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民國時代,一個新舊交替的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裡湧現出了一大批文人志士,他們學貫中西,渴望用筆桿子喚醒一代人,救世於苦難。他們單純,他們學做學問,他們也學做人,他們渴望師夷長技以制夷,他們改變不了歷史長河既定的方向,他們只求為當下的青年學子帶來精神上的振奮,使他們不至於被國仇家恨壓彎了腰。

細數民國翻譯那代人,且聽鄙人慢慢道來。

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都說民國有四大最美情書,一本是沈從文先生所寫的《從文家書》,一本是魯迅先生的《兩地書》,還有朱湘的《海外寄霓君》,以及徐志摩的《愛眉札記》。但,其實不然,我們仔細研讀不難發現:沈從文在面對張兆和的時候不過是個深情無措的稚子;魯迅和許廣平的相處時,多是溫情彆扭的硬漢;而朱湘不過是個委屈的書生形象,至於徐志摩,姑且稱他為自以為是的小白臉。所以,要論情書的造詣,以及對感情的深沉,怕是無人能比肩翻譯大家朱生豪。

朱生豪,很多人陌生,但其實我們看了不少他翻譯的書籍,市面上大多莎士比亞文集都是這位翻譯大家早年翻譯的,只可惜他窮盡有生之年,也沒能譯完所有莎翁的作品,他躺在病床上含恨離開人間時,不過32歲。

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朱生豪是很有名的才子,在當時就讀的杭州之江大學,無論是教師還是同學都對他的才華讚歎不已。當時的“之江詩社”的社長夏承燾老師評價他說“閱朱生豪唐詩人短論七則,多前人未發之論,爽利無比。聰明才力,在餘師友間,不當以學生視之。其人今年才二十歲,淵默若處子,輕易不發一言。聞英文甚深,之江辦學數十年,恐無此不易之才也。”

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在朱生豪年少的時候,父母接連去世,而他作為家裡的大哥,必須要扛起一個家,所以這個孤獨的少年過早的體會到了什麼叫世態炎涼。所以,雖說朱生豪很有才華,是個人人誇讚的大才子,但是,這位才子卻是個極為木訥寡言之人,性格十分孤僻。

這也就是任你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他會寫出“我想要在茅亭裡看雨,假山邊看螞蟻,看蝴蝶戀愛,看蜘蛛結網,看水,看雲,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覺。”這樣讓人臉紅心跳的情話的原因了。

講到這,就不免講一下,這位女主角了,宋清如。

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四年級時,在“之江詩社”的活動中,朱生豪認識了當時一年級的宋清如,也就是他後來的女友和妻子。

宋清如本是一戶大戶人家的小姐,家境優渥,形容美麗,好巧不巧的是,這位姑娘同樣在之江大學唸書,更加巧合的是,因為喜歡寫詩,她也加入了之江詩社。

他倆的第一次見面是在之江詩社的詩社活動中。因為知道詩社中有位大才子,青澀的宋清如是惴惴不安的拿著自己寫的寶塔詩到了活動現場的。朱生豪看過了她寫的詩,沒有說話,但是幾天之後,他就給宋清如寫了信行為宋清如擅長寫新詩,還附帶了自己的新詩,請她指教。

兩人互相欣賞,就這樣,一來二去,他們的通信由拘謹客氣,變為了自然親切,感情也慢慢生根發芽了。而作為詩人的朱生豪,在愛情的滋潤下,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一樣,說不完的情話,在宋清如面前蹦了出來。

有人說:若世間的情話有十鬥,那朱生豪一人,便可獨佔八斗。

他們在校園裡共同度過了只有一年的時光。他先於她大學畢業,此後十年,聚少離多。臨別時她送給他一支筆,就是用這支筆,朱生豪翻譯了180萬字的《莎士比亞全集》,給她寫了540多封情書。

以下為一些情書摘抄:

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1.你不懂寫信的藝術,像“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這種句子,怎麼可以放在信的開頭地方呢? 你試想一想,要是我這信偶爾被別人在旁邊偷看見了,開頭第一句便是這樣的話,我要不要難為情?理該是放在中段才是。

2.回答我幾個問題: 1、我與小貓哪個好?2 、我與宋清如哪個好? 3、我與一切哪個好? 如果你回答我比小貓比宋清如比一切好,那麼我以後將不寫信給你。

3.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這兩天我很快活,而且驕傲。 你這人,有點太不可怕。尤其是,一點也不莫名其妙。

4.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

5.阿姐: 不許你再叫我先生,否則我要從字典中查出世界上最肉麻的稱呼來稱呼你。特此警告。

6.我不很快樂,因為你不很愛我。但所謂不很快樂者,並不等於不快樂,正如不很愛我不等於不愛我一樣。

7.每天每天你讓別人看見你,我卻看不見你,這是全然沒有理由的。

8.今天宋清如仍舊不給信我,我很怨,但是不想罵她,因為沒有罵她的理由。 今天中午氣得吃了三碗,肚子脹得很,放了工還要去狠狠吃東西,誰教宋清如不給信我?

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1933年7月,朱生豪大學畢業後去上海世界書局工作,任英文編輯。頭幾年工作是參與編撰《英漢求解,作文,文法,辨義四用辭典》。1935年與世界書局正式簽訂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的合同。很快,他便翻譯好了第一部譯作《暴風雨》,之後又先後譯出了《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第十二夜》等喜劇。

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縱觀朱生豪的一生,他似乎是跟莎翁的作品槓上了一樣。

朱生豪的弟弟朱文振在《朱生豪譯莎士比亞側記》中說:“我認為他決心譯莎,除了個人興趣等其他原因之外,在日本帝國主義肆意欺凌中國的壓力之下,為中華民族爭一口氣,大概也是主要動力。”

朱生豪寫信給宋清如,翻譯莎士比亞的作品,是先獻給她的禮物。

那個時候,朱生豪一邊翻譯,一邊上班,花了兩年的時間,他翻譯完了第一部分9種喜劇。他準備再花兩年時間將《莎士比亞全集》全部譯完。

可是,世事難料,八一三的炮火轟炸了閘北,也毀了他所有的心血,他只能從頭開始,重新翻譯。誰知四年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闖進了租界,他丟失了工作,也丟失了重新譯作的稿件。

事業失意之時,幸好感情上得到了宋清如的回應。1942年,兩人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愛情長跑,在上海舉行了婚禮。據說婚禮極為簡單,一張櫸木帳桌,一把舊式靠椅,一盞小油燈,一支破舊不堪的鋼筆和一套莎翁全集、兩本辭典,就是他們全部的家當。

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在婚禮上,一代詞宗夏承燾為新婚燕爾的朱生豪夫婦題下八個大字: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婚後,朱生豪譯莎士比亞,宋清如負責柴米油鹽。

但是生活就是這樣的戲劇。朱生豪開始第三次譯莎,他用僅有的兩本工具書譯出了莎士比亞的幾部重要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李爾王》《哈姆萊特》等。隨後,他的身體就出現了問題,健康日衰,但他仍然握筆不輟,又接著譯出了莎士比亞的全部悲劇、雜劇,以及英國史劇4部,連同喜劇在內,共31部。

1944年,朱生豪帶病翻譯《約翰王》《理查二世》《理查四世》等4部莎士比亞歷史劇,4月寫完《譯者自序》,編《莎翁年譜》。其時他一直忍受著長期的病痛,體力日衰,在勉強支撐著譯出《亨利五世》第一,二幕後,延至六月,確診為肺結核,臥床不起。不得不放下已經開始譯寫的《亨利五世》譯稿。他悲痛地說,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命也要把它譯完。到12月病情日益嚴重,終在1944年12月26日拋下年輕的妻子和剛滿週歲的兒子,含恨離開人間,年僅32歲。

民國翻譯家|“情話大師”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朱生豪去世後,宋清如幾乎要隨之而去,幸虧得人相勸:孩子還小,你無論如何,都要將他們養大成人。

完成朱生豪的遺願成了宋清如活下去的動力,她一個人帶大了嗷嗷待哺的小孩,一手整理了朱生豪的譯作,使得這些著作能夠流傳於世。

朱生豪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翻譯莎士比亞作品的人,也是翻譯莎士比亞作品最多的人。他的譯本以“求於最大可能之範圍內,保持原作之神韻”為宗旨,譯筆流暢,文詞華瞻,譯文的質量和風格都卓具特色,為國內外莎士比亞研究者所公認。

我們今天已經窺探不到先生當年的風貌,但是,總會有人記得他。因為,他帶領太多人第一次走進了莎士比亞的藝術殿堂,他總會一直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至多活在人的心裡,至少也活在他為之奮鬥的莎翁文集裡。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