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于香瓜增甜剂的报道,让人很无语

七年前,在哈尔滨一家水果批发市场, 我见到商贩们把一条条包着白色粉末的小纸卷放到青色的芒果中间,又用被子盖上,让这种“神奇”药促进芒果的成熟。当时我以为这是大新闻,一求证才知道,这种所谓的“药”叫做乙烯利,是合法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只要规范使用,对人体就无害。这次又冒出了所谓的香瓜“增甜剂”,报道只是有意或无意地“暗示”了香瓜的不安全,增甜剂的可怕。可这种“增甜剂”让香瓜变甜的原理是什么?里面到底有没有能导致香瓜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个别人吃香瓜拉肚子,难道真的是这种增甜剂导致的?(如果稍微百度一下就会明白,香瓜是性寒的水果,如果人的体质虚,肠胃就很难接受这种水果)。

央视关于香瓜增甜剂的报道,让人很无语

还有,怎么就不能大大方方地采访一下当地农民,多听一下瓜农的意见,只是采访一个农民?另外,要想检测一种物质的成分到底是什么,要联系到一些机构本来就很困难,有时还要涉及到检测费用,怎么就能依据没有机构愿意检测,就貌似有所指地暗示:当地在遮遮掩掩?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修正报道里的内容,指出 所谓的 增甜剂根本不是化工原料, 就是普通的叶面肥,原理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让香瓜变甜。可是,避开了这些很重要的问题,报道却发出去了,无论是什么原因,这篇报道的唯一结果就是:不懂农业常识的外行,利用无疑匹敌的舆论,给公众造成了误解,让农民遭受了无辜的损失。

央视关于香瓜增甜剂的报道,让人很无语

下面的这些文字,来自于 “知乎” 上的 “老沉”,希望你能理解他的无奈:

这个央视报道我看了,说实话,做为农业工作者,看这个报道有种说不出的无助感。使用增甜剂是实情,现在瓜果种植都会适当使用叶面肥提高瓜果的品质和产量。现在是两个问题:第一,增甜剂成分是什么?报道中并没有说出主要成分,只是把群众的猜想放到报道中,这就很不负责。就我的理解,成分是叶面肥(钾肥)和植物激素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可以增加香瓜的甜度。不太可能用化工原料(也可能我不知道),因为化工原料如果增甜应该是放到果实当中,而不是叶面喷施,叶面使用只能是叶面肥或者植物激素。第二,对人体是否有伤害?个人理解,问题不大的,真不大。叶面肥肯定没问题,那是肥料。植物激素也只对植物有影响,对动物体的影响非常有限。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报道夸大了增甜剂的负面作用,造成谣言四起,今天晚上我还看到微信群里有这样一个谣言“昨天十七时,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黑龙江省兰西、呼兰、双城等地百分之九十瓜农对地产香瓜喷撒催甜剂,而催甜剂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高毒性农药,近期可能造成拉肚子、身体不适,对肝脏造成中毒,远期致癌。而我省在瓜成熟期平均喷撒三次,毒性严重超标”,我很想反驳这个谣言,但是又无力反驳。增甜剂不可能是高毒性农药的,甚绝对不可能的,它影响真的没有那么大。其实相对增甜剂,喷洒在香瓜、葡萄、草莓这些瓜果类作物上面的杀虫和防病的药剂残留才是危害更大的。这个报道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却夸大了增甜剂的作用,并且没有得到确切的结论,造成恐慌,实在是不应该。不过规范农药市场,打击假药,引导农民合理规范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确是非常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