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類、蔬菜白粉病爲什麼難防?學會這三招跟白粉病說再見!

白粉病是直接或通過氣孔、皮孔侵入寄主的專性寄生菌。田間種植過密,植株見光少,氮素肥料施用過多,生長旺盛的植株一般器官表皮都較薄、嫩,白粉病的發生幾率和被害程度往往高。特別是在溫室大棚種植中,栽培密度大,整枝不合理,往往造成植株枝葉鬱閉,光照弱、通風差,空氣溼度偏大,而夏季葉片上很少有水膜或水滴存在,因此瓜菜夏季白粉病發生嚴重。

瓜類、蔬菜白粉病為什麼難防?學會這三招跟白粉病說再見!

白粉病的發生條件

白粉病形成分生孢子時需要較高的溫度和溼度,而孢子萌發時,則需要較低的溼度。在田間常常會看到,如果田間長期乾旱,猛灌水後,白粉病會突然嚴重,原因是:

1、病菌為專性寄生菌,直接或從皮孔侵入寄主。因此表皮的性狀直接影響病害發生幾率和發生程度,如果植株光照弱,氮素營養過多,生長速度快,其器官表皮往往薄而嫩,白粉病菌發生的幾率和為害程度就高。

2、栽培中,密度大,枝葉鬱閉,光照弱,空氣溼度偏大,但夏季葉片及果實表皮很少有水膜、水滴存在,特別是植株生長後期,最易發生白粉病。

瓜類、蔬菜白粉病為什麼難防?學會這三招跟白粉病說再見!

防治辦法

大水量輪換用藥防治效果好。對白粉病的防治一定要堅持以農業栽培防治為基礎,早期施藥和大水量灌藥,方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1、農業防治

在選用抗病品種的基礎上,特別要注意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平衡施肥。在大量結果以後,應減少氮肥的施用量,適當的追施鈣肥和硅肥。特別要強調的是,蔬菜、瓜類的盛果期,灌水應堅持勤澆淺灌,保持田間溼潤,切忌長期乾旱後猛澆水。

2、棚室消毒滅菌

在溫室大棚等設施栽培中,換茬栽苗前,一定要採用藥劑燻蒸消毒。白粉病菌越冬場所廣泛,除了土壤外,還可在溫室大棚的支架屋面等處越冬。栽苗前可用1.5公斤的硫磺粉加3公斤鋸末混勻後密閉燻棚24小時,再開棚通風一天後栽苗。實踐證明,此方法滅菌效果非常好。但要注意的是:鋸末事先要拌溼,方能與硫磺混合。否則出現明火,引致著火,且影響防效。

3、化學防治

儘早用藥。白粉病菌孢子落在葉片上後,1-2天即可長出菌絲體,5天后形成白色菌絲叢的病斑,7天后老熟併產生分生孢子飛散傳播。當田間發現零星的粉斑後,就要儘早的噴藥防治。

選擇合適的藥劑,目前三唑類殺菌劑中的苯醚甲環唑、腈菌唑、丙環唑等有很好的預防和防治效果;醚菌酯、肟菌酯等藥劑在植物器官表面由氧化、二次分佈特點,非常適合對白粉病的防治。但以上藥劑容易產生抗藥性,要交替用藥,控制使用次數和用量。此外,BO10(武夷黴素和多抗黴素)防治效果也不錯。

瓜類、蔬菜白粉病為什麼難防?學會這三招跟白粉病說再見!

網絡圖片

加大噴水量。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對溼度的適應力很強,但當相對溼度達到95-100%時,極易破裂死亡。因此在發病初期可以採用清水或0.1-0.5%的食鹽水沖洗葉片,防治效果不錯。在藥劑防治中應採用低濃度大水量,即達到葉片往下淌水時為好。但要注意的是在溫室大棚作物上,噴藥後要注意排溼。如果是有機農業,還可採用脫脂牛奶按1:9兌成水溶液,在發病初期噴灑,每7天一次,連用2-3次,防治效果也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