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札记628霍去病东线大战狼居胥山

(626,527,628这三部分,可以参考我更为系统的论述漠北大战的发在头条号上的《汉匈漠北大战》,这三部分的文字其实最初是那篇长文的原始资料。)

单于之遁走,其兵往往与汉兵相乱而随单于,单于久不与其大众相得。其右谷蠡王以为单于死,乃自立为单于。〔谷蠡,音鹿黎。〕十余日,真单于复得其众,而右谷蠡王乃去其单于号。〔师古曰:去,除也,丘吕翻。〕【案:单于的情况。政治出现了暂时的混乱。单于本部受损,左贤王受到霍去病重创,小小的右谷蠡王出头了。匈奴之败,一定是内部不稳,发生分歧了。

读资治通鉴札记628霍去病东线大战狼居胥山

票骑将军骑兵车重与大将军军等〔重,直用翻。〕【案:这就是也是有车有兵的综合配置。这应该是认真研究了草原的交通状况后做出的新的策略。】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校,户教翻。〕【案:这就是说是霍去病一个人说了算,集中兵力了。而卫青那边分了好几路。】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绝大幕,直左方兵,〔师古曰:直,当也。匈奴分其国为左右:诸左王将居东方,直上谷以东,接濊貊、朝鲜;右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氐、羌;故谓之左、古方,亦谓之左、右地。〕【案:也是走东线,却没有迷路。】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案:又是大丰收。】,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张晏曰:登海边山以望海也。有大功,故增山而广地也。如淳曰:翰海,北海名也。崔浩曰:群鸟之所解羽,故曰翰海。广志,翰海在沙漠北。师古曰:积土增高曰封,为墠祭地曰禅。〕【案:墠1.古代祭祀或会盟用的场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2.经过除草、整治的郊外的土地: “城东门之外有~。”狼居胥山即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温俊轩先生认为是乌兰巴托东北直线距离约80公里处(交通距离约130公里)的扎卢丘特山。海拔2799米。从其东坡所流汇集而的的雨水,最终也正是注入了图拉河。从扎卢丘特山上西望的就是杭爱山,面对的则是整个色椤格河流域了。扎卢丘特山如果能够将色椤格河流域东部的河流,都串连起来的话,那么加上它的高度,以及与图拉河谷之间的距离,姑衍,温俊轩认为是就是乌兰巴托之南,与之隔河相对的博格达汗山。从地理位置上看,博格达汗山本身就是一个环境分割点。往山的北边看,自图拉河谷而起的漠北草原,以依附于肯特山的大片树林,会为让我们感觉到这是一片有生命力的土地,而当你再把目光转向南方的时候,你会发现映入眼帘的,就是茫茫戈壁了。这种青黄相接的景象,无疑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增添博格达汗山的神秘感。在今天蒙古人的心目中,博格达汗山也是地位仅次于不儿罕山的圣山。(《汉匈战争:河西之战、漠北之战》【转】第一百六十节 汉匈战争:河西之战、漠北之战_地缘看世界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e1d2c70101ns67.html)卫青和霍去病此次漠北大捷如果想获悉诸多历史细节,可以参考康熙帝平定准格尔蒙古的战争。同样是兵分三路,同样是西线遇到障碍。但是从康熙帝和费扬古的安排来看,费扬古的西路军和中路军康熙所率领的,就是要打配合的,反倒是东路军是可以单独行动的。有意思的是卫青追击的单于跑了,而葛尔丹这个蒙古枭雄也跑了。在参考了网上资料发现,著名的历史地理学者温俊轩的关于卫青漠北大捷的文章应该是参考了康熙帝的漠北平定葛尔丹蒙古叛乱的史称昭莫多之战的资料。其实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进军路线其实是由地理条件和交通工具两个基本因素决定的。而卫青时期和康熙时期这两个条件基本没有变化。从资料看,李广的西路军的安排是必要的。根本就是要切断单于如果战败西逃的退路。如果参考昭莫多之战,就会发现昭莫多就是这样的地方。昭莫多,现为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南郊的宗莫德市。。还有就是康熙帝之所以要征讨葛尔丹,因为葛尔丹采取了和单于一样躲在漠北蒙古骚扰不南下的策略。而且一样没有料到康熙帝会北征,被康熙帝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卫青的打法其实与后代的康熙帝毫无二致。卫青漠北大捷和康熙帝昭莫多战役一样,都没有在有生力量的消灭上给以敌人以重创。但是不同的是,卫青这边还有个霍去病。一下看了人家七万四千多颗脑袋,这可就是实打实地胜利了。我觉着漠北大捷的决胜应该还是在霍去病这里。打的对方人员大减。当然,卫青打击单于这也是巨大成果,这是政治胜利。而昭莫多之战后,葛尔丹的侄子背叛了他,这就起到了与霍去病战果相似的作用。从昭莫多战役的后勤来看,也可以给我们关于卫青漠北大捷的参考:中路清军为越过大漠,由数千辆大车组成了庞大的后勤运输部队。这支部队组织严密,又有专门的军队保卫,而且备有大量的铺路材料,因而能顺利地通过数百里大沙漠,较好地保障中路清军所需粮秣,同时为西路清军提供支援。这对于长途远征消灭噶尔丹叛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百度百科昭莫多之战)而卫青在对敌中使用了武刚车,可见,其运输部队应该也使用了车子,而这个车子我更觉得是马拉的,或者是牛拉,骆驼,驴等等,在李广利出征的时候,汉武帝提到过运输的牲畜问题。否则,难以跟上大队人马。当然几十万的后勤运输,也许是步步为营,但是最关键的是你的运输要跟上作战部队,这样在最前锋部分一定得有部分的用于运输的车辆,这样更经济也靠谱。如果参考我们当年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后勤供给,可能就理解了。我们知道古人不大重视这些。以为是末等之事,所以不载也。另外,让李广走西线,其实也是必然的。首先是,只有三路进军路线,在卫青和霍去病分完之后,只剩下李广的西线了。另外,

读资治通鉴札记628霍去病东线大战狼居胥山

西线基本都在当初被霍去病大败的右贤王地区,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打仗可打了,李广的路线一方面自然是不好走,可是另一方面呢,也只有走路一件事,没有打仗 的危险。所以,不能不说其实是在照顾李广。而其他两条线,如果按照李广的历来战绩的话,谁知道他会打出什么结果?所以,我们看,李广其实只能走这条线。他迷路了。问题是清朝的人家费扬古怎么没有迷路?最后的成果还落在了人家费扬古的西路军手里。我们想,如果李广不迷路呢?说卫青剥夺了让他打击单于的机会,这是说不通的。关键是你迷路了。单于就是在你脸前,你也不知道啊。进而来说,单于逃跑,难道李广就没有责任?起码让卫青打成了击溃战。基本素质不过关。翁金水之所以不能成为主战场,原因是1翁金水最大的优势是西行路线。这点,从魏太武帝神鹿嘉二年的战役就可以看出。昭莫多战役,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统兵4.6万组成西路军,由归化(呼和浩特)、宁夏越过沙漠,沿翁金河北上,切断噶尔丹退路。所以,李广的西线的战略目的第一个肯定是这里,切断西行的单于退路。这也正是李广有意见的地方,因为他背后本是右贤王的地盘,我们知道的是右贤王投降汉武帝了。这就意味着从根子上断了单于西行的念想。葛尔丹和大檀,都是有西逃的根据地的。葛尔丹的老巢在准格尔盆地,

公元429年六月,魏帝拓跋焘领军大败大檀于翁金河,就是栗水,然后沿栗水西进至菟园水(今图音河)分兵搜讨,声势浩大,范围广阔,分军搜讨,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北渡燕然山,东西宽5000里,南北纵深3000里,俘斩敌军甚众。原附属柔然的高车诸部乘机倒戈,抄掠柔然,归附北魏。柔然诸部前后降魏者计30余万落,魏军缴获戎马百余万匹,魏帝沿弱水西行,至涿邪山(约今阿尔泰山脉东南部)这就到了准格尔盆地的北侧了。虽然清朝和拓跋魏历史时期不同,但是战争的轮廓却是极为相似的。而根源也还是在地理条件上。人克服地理条件,那是需要交通工具有革命性的转变的。所以,我们看当右贤王投降之后,匈奴单于就没有理由往西跑了。毕竟他得带着王庭跑,一个人跑 了,那有什么用呢?既然单于不会跑这边,自然就没有抓住单于的机会,所以李广才有意见,才闹情绪。他不是对路有意见,而是对远离单于这个机会有意见。不过我们相信,他肯定抓不住单于的。同时,从蒙古地形图看,如果从定襄出兵的卫青,将战场设定在翁金河畔,那就等于绕了一个弯。因为大家已经知道,现在的乌拉巴托和布哈河林地区是王庭所在了。他为什么不直接去呢.龙城,卫青并不陌生,他当初可是去过的。当然会直捣龙城。而这也符合从现在大同张家口地区北上二连浩特市然后直接杀向乌兰巴托的路线。兵贵神速,特别是这种有奇袭性质的战役,他又何必要在跑到西边的翁金河畔?从武帝反击匈奴,我们就发现汉军抗击匈奴大体是没有协同的,几路大军出征,大体都是各干各的,这次,其实依然如此。当然答题的 协同要求还是有的。可惜的是协同的效果基本是0.太差。而康熙帝北征葛尔丹于昭莫多,于费扬古就不是如此。君臣之间是有协调的,费扬古由于晚了,康熙帝还要等等,防止自己孤军深入。在战场指挥上,康熙帝要比汉武帝强。因为协同问题在武帝这里其实不是军事问题,我感觉更是政治问题。李广那么差,皇帝说不让去,大将军也说不让去,但是人家就是去了。汉武帝也没办法。为什么?就是因为李广是良家子阶级的代表这个最重要的阶级必须在这场战役中有代表。而不是全都给了外戚贵族。皇帝没办法。其实李广的儿子已经跟霍去病去了。他还要去,真是有点贪了。说这些就是说卫青和李广也没有硬性的军事协同要求,虽然说按律当斩,可是事实上就是迷路了,没有赶到。问题是你之前干嘛去了?卫青不会等李广的,直接奔赴他熟悉的龙城所在,也就是王庭所在,应该是最佳选择。当然,度过翁金河,李广完全可以以相同于费扬古的路线北上与卫青会和。其实跟卫青闹别扭是最不应该的,因为在出征之前,真正奉命去打单于的是霍去病,而李广的儿子李敢就跟着呢。聚焦肯特山,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目前看,那么,霍去病的路线怎么走呢?说的是走东线,右北平。具体路线没有说。但是我们还是从康熙帝平定准格尔战争开推测霍去病东线的线路。从古北口或者是喜峰口,到内蒙乌兰布统然后北上过萨里克河,经今天的内蒙古达里诺尔湖地区,转过锡林郭勒,在然后应该是走乌珠穆沁地区,再经今天的外蒙的额尔德尼察干、温都尔汗,再到肯特山乌兰巴托附近。今天可以在谷歌地图上看到这条交通线路上公路。从乌珠穆沁到喜峰口古北口正是康熙帝乌兰布通之战的交通节点所在。其中乌兰布通北部都是葛尔丹逃跑的路线。当然他不一定走东线,也可以进中线从二连浩特地区回漠北。但是只要入了大漠,他就好办了。其实正因为霍大少这条路线,也才能说明,决战场所不是翁金河,霍大少的斩首战术一向是没有失过手。而把他放在了东线,正说明单于现在的主力可能是在东线,而不是西线。因为东线没有让霍大少骚扰过。以此次北征,霍去病为主,而卫青和李广为辅来说,必然是卫青,李广配合霍去病。卫青大战匈奴单于当然是巧合。所以,从战役重点来说,也该是以霍去病的战役场所为主战场才是。而如果把主战场放在翁金河,卫青和霍去病的战略协同就没有了。毕竟,离霍去病太远了。这与康熙帝昭莫多之战直接将目标放在了图拉河流域,还有拓跋焘也是这样的安排是一致的。换言之,这里是王庭,这里才有打击的意义。而且这里山水林木,也更有利于匈奴一方的隐藏,毕竟是诱敌深入。复杂的地形对于防守一方来说是有利的。这也正说明卫青为什么用了武刚车,复杂地形,以守为攻。如果我们看乌兰布通之战的葛尔丹的骆驼城,也是恃险而战,其原理和卫青武刚车反倒是一致。如果是在平坦的河滩上,想跑就不那么容易。毕竟都是在战斗中,如果单于跑了,那军队立刻就完了。但是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下,就不一定了。当然葛尔丹和单于,都跑了,就是拓跋焘的大檀也跑了,毕竟那是人家的地盘。又是王庭附近,人家肯定比你外来人强。跑了才正常。还有就是康熙中路军占领图拉河地区,也是在封锁葛尔丹逃跑的路线,因此,对于卫青他们来说也未尝没有这个目标。因此,翁金河的逃跑功能,在图拉河这里也有。
】?

读资治通鉴札记628霍去病东线大战狼居胥山

卤获七万四百四十三级。天子以五千八百户益封票骑将军;又封其所部右北平太守路博德等四人为列侯,〔路博《德为邳离侯,卫山为义阳侯,复陆支为杜侯,伊即靬为众利侯。〕从票侯破奴等二人益封,校尉敢为关内侯,食邑;军吏卒为官、赏赐甚多。而大将军不得益封,军吏卒皆无封侯者【按:本部分与《史记》《汉书》记载有差,就是没有交代霍去病的行军路线。对于以军事和政治为主要题材的史书,没有记载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的 路线,我以为不是忽略了。肯定是有意为之的。军事路线,不是细节性的东西,是重要的内容,军事内容不写路线,几乎就是忽悠了。何以如此呢?我只能联想到当时漠北是在辽国控制之下了。比如减少对方的反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