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呂劇的發源地究竟是東營還是濱州?

沭水道人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作為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呂劇的形成時間、名稱的由來、起源地、創始人等問題,學術界都十分關注,許多問題也眾說紛紜。

提到呂劇的起源地,就不得不討論呂劇的形成時間和創始人兩個問題。

關於呂劇的形成時間和創始人大致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呂劇起源於1880年左右博興孫中新和劉巒峰等唱曲藝人把帶有故事情節的曲子,如《後孃打孩子》《審青楊》等,按故事中的人物分扮角色,仿照戲劇的樣子化妝演出。第二種說法是呂劇起源於1900年,標誌是廣饒縣的時殿元、崔心悅為首的一部分民間藝人,首次將山東琴書中《王小趕腳》這個節目改為化妝演出。

以上兩種說法便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呂劇發源地的觀點。一是發源於濱州博興;一是發源於東營廣饒。不可否認,任何一種民間文藝門類都是有其產生地的。但由於民間文藝的產生歷史文獻記載甚少,有的很難有一個具體的說法。而且一種民間藝術的形成,一個戲曲劇種的創立不不是一兩個人所能做到的。縱觀呂劇的整個歷史演變過程,我們可以大體看到從山東琴書(揚琴)到化妝揚琴(驢戲、琴戲等)到定名呂劇這樣一個演化發展的過程。

而且從歷史上來說,關於呂劇發源地的東營廣饒說和賓州博興說並無多大實質性區別。廣饒和博興兩地為毗鄰縣,而且在清朝光緒時期同屬於惠民地區隨著行政區劃的變更,才出現了現在分屬東營和濱州的情況。只是在各地區挖掘整理本地優秀文化傳統的大潮流下,才使得“廣饒說”和“博興說”之爭如此激烈。


濟南時報



呂劇是我國八大戲劇之一,原稱“化妝楊琴”、“琴戲”,又稱“迷戲”,因伴奏樂器主要是墜琴,操琴時不斷地上下捋弦,所以也叫“捋戲”,膠東半島稱其為“蹦蹦戲”,是近百年來在黃河三角洲民間音樂藝術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個年輕的地方劇種。

關於呂劇的發源地,根據記載,從1884年起,黃河下游不斷氾濫,導致當時的蒲臺縣(今濱州市濱城區及博興縣)一帶、博興縣的純化和閻坊一帶、廣饒縣的牛莊一帶、利津縣東部等地區的人們背井離鄉,大批外出逃荒,以演唱家鄉民歌民謠來進行乞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乞討地點的變化,這些流浪者不斷接觸新的民間小曲,於是他們與自己家鄉的民歌糅合,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戲曲形式-呂劇。後洪水退卻,他們又返回故鄉,而這種戲曲模式就這麼流傳下來,直到今日,成為了山東省的省劇。

所以,山東呂劇的發源地應屬濱州!

參考文獻:

張蓓蓓.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呂劇.2012.11.1,泰山出版社


魏青衣


40一5O年代廣饒利津一帶生活很難,討飯的可以說家家戶戶。討飯時就清唱呂劇腔調,聰明者自制墜琴一家人拉唱討飯。5O年儀中期博興芝人改編為著裝搭臺演唱,統一名為呂劇。明白了嗎?


酒罐子4


呂劇還有孫子都是個說個的,沒有定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