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心怀“星空”的人,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每个心怀“星空”的人,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1

是“梦想”,杀死了梦想

周末,和朋友突发奇想地去了一家私人影吧看《至爱梵高》。

一直听闻是一部油画风格的唯美电影,那我自然是不能放过在一个惬意的环境下观摩它的机会。

在电影厚重的色彩、超强的表现力与空间感、完美的流动感中享受完了整部片子。

影片讲述了梵高去世后,邮差的儿子阿尔芒为把梵高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了寻找画家生活轨迹的旅程,最终揭开梵高死亡之谜的故事。

而众所周知,1890年7月27日梵高站在麦田中开枪自杀。

被枪声惊起的“扑喇喇”的鸦群,就是他几天前画《麦田群鸦》时见过的那些黑黑的乌鸦。随后,他在奥维尔旅店内流血与疼痛,忍受了整整两天,于29日死去。

离开了这个他疯狂热爱,却无情抛弃了自己的冷漠世界。

我对梵高的自杀,更多的理解是——“梦想”杀死了他。

“希望是人间至善”。

如果不顾现实的约束而只盯着那个遥远的美梦,那么梦想也就变成了绑架生活的“执念”,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心灰意冷,于是选择在梦想中结束这一切。

梵高是这样,《追梦赤子心》里那个因为身材矮小永远不能参加一场橄榄球赛的Rudy也是如此。

2

但梦想又是好事

它让生活可以忍受

每个心怀“星空”的人,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梵高的一生,充满世俗意义上的“失败”。

它名利皆空,情爱亦无,贫困交加,受尽这个世界的冷酷与摧磨。在生命最后的两年,他与巨大而暴戾的病魔苦苦搏斗,拼死为人间换来了艺术的崇高与辉煌。

怀揣着这样一颗坚定的赤子之心,在别人都趋于稳定的27岁,梵高一个人独自上路,去追一个在所有人看来都是幻影的梦。

从27岁决定追梦到37岁去世,这十年,梵高过的穷困潦倒,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弟弟提奥。在提奥所寄的钱无法到账时,他就只能饿着肚子画画,赊账住宿。

至于他所画的画,除了一幅《红色的葡萄园》卖出过区区400法郎,仅相当于两三个月的生活费,其他全都无人问津。

即使是这样,梵高也一天都没有停下过画自己想画的作品这件事。

从巴黎离开之后,梵高前往法国南部小镇阿尔,他要在这里,建立属于自己的“南方画室”,建立自己的乌托邦。为了发展心中的“南方画室”,他请来了自己最好的朋友高更和他同住。

在阿尔追梦期间,他发挥出无与伦比的热情,著名的向日葵系列,他一口气就画出了七幅。

3

人因梦想,成为自己

走进奥维尔那间最廉价的客房,当时每天的租金只要3.5法郎。七平米大小,墙上的裂缝,锈蚀的门环,沉黯的漆墙,依然述说着当年的境况。

从坡顶上的一扇天窗只能看到一块半张报纸大小的天空。

此情此景,忽然想到《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

“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

生活与现实,并不能限制梵高成为怎样的人,他就要在规则与现实下作自己的画。

以生活的黑暗,画下笔尖的灿烂;

看清世间磨难,但依旧热爱它。

就好像他彻底燃烧了十年的赤子之心。

在生命的某一个孤独时刻里,梵高曾经写到:

我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感动世人。我希望听到他们说:他所思至深,所感至柔。

他做到了。

成为了他想成为的人,即使他自己看不到千百年后有多少人景仰他眼里的世界,感叹他的追求。

Rudy也因有了童年经历和好友之死的冲击,使得他的那股“执念”强得异乎寻常,竟然就能够让他不惜付出巨大代价,也要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前进。

两人的不同之处在于:

准备了二十七年的Rudy最后拥有了橄榄球决赛上以替补球手上场27秒的机会,而梵高没有。

每个心怀“星空”的人,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他看起来就是孤独群像里的“败局者”。

如同李志的《梵高先生》那几句歌词: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我们生来就是孤单,不管你拥有什么,我们生来就是孤独,让我再看你一眼,星空和黑夜。

可我们坚持过的事情,走过的路,也最终会成就我们自己。

4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寻梦环游记》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死亡并非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掉,被人遗忘才是。”

记住梵高,并不在于你能对他的人生,对他的作品多么如数家珍。

梵高每幅作品的本身能带给人的触动,那些在《麦田的群鸦》中体验到的痛苦,那些在《星夜》中体验到的激动,那些在一幅幅自画像中看到的自己的孤独与坚持……

都是给予那些孤独的人、这个世界的局外人、某一刻觉得自己是异类的人、自始至终对自我忠诚的人,以及对世间一草一木满是欣赏与热爱之人的一种激励与陪伴。

那些对梦想热烈而坚持孤独的人,他们拥有也需要一份信念去坚定迷惘而未知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