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建設如何做到新而活

“產、城、人、文”是抓手

特色小鎮不是傳統行政區劃單元上的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一個區,而是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形成的創新創業平臺。西方的特色小鎮大多經歷了快速發展、緩慢發展、復興發展的過程,正處於功能提升的成熟階段,如瑞士的格拉斯香水小鎮、法國的普羅旺斯小鎮。在中國,特色小鎮以“產、城、人、文”為主要抓手,在產業形態、區位優勢、功能特點上各具特色,充滿生機。

僅以浙江的特色小鎮為例,按照區位分類來看,有依託現代都市區的餘杭夢想小鎮、依託大中型城市的絲綢小鎮、依託小城鎮的諸暨襪業小鎮、依託鄉村的江山光谷小鎮等;按照產業類型來看,包括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鎮、以歷史傳統型產業為特色的杭州龍塢茶鎮、以旅遊養生為“賣點”的巧克力甜蜜小鎮等;按照擴展方式來看,有藉助新平臺實現增量開發的臨安雲製造小鎮、藉助原平臺實現存量挖潛的杭州西湖雲棲小鎮等;按照發展主體來看,包括以政府主導型為主的海鹽核電小鎮、以市場主導型為主的吳興美妝小鎮等。

浙江在建設特色小鎮的進程中,政府主要致力於當好“店小二”:一是科學合理地編制規劃內容;二是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包括水電道路建設等;三是健全土地政策;四是保護生態環境,營造一個能留住人的環境。企業主要做的是發展產業、引進人才、推進項目以及市場推廣、追求效益等。

特色小鎮建設如何做到新而活

堅持差異定位、錯位發展

特色小鎮建設具有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綜合效應,是發展理念更新和集成的“新特區”。就浙江特色小鎮而言,大致形成了以下幾個發展路徑:

一是高規格規劃。例如,特色小鎮建設被列入浙江各級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並在全省範圍內對特色小鎮的優劣進行嚴格考評。

二是創新型打造。浙江特色小鎮建設強調一鎮一特色,堅持差異定位、錯位發展的理念,強調以產業為動力,形成產業鏈。同時,重視產業創新發展,要求以創新帶動生產力,增加特色小鎮的生命力。

三是市場化主導。從浙江特色小鎮的特點和分佈來看,尤為強調因地制宜,避免政府大包大攬。在具體運作過程中,注重釐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努力實現企業自我管理服務、多方協同參與的治理格局,讓企業有更多的自主權,讓市場決定市場的事情,使企業和居民成為特色小鎮建設的有生力量。

四是針對性引才。不僅依靠高待遇吸引人才,而且全面適應人才特別是大學生的創業需求,進一步優化硬件環境、政策環境、交往合作環境、公共服務環境、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

五是注重文化傳承。特色小鎮之所以在浙江興起,與浙商文化有著密切聯繫。例如,茶葉、絲綢、黃酒等小鎮,既是帶有濃郁江南印記的傳統產業,又傳承工匠精髓,融入旅遊、體驗等多方位元素,進而煥發生機。

強產業、聚功能、活機制

特色小鎮需要做到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機制“新而活”。為此,應進一步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堅持比較優勢。特色小鎮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挖掘產業特色,將資本吸引過來與產業相結合。目前,一些頗有名氣的特色小鎮具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善於變劣勢為優勢,充分將山水優勢、人文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促進產業升級。特色小鎮建設是一個漸進複雜的系統工程,需打造具有生態性、特色性的產業鏈。以杭州龍塢茶鎮為例,一方面向前延伸產業鏈,加強衍生品研發設計,如研發茶系列菜品、茶點和茶具;另一方面向後延伸產業鏈,主推體驗式旅遊,包括採茶、製茶、品茶、茶道傳承學習以及打造健身慢行系統和自行車賽道,將茶文化與養生健身產業深度融合。

推動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特色小鎮建設要通過產城一體化破解城鎮房地產化困局。目前取得成功的特色小鎮無不有著堅實的產業支撐,吸引了大量非農勞動力就業,為城鎮化良性發展奠定基礎。要通過基礎設施完善與公共服務體系健全,使城鎮化真正有利於發展區域經濟、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實現以有機更新為理念的文脈傳承。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中,要在尊重街道肌理、空間格局、文脈延續的基礎上進行有機更新,使特色小鎮更具辨識度。比如,杭州夢想小鎮建立在歷史文化古蹟旁邊,既能給創業的年輕人以歷史文化滋養,又能通過特色小鎮的集聚效應盤活歷史文化資源。

瞭解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