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四屆青年展批評 36 劉洪彪有何看法?

四屆青年展批評 36 劉洪彪

楊吉平

山西師範大學書法學院副院長

兼書法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劉洪彪是書法展覽時代的受益者,也是展覽時代的受害者,因為書法說到底是一種文化,而不是一種搔首弄姿的時裝秀。包括劉洪彪在內的一大批書法人始終把書法的追求停留在形式上,而且這一批書法人很多都是六七十歲的年齡了,要想在這個年齡段突然間能夠將寫字上升到文化層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判斷一個書法家有沒有文化,不需要看他的生平簡介,更不需要看他的作品獲獎情況,最不值得參考的則是他在書法家協會的職務,試問,現在各省書協的主席會寫字的有十分之一嗎?有二十分之一便不錯了。那麼,只看作品便可以了。看作品的頭一條是古人所謂的“望氣”,所謂氣之本體,周流不息,無處不在,對書法而言首觀之氣則是書卷氣。

你對四屆青年展批評 36 劉洪彪有何看法?

圖1 劉洪彪 全國第七屆中青展作品(1997年)

劉洪彪七屆中青展作品完全模仿王鏞的流行書法,筆法嫻熟,字法老練,但從字形看,筆筆皆是王鏞,而無一筆是古人,更無一筆屬於劉洪彪自己,可謂典型的奴書。當代奴書者的心態大概只有一個,入展獲獎。實際上,作為繼承性最強的書法藝術,效仿是最有效的學習途徑,但師法誰很重要,鄭板橋、齊白石都稱自己是“青藤門下走狗”,但那學的是徐渭,是取法乎上。而劉洪彪學的是當代人,而且是有爭議的王鏞,這就是取法乎下。一上一下,一個上達,一個下達,這區別便是十萬八千里了。應該說,這件對聯還是學到了王鏞的一點皮毛,還多少有一點書卷氣,儘管這個書卷氣也是皮毛,但多少還是有一點。而其草書作品則些無文氣,幾無可觀。

劉洪彪四屆青年展作品將上一次的行書作品換成了草書,而統觀全篇,些無草書意味,線條優柔寡斷,也缺乏粗細節奏變化,與硬筆字幾乎無異。其線條莫名其妙的抖動,如蟲蛇蠕動,令人毛孔倒豎。其中顯然有于右任老的一些東西(恐怕也是從沈鵬得來的二手貨),但精神趣味全無,尤其是結字之鬆散,無理由之誇張(如夜字),令人不可思議。最重要的還是其氣韻,既無浩然正氣,更無些許的書卷之氣,可以看出作者對草書的本質幾乎處於全然無知的狀態。劉洪彪被今人列入“醜書”書家之列,其實,其蹩腳的技法,在這個行列其位置也不是很高。對於劉洪彪先生這樣在認知和技法上均乏善可陳但卻暴得大名的書法家,筆者只能感到無語。

你對四屆青年展批評 36 劉洪彪有何看法?

圖2 劉洪彪 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201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