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看透这三点,任何事情皆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曾仕强儒道易行

传播圣贤智慧,弘扬道统易学文化!践行中国式管理!敬请关注儒道易行!

曾仕强:看透这三点,任何事情皆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阅读本文您将彻悟

1. 为什么说“中”就是太极?

2. 为什么《易经》能解释所有东西?

3. 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全文共1900字,深度阅读需5分钟,受益终生|

曾仕强:看透这三点,任何事情皆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在河南方言里,有一个字特别重要,那就是“中”,其实这个字透露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回答语“好或行”,另一个则是做人做事的标准所在。

看到“中”,很多人会想到《中庸》,没错,这个“中“字就是《中庸》里的“中”,一句“极高明而道中庸”,便可以知道中国人最高的行事准则就是“中”。

说到“中”,有人认为是中间路线,不偏不倚,这样解释是片面的,其实真正“中”的意思是合理。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先民是没有文字的,怎么会突然间出现一个“中”呢?

其实,中就是太极。那太极怎么会跟中有关系呢?

如果用现在的观念把太极解构,即把它的结构解析开来,我们就会看到它的变化,而且它会有很多种变化。

换句话说,中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有弹性的。只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都叫中,把它写成方块字,它就是一个“中”字。

曾仕强:看透这三点,任何事情皆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中的意思就是合理,合理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条件,而且所要面对的环境也都不太一样,那么就不能只确立一个固定的目标,或者一个固定的标准。

那么,我们现在受数学化、工业化的影响,要求样样规范化,甚至连我们的教育也要把人教成一模一样,这显然都是不合理的。

每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都是要做不同的人,不是做同样的人。所以,合理应该是大同小异,而不是强求一同。本来没有办法强求一致的,如果非这样不可,就是在做不合理的事情。

这样,中华文化的特质就出来了。所以中国人才讲王道,而不讲霸道。如果更扩大一点来看,太极和中既可以变成这样,又可以变成那样,很多花样都可以变得出来。

比如佛教的卍,红十字会的标志,基督教的十字架,都似乎是与中有联系的。

我们读了《易经》就会很清楚,为什么宗教要自由呢?就是因为各种宗教都有相同之处,如果说都一样可能不好接受,所以就说大同小异。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其实都大同小异。如果去问人们说,什么什么教是做什么的?人们会回答,劝人为善,叫人做好事,大家都是这个观念。所以身为中国人,一定要记住,能够用《易经》来解释所有的东西,你就是标准的中国人。

现在不是这样了,有人看了佛经以后,就用佛教的东西来解释《易经》,看了《圣经》以后就用基督教的东西来解释《易经》,这个好像是本末颠倒,不是很合理的事情。

中国就是一切讲究合理的国家。我们不像西方,动不动就是法制,到处都在讲法制。我们是礼治,是德治,那个境界要比法制高得多。但是我们要讲清楚,德治跟礼治是以法制做基础的,这一点不假。

曾仕强:看透这三点,任何事情皆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西方人只发展到法制的层次,我们老早就已经超越了,进入了德治、礼治,这样一说就很清楚了。中国人非常守法,不守法就不是中国人,但是我们那个法不是死的,而是活的,难就难在这里。

什么叫做中国人?其实一句话就讲完了,随时随地都能够随机应变,但是绝对不会投机取巧的人,才有资格叫中国人。

什么叫中庸之道?凡事求合理,就叫中庸之道。这样我们才知道,为什么尧舜他们最了不起的就是治中、用中,一切都是跟中有关的。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但是却遭到许多人的误解,他们以为“中庸之道”就是不明是非,就是和稀泥。而《易经》告诉我们,中,就是合理;中庸之道,就是凡事求合理。

如此看来,中国人确实是崇尚中庸之道的,因为中国人凡事都要讲求个合理。但问题在于,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经常发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呢?任何事情都要合理,这句话在我们中国人的社会里面争论不大。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叫合理?到底要合谁的理?这个争论比较大。

一般来讲,都是符合我的理我就接受,不符合我的理我就不接受,这是不正确的观念,是不良好的态度。然而,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子的。

我们应该要注意的是,无三不成理。什么叫无三不成理?就是第一要合天理,第二要合人理,第三要合地理,这三个都合才叫合理。

任何事情都要看看天理,看看人理,看看地理,把它们融合起来就可以找到合理点。这样我们才知道,为什么我们经常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表示这三样东西要一并考虑。

真正做到合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们要随时因时、因人、因地做出不同的反应,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如果感到这么多条条框框很是繁琐,那就在心里记住一个“中”字吧,时刻提醒自己做事不要“跑偏”,顺其自然,合理因应,就能慢慢做到无往而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