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其實是一種誤解

姜維北伐時,蜀中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經亡故,無人無用,只能讓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鋒,而現在大多數人卻誤解了廖化,以為廖化只是區區無名之輩,這其實是對廖化的誤解,廖化並不是無能之輩,廖化還可以稱得上是蜀國名將。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其實是一種誤解

廖化的武藝很強,雖然比不上五虎上將,但是單兵作戰能力也遠超一般人。廖化首先登場的是解救劉備夫人,殺了杜遠,初始劉備。後投靠關羽一直是關羽心腹重臣,攻打樊城時,廖化已是先鋒,而關平卻副將。關羽戰龐德時,命令廖化獨自率兵攻打樊城,樊城守將是大將曹仁,可見在蜀漢第一戰將關羽眼中廖化的能力是可以信賴的。關羽兵敗被圍麥城,殺出重圍,搬救兵的也是廖化,諸葛亮兵出祁山,襲擊司馬懿大營派的正是姜維、廖化。諸葛亮與司馬懿交戰中,也多次重用了廖化,並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蜀漢延熙十六年秋,將軍姜維起兵二十萬,令廖化、張翼為左右先鋒。蜀漢景耀元年冬,大將軍姜維以廖化、張翼為先鋒。。從關羽時期的先鋒、諸葛亮時期的先鋒到姜維時期的先鋒,作為先鋒將軍主要是衝鋒陷陣,勇猛強悍,廖化正因為武藝很高強,才能很好地完成關、諸葛、姜的派置的任務。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其實是一種誤解

廖化並非武夫而是有著軍事智謀的戰將,善於提出自己的軍事意見。鄧艾與姜維鬥陣法,卻派另一支軍隊暗襲祁山,卻被廖化看破。劉禪詔姜維班師回朝,姜維命令廖化、張翼斷後,蜀軍旗幟整齊,人馬有序的撤回蜀中。姜維準備興兵北伐,向廖化徵詢意見,廖化建議此時不能用兵,姜維不聽,於是留廖化守漢中。姜維兵敗沓中被圍,廖化建議是退守劍閣,姜維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摔兵前來劍閣。通過廖化幾次提出可行的軍事意見,可以看出廖化有智謀,是比較優秀的軍事將領。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其實是一種誤解

廖化有著非常豐富的軍事經驗。在三國演義中從黃巾起義就開始登場了,直到蜀國滅亡,才死於亂軍當中。這麼長時間的磨練,可以想象此人的經驗會有多豐富了,這一點恐怕是無人能及的。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其實是一種誤解

廖化的軍事能力很不錯,在三國中後期更是表現出色,不乏亮點,並不是我們腦海中的那個無能之輩。歷史的真相有時候會被遮蔽住,而我們需要撥開迷霧才能看到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