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交190路這麼一「拐」 實惠了居民 方便了遊客

杭州公交190路这么一“拐” 实惠了居民 方便了游客

鳳凰山腳下的饅頭山,早在700年前,可是南宋皇城邊兒的寶地,如今依舊散發著老杭州的味道。青磚白瓦的木頭房、路邊擺放的破舊沙發、樹蔭下乘涼的老人家、緩緩散步的路人,讓這裡擁有一種懷舊味道。

可它不應該被時光遺忘。日前,為了方便皇城腳下幾個社區的居民,市公交集團優化調整190路公交車路線,原本走復興路的“190”現在駛入皇城腳下的幾個小區,填補了附近幾個小區沒有公交站點的空白,也為探尋南宋記憶的市民遊客們增添了一條“捷徑”。更重要的是,緩解了復興路以及小區道路壓力。

家門口坐“190”可節省很多時間

昨天下午,公交集團第六汽車分公司七車隊副隊長陳鶴翔帶領記者體驗了190路公交車。

下午2點08分,我們在延安路飲馬井巷站上了車;2點27分,車到饅頭山。他指著左邊較為寬敞的路說:“以前是往左邊拐的,現在要去饅頭山,就要右拐了。”正說著,車慢慢拐入一條小巷。

“拐角有點急,對車技要求很高啊!”“的確如此。”他說,這正是以前公交車沒開進來的原因。“這幾個小區都有狹窄、拐彎急的道路,公交車不適合開,很容易造成擁堵。經過整修,現在公交車可以駛入了。”正說著,饅頭山站到了。

陳鶴翔說,復興城市家園、大資福廟前、裡太祖灣、梵天寺路、饅頭山這五個站以前是沒有車站的。以復興城市家園為例,居民如果要坐公交車,要走8—10分鐘到鳳山門去坐,來回最少得20分鐘。如果坐62路車到城裡,至少得18分鐘,因為有點繞路。現在家門口坐190路車,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記者在復興城市花園站下車並站了約10分鐘,陸陸續續地來了幾位乘客。一位50歲,住在該小區的大伯表示,以前要走太長的路,現在有車就方便多了。

“190”改道緩解了復興路交通壓力

對於南宋皇城區塊,陳鶴翔是很有感慨的,他念書的中學就在饅頭山上。2002年成為一名公交司機後,他開的30路車也是到鳳山門的。“很長一段時間,對皇城腳下居民來說,最近的公交車站就是鳳山門了。”

值得一提是,大概半小時後,記者從城市花園坐190路車返回飲馬井巷時,在梵天路站下車的那位阿姨放下東西后又上車了,到了腫瘤醫院站才下車,“如果是以前的話,她要走很遠才能坐上車到腫瘤醫院。”陳鶴翔說。

附近居民有多喜歡這新開的190路,陳鶴翔是深切地感受到了:“調硏那天晚上,公交車站牌剛剛豎起來,公告也剛貼出來,附近就有很多居民跑來,大家紛紛議論:好呀!我們這兒也有公交車了!”

從此,復興城市家園、山南人家、饅頭山社區一帶的居民就可乘坐公交車直達鼓樓、延安路、地鐵1號線定安路站、九溪、宋城。而市民遊客乘坐190路車能遊覽南宋皇城遺址(饅頭山站)、大資福廟(大資福廟前站)、八卦田遺址公園和南宋官窯博物館(復興城市花園站)。

同時,道路擁堵狀況也改善了。比如復興路在修地鐵,早晚高峰時有時只有一個車道,190路改道減輕了復興路交通壓力;而填補了五個站點附近小區公交的空白,也意味著給居民們提供了更多綠色出行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