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原生態的一座古鎮,既不是周莊也不是西塘,而是在貴州

中國最原生態的一座古鎮,既不是周莊也不是西塘,而是在貴州

到底什麼樣的古鎮才叫作真正的古鎮?是夜色燈火的周莊,是浪漫古韻的西塘,又或者是人潮湧動的婺源?可今天越是盛名在外的古鎮,人們往往找不到古鎮該有的感覺,反而那些落在群山角落裡的小鎮,因尚未得到旅遊開發,仍然保留著原生態的古鎮。【攝影:胡東進|來源:去驢行】

中國最原生態的一座古鎮,既不是周莊也不是西塘,而是在貴州

大同古鎮位於貴州遵義,建於明末、清初,是一個昔日繁榮如今衰敗的碼頭。想當初大同憑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繁極一時的貨物運輸口,古鎮的商業也因此發展起來,鎮子裡的家家戶戶都做起了生意,盛極一時。

中國最原生態的一座古鎮,既不是周莊也不是西塘,而是在貴州

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大同已經不復曾經的繁華喧鬧,卻留下了最淳樸、沉靜的本色。由於鮮少人知,只有少部分遊客踏足此地,使得該古鎮愈發地安逸。

中國最原生態的一座古鎮,既不是周莊也不是西塘,而是在貴州

古鎮的景色與其說美,不如說任何事物展現在眼前的一種靜態美。古鎮房子基本為木質結構,由於沒有商業投入,當地也並沒有多餘的資金用以大規模修葺,所以給人一種很破敗的感覺,部分房子有的已經歪斜不堪。

中國最原生態的一座古鎮,既不是周莊也不是西塘,而是在貴州

小路也是很有年代感,就像“羊腸小道”,而且青苔已經佈滿木板和道路兩邊,人走在木板上面都會有“鐺鐺”聲。不過大多數道路都是紅瓦石,雖然年代久遠,但仍然堅固可行。道路幽深,行人卻寥寥無幾。行人踩踏木板的吱呀聲,反襯得這裡格外幽靜。

中國最原生態的一座古鎮,既不是周莊也不是西塘,而是在貴州

道路兩邊的高石充當了糧食的晾曬地,每到豐收時節,鎮民們都會用簸箕裝上玉米,放到上面晾曬。獨自走在石板路上,看著石階和房屋,隨便一個角度,都能拍出一幅靜美的圖畫。

中國最原生態的一座古鎮,既不是周莊也不是西塘,而是在貴州

清晨是打探小鎮最好的時光,天還沒完全亮起,早起的村民便沿著石板路下地幹活,女人家或在家中做飯,又或者拿起針線活拉拉家常,說到高興處彼此都拍著手笑起來。

中國最原生態的一座古鎮,既不是周莊也不是西塘,而是在貴州

何謂古鎮?這是我們過去幾年一直在深思的一個問題。有人說今天的古鎮都太過急功近利,先是把古鎮原住民搬離,然後恨不得翻修一番,把不管合適還是不合適的商業化都引進來,再努力去評級。

中國最原生態的一座古鎮,既不是周莊也不是西塘,而是在貴州

很顯然,這些都是在過度消費古鎮的文化色彩,並給遊客帶來消極印象。真正的古鎮是什麼?在我們看來,除了基本的物質需求,古鎮更多承載著遊客的精神需求。如何打造原生態的古鎮,並保護其完整性,其實是值得很多管理者深思,並傾聽遊客的內心需求。

中國最原生態的一座古鎮,既不是周莊也不是西塘,而是在貴州

攝影師胡東進(網名:樂山人)。四川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就職於四川省樂山師範學院。現已聯合去驢行,專注樂山等四川地區民間旅遊文化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