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判斷網貸平台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之前我們提到了投資人可以通過查股東看實際國資含量以及看國資股東的透明度來判斷國資背景的真實性,今天還有兩招教大家如判斷國資背景的真假。

第三招:查國資股東的真假

什麼是國資?

根據我國《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國有資產包括如下範圍:(1)國有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草原、荒地、漁場等自然資源;(2)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的財產;(3)軍隊財產,如軍事設施等;(4)全民所有制企業;(5)國家所有的公共設施、文物古蹟、風景遊覽區、自然保護區等;(6)國家在國外的財產;(7)國家對非國有單位的投資以及債權等其他財產權;(8)不能證實屬於集體或個人所有的財產等。

由於國資對於P2P有較強的增信作用,很多非國資股東入股的平臺也喜歡打擦邊球,給自己貼上“國資”標籤。最近好幾個出問題的網貸平臺恆貸網、金豆包、車豐匯等,其背後的國資股東都是一個叫做“中國宋**基金會”的組織。

什麼是基金會?

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

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組織和制度形態,基金會不同於政府、企業,也有別於一般的非營利組織,公益性、非營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託性是基金會的基本特徵——和國資一點關係也沒有。

所以像基金會、行業組織、協會等組織,均不能稱自己為國資。股東都能夠造假,這種網貸平臺的可信度又有多少呢?

還有的平臺,一直宣稱有國資入股,但是去天眼查上查詢股東信息卻找不到國資股東的信息。如一家叫“發財*”的平臺,2016年就發佈公告稱已與通*糧庫達成戰略入股協議,但工商信息卻未發生變更。

去天眼查上查看股東信息會發現,發財*的股東是上海旌睿拍賣有限公司和上海紫荇實業有限公司,都不是國資,而通*糧庫也不在發財*現有股東名單內。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出現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是該網貸平臺虛假宣傳,雙方從未簽訂協議。二是雙方達成某種默契,以方便通*糧庫能隨時“甩鍋”。

而在天眼查上查一下通*糧庫,也會發現什麼信息都沒有,現在連買拼多多上的商品,大家都要較真一下,這種什麼信息都沒有的“國資股東”,最好也還是敬而遠之吧。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第四招:國資股東是否參與公司事務

可能有人會問了,有些平臺,國資股東是真國資的啊,為什麼還會出問題呢?

我們就要看這個平臺背後的國資股東是做“甩手掌櫃”呢,還是真的在監管平臺。有些偽國資平臺只是掛靠國企,對外則大聲宣稱拿了國企投資,實際上,國資只是掛個名,根本不管網貸平臺做了什麼事。

而真正的國資股東,不僅在入股之前要嚴格審核、反覆討論協議、平臺估值、對賭條件、退出方案,然後再經過層層上會,投審會全員通過,還要報國資委備案;在投資以後,更要實施完善的投後管理,每年都要向上級部門提交投資覆盤報告,以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以生菜金融為例,國資股東上海科創投集團、上汽車集團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和上海儀電集團雲賽創投具體的措施是派駐董事或監事、按月提交運營報告、每季度一次股東會議、每半年一次董監事會、每年一次總結會議……但最容易查到的還是國資派駐的董監事人員。

在生菜金融網站—首頁—信息披露—董監高人員—國資派駐董監事簡介,可以看到所有國資股東派駐的董事和監事簡介。

上海科創投集團派駐了兩名董事童躍農和吳鵬,上汽集團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派駐了一名董事馮戟。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和天眼查上面查到的上海融道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董事姓名、簡歷可以一一對應: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在國資派駐監事一欄,可以看到監事長由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政擔任,而上海儀電集團雲賽創投則派駐了一名監事朱琦,與天眼查也可以一一對應。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除此之外,上海汽車集團股權投資有限公司還向生菜金融派駐了一名風控委員會成員江金乾,江先生在上海汽車集團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擔任風控部高級審計經理一職。

四招判斷網貸平臺國資背景“成色”(之二)

前面提到的監事朱琦,則是擔任上海儀電集團雲賽創投風控主管,兩重風控加持,足以見得國資對於生菜金融風險控制的重視。

如果你對所投平臺的國資背景存疑,不妨去該平臺的官網去查查,平臺是否有國資董監事派駐,如果沒有,這種國資出了錢卻不要求董監事席位的事,足以讓你提起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