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次奥运会,9次夺冠2次亚军,苏联体育曾力挫美国


近几年的奥运会比赛中,美国队实力不容小觑,奖牌榜上也都有目共睹。其实在历史上,有一支队伍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苏联。

苏联那时候人口多,也是体育大国,1952年第15届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苏联第一次参加这种体育盛事。期间共获得了22金、30银和15铜,打破了两项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

图为苏联运动员训练场景。此后,苏联一共参加了11届奥运会,9次获得冠军,2次获得亚军。从1956年开始参加冬奥会,到1996年挪威利乐哈默尔冬奥会共11届,苏联获8次冠军,3次亚军。

除此之外,在世界锦标赛、欧洲锦标赛上苏联运动员都有骄人的战绩,这是在任何国家的体育运动史上都没有的记录。问题来了,苏联体育何以如此厉害呢?图为上体育课的苏联小学生。

十月革命以后,体育运动从贵族的特权活动逐渐普及大众。体育运动小组和体育联合会纷纷建立,并普及到工厂、农村和各级企业、单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全国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0%;到苏联解体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已发展到占总人口的35%以上。

除了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体育设施,苏联还全面实行“劳卫制”。

劳卫制的全称为《准备劳动与卫国》全苏体育综合制度,分为少年劳卫制和普通劳卫制。前者针对学生,后者则为社会成员。

每个级别的劳卫制都规定不同的、需要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部分运动项目的测验及标准。在这种荣誉的鞭策下,苏联民众积极投身体育运动,每年都有近千万人通过,拿到荣誉奖章。

此外,苏联还经常举行各种国内体育赛事,例如“希望之起点”儿童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青年运动会、农村运动会、全苏运动会等,比赛项目也包罗万象。

众多措施激励下,苏联自1952年、1956年分别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来,非正式团体总分一直居第1、2位,总共获得奥运会前3名奖牌1018枚。

同时,苏联许多奥运冠军也载入史册。比如1952年赫尔辛墓奥运会女子铁饼冠军尼娜·波诺玛廖娃,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和1976年奥运会三级跳冠军维·萨涅耶夫等。比起美国来,毫不逊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