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曹操曾在《短歌行》中感慨“人生苦短,去日苦多”。誠然如是,人一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更可怕的是人生充滿許多的不定數,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這是我們不可逃避的事實。

諸位泉友是否想過,當真正面對死亡的那一刻,你珍愛一生的錢幣何去何從?

我身為錢幣收藏愛好者的一員,深知這種愛好的特殊性。它不同於你鍾愛的一部性能卓越的越野車,不同於你喜歡的一套光鮮亮麗的衣服,也不同於你迷戀的一捧芳香瀰漫的鮮花,凡此種種,時間一長他們都會老去,失掉了原來的模樣。而我們所鍾愛的錢幣卻是與之相反,時間越久越有味道,我們投入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我從四五歲就對古錢幣非常熱愛,只是因為家庭經濟不濟,工作之後才開始有時間和經歷去研究、收藏錢幣,想來也已經有三年有餘。而且看趨勢,這個愛好是時間越久越樂在其中,簡直像嗑藥一樣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每天不把自己留下的錢幣翻出來把玩一番,各種角度拍點照,都覺得當天的生活不完整。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對自己藏品的感情不言而喻。

所以,本人以一位鐵桿錢幣愛好者的身份,提出這沉重的疑問。我先拋磚引玉,與大家分享我的思考。

1、假如我的孩子也喜歡錢幣,那麼這就是一份傳承

我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兒子,出於我對自己不知哪天就掛了的顧慮,甚至從他們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們對錢幣的愛好,讓媳婦時不時拿著錢幣把玩,並心裡默唸”這錢幣真漂亮“,也算是特別的胎教(儘管她很不樂意,被我重金收買才行)。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孩子們出生後,我更是不遺餘力,給他們買復古的衣服,還時常把錢幣給他們把玩。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如若能把他們培養成錢幣愛好者,我打算將來把錢幣一分為二,每人一份,並立下家訓,將其當成一份傳承,祖祖輩輩傳下去,也算是給後輩們留下一個念想。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安排。

2、假如我的孩子們不喜歡錢幣,那麼這就當做一種財富

如果孩子們從內心就不喜歡錢幣,即使從小培養也可能效果不佳。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貧民百姓,家道中落之後,變賣家裡財產的比比皆是。即使家境殷實,或許後輩們看到這些破銅爛鐵,也會有變現轉而投資其他項目的衝動吧。不喜歡,就體味不到它們的價值。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所以,如果他們不愛好古泉,雖然我很傷心,但也不會去強制他們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在我生命還有三天的時候,就在朋友圈昭告眾友,所有藏品進行拍賣,將所得留給孩子們,當成一種財富。這也算是對自己大半輩子收藏所付出的精力、時間、金錢的一種回饋和認可。也算是給孩子們留下的一筆財富。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3、假如以上兩種都不成立,那麼我將把它們埋藏在某個地方,留下線索,讓有緣人尋得

假如孩子們既不喜歡錢幣,也不願意去接手這些破銅爛鐵,那麼我就在我山東老家的地圖上隨便指一處地方埋下去,然後留下類似張獻忠沉船寶藏那樣的謎語(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誰人能識破,買盡成都府)。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用什麼樣的謎語呢?“北緯37、東經118、若要得房梁、黃河堤下尋”?嗨,還真不擅長,得好好研究下,要不然後人會笑話我文化水平低。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我還會留一封深情的信札,告訴這位有緣人,我為這些藏品所付出的青春華年。

我也問過我媳婦這個問題,結果得到的答案讓人又氣又感動。

假如生命還剩三天,你的錢幣何去何從?

當然,我只是就事論事,而不是一直這麼消極地活著。這個五彩繽紛的花花世界讓人無限嚮往,還有很多東西等著我們去追求,還有豐富的大珍、美品錢幣等著我們去涉獵,所以我們要以樂觀的心態去激情飽滿地活著。同時,時不時反思下生死問題,或許更能激發我們對生活的熱愛。

在經歷過幾位泉友去世的噩耗之後,還是想說:為了收藏錢幣,熬夜、節衣縮食是我們的常態,但其實還是應規律作息、適度玩泉,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假如生命只有三天,你的錢幣又將何去何從呢?

最後以一首拙作來結尾:

紅顏易老、英雄遲暮、江山多嬌,

難敵似水流年一場夢;

富貴榮華、是非成敗、九州華夏,

不勝過眼雲煙一場醉。

本文作者 捕夢人 天眷堂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