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關於香瓜增甜劑的報導,讓人很無語

七年前,在哈爾濱一家水果批發市場, 我見到商販們把一條條包著白色粉末的小紙卷放到青色的芒果中間,又用被子蓋上,讓這種“神奇”藥促進芒果的成熟。當時我以為這是大新聞,一求證才知道,這種所謂的“藥”叫做乙烯利,是合法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只要規範使用,對人體就無害。這次又冒出了所謂的香瓜“增甜劑”,報道只是有意或無意地“暗示”了香瓜的不安全,增甜劑的可怕。可這種“增甜劑”讓香瓜變甜的原理是什麼?裡面到底有沒有能導致香瓜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個別人吃香瓜拉肚子,難道真的是這種增甜劑導致的?(如果稍微百度一下就會明白,香瓜是性寒的水果,如果人的體質虛,腸胃就很難接受這種水果)。

央視關於香瓜增甜劑的報道,讓人很無語

還有,怎麼就不能大大方方地採訪一下當地農民,多聽一下瓜農的意見,只是採訪一個農民?另外,要想檢測一種物質的成分到底是什麼,要聯繫到一些機構本來就很困難,有時還要涉及到檢測費用,怎麼就能依據沒有機構願意檢測,就貌似有所指地暗示:當地在遮遮掩掩?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在修正報道里的內容,指出 所謂的 增甜劑根本不是化工原料, 就是普通的葉面肥,原理是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從而讓香瓜變甜。可是,避開了這些很重要的問題,報道卻發出去了,無論是什麼原因,這篇報道的唯一結果就是:不懂農業常識的外行,利用無疑匹敵的輿論,給公眾造成了誤解,讓農民遭受了無辜的損失。

央視關於香瓜增甜劑的報道,讓人很無語

下面的這些文字,來自於 “知乎” 上的 “老沉”,希望你能理解他的無奈:

這個央視報道我看了,說實話,做為農業工作者,看這個報道有種說不出的無助感。使用增甜劑是實情,現在瓜果種植都會適當使用葉面肥提高瓜果的品質和產量。現在是兩個問題:第一,增甜劑成分是什麼?報道中並沒有說出主要成分,只是把群眾的猜想放到報道中,這就很不負責。就我的理解,成分是葉面肥(鉀肥)和植物激素的可能性比較大,這可以增加香瓜的甜度。不太可能用化工原料(也可能我不知道),因為化工原料如果增甜應該是放到果實當中,而不是葉面噴施,葉面使用只能是葉面肥或者植物激素。第二,對人體是否有傷害?個人理解,問題不大的,真不大。葉面肥肯定沒問題,那是肥料。植物激素也只對植物有影響,對動物體的影響非常有限。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報道誇大了增甜劑的負面作用,造成謠言四起,今天晚上我還看到微信群裡有這樣一個謠言“昨天十七時,中央電視臺播放了黑龍江省蘭西、呼蘭、雙城等地百分之九十瓜農對地產香瓜噴撒催甜劑,而催甜劑是國家明令禁止使用高毒性農藥,近期可能造成拉肚子、身體不適,對肝臟造成中毒,遠期致癌。而我省在瓜成熟期平均噴撒三次,毒性嚴重超標”,我很想反駁這個謠言,但是又無力反駁。增甜劑不可能是高毒性農藥的,甚絕對不可能的,它影響真的沒有那麼大。其實相對增甜劑,噴灑在香瓜、葡萄、草莓這些瓜果類作物上面的殺蟲和防病的藥劑殘留才是危害更大的。這個報道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卻誇大了增甜劑的作用,並且沒有得到確切的結論,造成恐慌,實在是不應該。不過規範農藥市場,打擊假藥,引導農民合理規範使用農藥和化肥,的確是非常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