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如何在時裝畫中表現面料質感

面料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幾種:薄料、厚料(包括中等厚度)、毛絨面料、透明面料、反光面料、鏤空面料、針織面料以及一些特殊材質的面料。運用各種技法,可以在時裝畫中得到特定面料表現的相對準確性、預視效果和藝術氣氛的技巧。

服裝設計—如何在時裝畫中表現面料質感

面料質感的表現是相對的,我們在表現時裝畫中的面料質感時,必須通過表現的目的性、對象特徵、畫面風格、工具材料等因素,制定所要表現對象的形態效果。換言之,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表現對象,而不是將面料質感(或其他如款式、輔料、人物等)孤立表現。 1.面料質感的表現——薄料的特徵是飄逸、輕薄,易產生碎褶。在表現薄料時,用線可以輕鬆、自然,易使用較細而平滑的線,而不宜使用粗而闊的線。以淡彩的形式可以較好地表現薄質面料,或者運用暈染法、噴繪法,都易表現出薄的感覺。表現薄料大面積的起伏,可以使用大筆觸進行大面積的處理。對於薄料的碎褶,可注重其隨意性和生動性,針對其明暗,略加著重刻畫。薄料在穿著之後,有貼身與飄逸之分,前者可以著重表現,而後者則可以略為虛之。

服裝設計—如何在時裝畫中表現面料質感

2.中、厚面料質感的表現——中、厚面料的表現與薄料的表現有截然不同之處,易採用粗獷、挺括的線條。呢子的反光性較弱,可利用平塗、磨擦等較為方便的方法表現出這種感覺來。對於粗花呢,可採用灑色法、拓印法等表現粗花呢的花紋。由於面料厚度的影響,中、厚面料的褶不易服帖,因而顯得大而圓滑。在表現牛仔布時,可用磨擦法以及拓印法,表現出牛仔布的紋理。

服裝設計—如何在時裝畫中表現面料質感

3.毛、絨面料質感的表現——毛、絨面料包括幾種:裘皮面料(包括長毛Fox與短毛Mink面料)、羽毛面料、絨布(包括絲絨等)面料等。 裘皮面料具有蓬鬆、無硬性轉折、體積感強等特點。長毛狐皮面料還具有一種層次感,表現裘皮可結合撇絲法、磨擦法、刮割法,先置深色,而後略順其紋理逐層提亮。 絨布有發光與不發光之分,與其他面料相比,同一色的絨布較深,而絲絨面料則較一般絨布面料反光和懸垂性要強。在處理絨布面料的邊緣時,不能堅硬、圓滑,而應起毛和虛化,運用磨擦法來表現此種面料較為適合。 羽毛的層次感強,可參考採用表現裘皮面料的步驟,所不同的是不用撇絲,而用較大的筆觸,畫出其羽毛的形狀。

服裝設計—如何在時裝畫中表現面料質感

4.透明面料的表現——透明面料包括塑料、紗等,對於此類面料的表現,可以綜合運用重疊法、暈染法或噴繪法來表現紗的透明效果。當透明的紗與塑料覆蓋在比它們的色彩明度深的物體上時,被覆蓋物體的顏色會變得較淺;反之,被覆蓋物體的色便會變深。紗易產生自然特性的褶,在處理時,可加強層次的豐富感,而對於飄動起來的紗,可略為淡化。塑料具有較高的透明感,且有較強的反光性能。表現塑料透明感的方法與表現紗的透明感方法相似,但要考慮塑料有一定的反光性能,在處理皺褶、轉折時,要表現出它的硬度感。

服裝設計—如何在時裝畫中表現面料質感

5.反光面料的表現——表現反光面料,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平塗法,較為簡略,或勾線、或無線平塗。將反光料歸納為兩個、三個或更多的層次,重點表現面料的受光面、灰調面、暗面,將灰面與受光面的明度加大,產生對比後的光感,特別表現面料的大的轉折、皺褶的光感。另一種方法是傾向寫實的較為複雜的方法,將面料按照寫實的風格去處理,表現反光面料豐富的層次,注重面料的細部變化,將面料的轉折、皺褶進行深入刻畫,面料的反光便會表現得淋漓盡致。

服裝設計—如何在時裝畫中表現面料質感

6.鏤空面料的表現——運用阻染法,是解決表現鏤空面料問題的較好辦法。將一種性質的(油性或水性)顏料(如白色油畫棒),按需要,事先繪製圖案,然後,將另一種性質的顏料(如較深色的水粉色)覆蓋於圖案之上(面積略大些),兩種不同性質的顏料會產生分離的效果,以此產生鏤空面料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