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騰訊市值超過蘋果,成爲全球第一

2018年已經開始,在2018年有哪些科技方面的事情可能發生?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2018年可能大概率發生的四件大事。

一、生存類和社交類遊戲成為2018年爆款,但王者榮耀仍是日活最高的遊戲

2016年是RPG遊戲《陰陽師》,2017年是MOBA遊戲《王者榮耀》,而到了2018年,有兩類遊戲有望成為爆款。

一、生存類遊戲成為爆款

2017年吃雞風靡一時,熱度甚至接近王者榮耀,網易的《荒野行動》和《終結者》佔得先機,《小米槍戰》和騰訊CF共同角逐,到2018年吃雞類生存遊戲只會更火。

1、生存類遊戲風口已起,眾多三方遊戲廠商已經在開發吃雞類手遊,而其他遊戲品牌為了規避吃雞版權也會升級遊戲玩法。

2、騰訊做局,加速吃雞品類發展。騰訊除了CF的吃雞模式,另有重磅的天美開發的《絕地求生:光榮使命》和光子開發的《絕地求生:刺激戰場》,騰訊的品類開發能力不容小覷。

3、生存類遊戲天然的社交性。一群朋友組隊吃雞的TPS的社交屬性遠大於moba遊戲,更易於組隊遊戲。

但由於生存類的TPS的難度高於MOBA遊戲,所以吃雞類生存遊戲熱度和營收可能超過王者榮耀,但玩家用戶數是不可能超過王者榮耀的。

二、社交類遊戲成為爆款

王者榮耀之所以風靡,社交關係鏈和組隊排位的機制功不可沒,陰陽師憑藉成為熱門話題而晉級為社交話題。到了2018年遊戲以社交為核心,以社交為目的遊戲有機會藉助鏈式傳播成為爆款,用戶越來越願意和好友一起玩遊戲,也更加願意與陌生人因遊戲而社交。在常規遊戲品類都被騰訊網易霸佔的情況下,新公司從社交品類上進行突破是核心方向。目前《奇蹟暖暖》團隊研發了新遊戲《戀與製作人》,就是養成類社交遊戲的代表,該遊戲在2018年白領女性市場會爆紅,同時在2018年此類遊戲會越來越多,氪金能力也比MOBA和TPS等更強。

2018年:騰訊市值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一

二、騰訊市值瞬時峰值內超過蘋果

2017年騰訊股價表現依舊堅挺,在201年全年增幅將近90%達到約4900億美元,全年峰值市值曾突破530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五大市值公司。2018年騰訊市值有望短時間內超過蘋果,成為市值最高公司,但之後迅速回落。

1、蘋果受制於iPhoneX銷量增長放緩。2016年蘋果市值約增長10%,2017年增長約30%,但iPhoneX目前已調低出貨量和銷量預期,蘋果2018業績增長乏力,股價增長受限,而2018年是產品發佈小年,蘋果業績不如預期幾乎是肯定的。

2、騰訊業績持續增長。騰訊遊戲新品類的增長,微信廣告的全面商業化,俄羅斯世界盃帶來的騰訊泛娛樂佈局和廣告銷售業績的持續大比例增長都會帶動股價增長,騰訊2017年股價增幅約90%,2018年增幅會超過該比例。

3、騰訊投資公司上市帶動股價增長。2018年騰訊投資的多家行業龍頭會上市,微醫,快手等都在籌措港交所上市,閱文等之前港交所上市的企業會在香港市場對騰訊股價有良好的助力。

同時,騰訊電競,騰訊對生存類遊戲的品類建設都會助力騰訊股價的飆升,與此同時港股市場接納更多中國內地互聯網公司也會加大港股市場規模,騰訊股價進一步上漲。但騰訊股價超過蘋果短時間後即會被騰訊反超,股價領先並不會長期保持。

三、摩拜與OFO合併,最大受益者是滴滴

2017年摩拜和OFO的合併已經在VC中間來回幾輪,而最終因利益糾葛太多而作罷,但在2018年Q3結束前(9月底),滴滴與OFO的併購傳聞會越來越頻繁,併成為現實。

1、摩拜與OFO合併,初期雙平臺運行,摩拜主攻一二線城市,OFO主攻三四五線城市,然後OFO逐漸淡出或類似楊浩湧創意瓜子的模式;

2、騰訊阿里角力,為促成合並,騰訊一定程度讓步在共享單車上的權益,但從滴滴獲得了資源補償,阿里在共享單車權益上略佔一籌,支付寶與OFO和摩拜深度捆綁;

3、最大的受益是滴滴,滴滴主導摩拜與OFO的整合,同時在中間協調阿里和騰訊的關係,滴滴幾乎“壟斷”了中國的出行領域,成為覆蓋出行30KM以內的巨頭,更為重要的是,程維憑藉自己的資源和格局成為首個“擺平”並“平衡”馬化騰和馬雲的男人,並且阿里騰訊與滴滴的關係會在多個行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滴滴成為阿里騰訊生態外的第三極,成功打通出行大數據、AI、地圖等多個領域。

2018年:騰訊市值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一

2018年,是程維大成的一年

四、無人貨架大洗牌,高損耗和不盈利拖死從業者

無人貨架是2017年8月開始的模式,在自辦的催熟下已經佈局起來,成功佔領一二線城市多個商圈和樓宇,但挑戰人性的做法讓無人貨架這個偽需求註定不可能盈利。因為商品遺失帶來的高耗損,因為人工補貨帶來的人工成本,因為低毛利帶來的盈利無望,都讓無人貨架成為瘋狂VC安放資本的場所,而無人貨架廣告和用戶再營銷根本不可能帶來持續盈利。2018年會有新的風口誕生,而資本會迅速的從中撤離,只剩下頭部的品牌活下來有持續的資本注入,其他的品牌會死得比共享單車更快速更徹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