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图片来自 慕达建筑

2018年7月,以“成都最美书店”为名 的“兴隆湖书店建筑创意设计竞赛”结果公布:486人报名,249份概念方案,慕达建筑(MUDA-Architects)最终从入围决赛的20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本次设计竞赛第一名。

此竞赛由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成都市一筑一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图片来自 慕达建筑

慕达建筑希望通过此次书店设计方案,反映出成都特有的城市气质和生活方式,并最大程度地尊重兴隆湖的自然环境,绘制出“山水相融、城境共生”的生态蓝图。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总平面图及现状图 图片来自慕达建筑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图片来自 慕达建筑

慕达建筑 MUDA-Architects 以“一本天上掉落的书”为故事起点,建筑外型取义于“书”,通过这个隐喻,慕达建筑希望使用者能够真正地走到建筑空间里,于一个静谧的环境中,去阅读自我,去完成一场自我发现之旅。

慕达建筑选址于兴隆湖湾区东侧,以一个12m x39m的矩形为平面基础,屋顶最低点3m,建筑一角抬高16m,另一角抬高7.5m,形成了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屋顶。

曲面与湖面,构成恰到好处的呼应。湖面上绵延的水波,被风一吹,就成了轻盈的屋面。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屋面轴测图

建筑体以顺应场地条件的线性展开,让其得以与开阔的湖面相连。伸出水面的亲水平台,临湖立面可开启玻璃扇的选择,均表达出对于自然的敬畏。

空间与自然环境产生出积极的互动,建筑体以某种近乎“半透明”的方式来回应场地的自然环境:草地、树木、水草、平缓而广阔的湖面。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入口接待及展览区 图片来自慕达建筑

从南侧主入口进入书店,空间的尺度并未完全展示——入眼是恰到好处的前台、几级台阶和两面艺术展墙,透过左侧的玻璃,隐隐有湖景引入室内,看不见整个建筑的核心区域。入口之所以不谈书,是因为艺术空间有使人安静下来的效果。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阅读与书架 图片来自慕达建筑

穿过入口展览区,缓下几步台阶,方可见隐藏于展墙后的下沉式阅读区。或站、或靠,亦可随意落座于台阶之上,使用者可进入最舒适的阅读状态。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咖啡吧 图片来自慕达建筑

天气晴好的时候,临湖一侧的玻璃幕墙可以展开。开启扇内侧,一排桌椅摆开构成咖啡阅读区,这里是离湖水最近的区域,微风私语、草长莺飞,使用者可以静下心来享受一切自然的馈赠。

建筑内部冥想区的设置,则充分考虑了阅读者与自我对话的需求。这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式空间,外墙上采用大小、形状不一的开洞,透入外界的自然光。

随着光线的变化,使用者可感受到时间的变化;而另一侧室内片墙,则采用横向细长开口,开口高度与人视点齐平,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世界之外,透过开口,看到整个世界。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冥想区 图片来自慕达建筑

会议及后勤区位于整个动线的末端,可从建筑外围进入,保证了空间使用的便捷性和私密性,亦不会打扰到阅读区的使用者。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轴测图

没有蜿蜒迂回的走廊,亦没有故作神秘的隐藏,整个空间给予了阅读者无限的可能性,和极大的身心自由。慕达建筑MUDA-Architects借由建筑语言,提出了人和书籍、人和自然、人和空间的关系。

在这个建筑里,山石和人与物等价,物我相忘,自成生趣;在这个建筑里,希望唤醒人们面对自我的原初感觉,修复已经退化的感官。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图片来自 慕达建筑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立面图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立面图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剖面图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剖面图

“成都最美书店”,百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平面图

  • 项目名称:成都兴隆湖书店设计
  • 项目类型:竞赛第一名
  • 项目地点:中国成都
  • 项目主创: 卢昀
  • 设计团队: 卢昀,赵国竣,倪丹丹,李岳,赁佳溢,刘肖俏,李让,刘汉宁

来源丨ArchDaily ID丨ArchdailyChina

建筑 | 景观 | 规划 | 房产 | 室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