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皇帝在位時間排第十四,最仁義,且最被低估的皇帝

眾所周知,一個皇帝的離世,讓全國百姓傷心悼念,這算很正常的事。可這位皇帝的死去,甚至影響到了偏遠的山區,山溝溝裡的婦女們也頭戴紙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駕崩,他就是宋仁宗趙禎皇帝。13歲登基帝位,宋朝第四位皇帝,宋真宗的第六子,母親是李宸妃,宋仁宗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喜怒不表現於外表。就連自認為待人和善,感覺良好,覺得任何人都比不上自己的乾隆,都不得不承認。他最佩服的皇帝,除了自己的祖父康熙外,就只剩下李世民和趙禎了。而趙禎可以說是歷代皇帝中,最賢明清廉的一個好皇帝,是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42年。趙禎統治的北宋時期,國家和平昌盛,經濟發展穩定,科學技術以及科舉制度完善,都得到很大的發展,而宋仁宗趙禎的仁政也頗有藝術性的體現,第一心胸仁義,寬容待人。他統治時期不遜於任何一個朝代所謂的盛世,他是一位被低估了的皇帝。

中國古代皇帝在位時間排第十四,最仁義,且最被低估的皇帝

趙禎皇帝

關於趙禎的身世,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裡有一種說法,這就是“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稱劉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時懷孕,為了爭當正宮娘娘,劉妃攻於心計,將李氏所生之子換成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汙衊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將李妃打入冷宮,而將劉妃立為皇后。後來,天怒人怨,劉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嬰在經過波折後被立為太子,並登上皇位,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並與已雙目失明的李妃相認。

中國古代皇帝在位時間排第十四,最仁義,且最被低估的皇帝

1057年,蘇轍和哥哥蘇軾一塊考進士,在這次的考試當中,年輕氣盛,才華橫溢的蘇轍,在試卷中赫然寫到,我在路邊休息的時候,經常聽到有人說,在宮中有著數以千計的美女,整天在宮內飲酒作歌跳舞嬉戲,而皇帝又不關心民間百姓疾苦,還不跟大臣們一塊討論治國綱列,宋仁宗聽到這件事情後,很淡然的回應道,我設立的這個科學考試目的,就是歡迎一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蘇轍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官職,他沒有必要,因為說了幾句話惹上殺身之禍,這樣就說明了蘇轍敢於直言不諱,我覺得應該重用此人,蘇轍僅僅依據道聽途說,並以此攻擊了全國最高統治者,即便放在現在也是要遭到處罰的,從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面對讀書人寬容這件事情,趙禎的心胸仁厚可見一斑。

中國古代皇帝在位時間排第十四,最仁義,且最被低估的皇帝

還有一個最為典型,趙禎對讀書人也比較寬容,沒有興過文字獄。嘉佑年間,蘇轍參加進士考試,在試卷裡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在宮中美女數以千計,終日裡歌舞飲酒,紙醉金迷。皇上既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趙禎卻說:“朕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小官,敢於如此直言,應該特與功名。”蘇轍僅僅依據道聽途說,便在“高考”中“惡毒攻擊”,倘若趕上“康乾盛世”,滅九族是必然的。趙禎尚德緩刑,遇到疑難案件,儘量從輕發落,即使對“煸動造反”的,也能區別對待,分清是真要造反,還是發牢騷。

當時,四川有個讀書人,獻詩給成都太守,主張“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認為這是明目張膽地煽動造反,把他縛送京城。按照歷朝歷代的律條,即使不按“謀大逆”嚴懲,起碼也得按“危害國家安全”治罪,趙禎卻說:“這是老秀才急於要做官,寫一首詩洩洩憤,怎能治罪呢?不如給他個官”。就授其為司戶參軍。 作為一個封建帝王,容蘇轍的事,或許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沒幾人能做到。

中國古代皇帝在位時間排第十四,最仁義,且最被低估的皇帝

趙禎時期,有一個著名的監察御史包拯,有一次,包拯在朝堂上彈劾張堯佐,張堯佐可是張氏的伯父,而溫成皇后張氏,又是趙禎最愛的女人,最後張氏想讓自己伯父當節度使,可是沒想到,包拯亦然不同意這個請求,趙禎知道自己辯論不過包拯,就故意把包拯辯論詩吐在他臉上的唾沫星子,留著給張氏看,併發怒道:哦,你就知道,給你那個伯父換官職,你可知道包拯是做什麼的,張氏看到趙禎身為一個皇帝,為了她受了這麼大的委屈,當然就沒有在提起這件事情,後來張堯佐也沒能換上官職。

中國古代皇帝在位時間排第十四,最仁義,且最被低估的皇帝

中國幾大發明中,能推動世界前行的三樣。都出自於趙禎時期,可見趙禎對於用人,選官都有自己獨到的眼光,一個善於對待子民,又心胸寬厚的皇帝,怎麼會不受到人民的愛戴和擁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