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山顶道观曾有一“奇人”,其影响远及上海乃至全国

玉皇山顶道观曾有一“奇人”,其影响远及上海乃至全国

福星观在西湖与钱塘江之间的玉皇山顶,

原名玉皇宫,历史悠久,

是著名的江南道观之一。

玉皇山顶道观曾有一“奇人”,其影响远及上海乃至全国

玉皇山顶有道观始自唐玄宗年间,时称“玉龙道院”;五代钱镠建玉皇庙;宋仁宗复建玉龙道院;明嘉靖年间敕建福星道院;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战火。同治三年(1864)天台山蒋永林来恢廓经营,重振山风,后由其徒弟李理山任主持。

玉皇山顶道观曾有一“奇人”,其影响远及上海乃至全国

李理山精通道术、医术、武术和数术,堪称神奇;道学、文学和书法水平已达臻境。达官显贵纷至沓来,文人墨客亦赞许有加,福星观的声望越来越高。李理山在社会活动中游刃有余,抗战前后两次担任杭州道教会会长,其影响远及上海乃至全国。

据《玉皇山庙志》载,福星观原有建筑是:“旧殿系四发戗,两翼共四十椽,前殿三间,共二十一椽,山间一间,两椽。官厅楼房三间,两厢共四十二椽,归厨房三间,每间六椽。”

玉皇山顶道观曾有一“奇人”,其影响远及上海乃至全国

现观内大致保存原有格局,山顶庭院的平面布局采取“舒展一个中心、兼顾两侧翼、突出四个转角、多层次多空间”的组合形式。建筑群形象立体,中心部分简洁低平,四个转角高耸舒畅,这样既有利于静观,又便于远眺,虚实兼具,是一个大院套小院的山顶庭园。

玉皇山顶道观曾有一“奇人”,其影响远及上海乃至全国

中心部分是前有进厅、后有中堂、左右有廊庑的四合院。进厅是引人入胜的敞亭形式,左右通廊庑,正北对中堂;中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前廊轩后排窗,单檐歇山顶,廊庑正面檐下设挂落。南天门为主入口,其北缘有四开间两坡顶楼房,李理山的藏书楼就设于此,斋名“丹井书屋”。藏书均系明版旧刻旧抄,数年之间耗资数万,在杭城旧书业中极为罕见。新中国成立后,丹井书屋所藏之书由浙江图书馆接收保藏。

玉皇山顶道观曾有一“奇人”,其影响远及上海乃至全国

身处福星观,不仅可以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登高远眺,欣赏观群山抱明湖的景致,不失为绝佳的揽胜之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