些同行交流中發現,不少“標題黨”在訂閱號改版之後,都有類似的遭遇,尤其是部分剛運營半年不久的新號,粉絲進的多掉的更多。

同樣喜歡在標題上一直打擦邊球的內容機構負責人胡維鑫坦言,過去用戶看到誇張失實的標題,有可能會想取關,但操作步驟比較複雜,最終往往不了了之。微信訂閱號改版之後,直觀的信息流展示方式,無疑放大了用戶被“標題黨”忽悠後的負面情緒,“惱怒之下,隨手就能取關!”

“加上改版後取消關注比起之前摺疊列表方式,少了一個步驟,感覺取關更容易了。”他無奈表示,改版後訂閱號展示的推送信息十分有限,瀏覽時操作手機的動作變多。有部分用戶為了不受“標題黨”與不喜歡的話題影響,可能還會抽時間開始清理並“取關”那些多餘的、影響閱讀感受的賬號。

“所以回到摺疊模式,對於我們有能力在標題上做好噱頭的號來說,未必是一件壞事。”在張濤和胡維鑫看來,訂閱號信息流改版,非但沒有讓標題黨的打法獲得更好傳播,反倒損失了不少粉絲,結果加深了更多用戶對標題黨的怨念和“仇恨”。

然而,不管是踏實的內容創作者還是所謂的標題黨群體,對於訂閱號重新恢復摺疊方式,多少還是有很多看法的。

創作者不關心“摺疊”,只求別“折騰”

這次“信息流”內測一番折騰,都有誰慌得一筆

“我認識的不少哥們都在把重心轉向別的內容平臺,這次折騰其實讓很多人看清了自己的價值。”

楊晗予告訴懂懂筆記,身邊有不少同行在訂閱號“摺疊”之後,就開始研究一些新的自媒體平臺。他們首先認為,這次“摺疊”之後,用戶開始懶得查看訂閱號內容,這會導致閱讀量下降。

在他看來,儘管訂閱號與微博一樣,都能夠將用戶轉化成粉絲,但訂閱號的粉絲數量,卻並不能與閱讀、轉發數據成正比,有時十萬粉絲數量的訂閱號,推送出來的內容,真實閱讀量不足一千,轉發量也只有零星的十幾或者幾十個。

“摺疊限制了用戶查看訂閱號內容的便利程度,更阻礙了創作者展示內容的機會。”加上訂閱號的“摺疊”會跟隨著好友聊天列表上下浮動,使用起來極為不方便,楊晗予認為,那些好友數量較多的用戶,“摺疊”會被推到列表較為下方的位置。

這樣一來,隨著用戶關注的訂閱號數量越來越多,還會將本來就十分有限的自然流量瓜分殆盡,更加考驗創作者推送的時效性。實際上,多平臺的推送,尤其是在視頻和音頻上多花些心力,是不少內容創作者正在考慮的問題。

有同樣感受的何芎也認為,如果說訂閱號如服務號一樣,一有推送就顯示在用戶好友列表中,的確會影響正常的聊天體驗。其實將訂閱號改成如“搜一搜”、“看一看”等功能一樣,擁有獨立的入口,感覺會更好。

“用戶越來越懶,雖然使用獨立功能入口的可能性也不高,但起碼比摺疊要來的實用和靠譜得多。”他認為從去年底到現在,微信動作頻頻、各種改版調整,當然是為了提高平臺流量。而訂閱號信息流改版,卻將本來流量就已經少得可憐的“摺疊”徹底推向了深淵。或許這次折騰反而觸動了一些內容創作者,開始向更多平臺和更多表現形式上發力。

即便內測結束,並恢復了安卓用戶的“摺疊”,但包括楊晗予、何芎在內的創作者都表示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除了訂閱號,自己也會仔細研究一些短視頻和音頻內容平臺,以平攤流量風險。“這麼任性的試錯,保不齊以後還會有,我是徹底怕了。”何芎雙手一攤。

這次“信息流”內測一番折騰,都有誰慌得一筆

不過,對於信息流方式是否影響閱讀,也有部分內容創作者表示了“無所謂”。“我寫的東西就是我自己想寫的,我自己看著舒服就好,再怎麼改版也影響不到我的風格。”一位從《一財》跳槽出來不到一年的老友告訴懂懂筆記,是否有粉絲取觀,是否有公關公司喜歡,是否改版會影響閱讀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我寫出了我自己愛寫的東西,懂的人自然關注,不懂得人再怎麼琢磨也不會來。”

可以說,對於一些特立獨行的自媒體人來說,訂閱號形式上的一些變化,都不會影響到自己用文字行走天下的初心:該來的總要來,該去的總會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