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嗎?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HaibinJin


魯迅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相信大家對於他都不會覺得陌生,從小學起,

大家便開始認識魯迅先生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他看到的是千瘡百孔的舊中國,百姓的愚昧無知使他明白醫生可以醫治人們的身體,但精神上的墮落卻無能為力。


他希望用文字去拯救更多的人,他是一位“棄醫從文”的民主戰士,他的一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從少年閏土到祥林嫂,再到孔乙己、阿Q等等,無一不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併發人深省。


作為一名文學戰士,“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確是出自魯迅先生之口,收錄在《魯迅論語文改革》書中。中國是古文明國家之一,文化積澱相當深厚,猛然看到這句話,或許你會想,魯迅先生是瘋了嗎,難道要丟棄我國幾千年的文明?


當然不是,且事實上,魯迅先生所說的“文字”並不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文字,而是從前的繁體字。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文字有簡體與繁體之分,我國大陸地區自新中國成立後就已經不再使用繁體字了,而是使用簡體文字,也就是現代人使用的文字。


那麼何為繁體字呢?我們來看看讓他深惡痛絕的繁體字長什麼樣子,歸、變、驕、漢,怎麼樣,這幾個繁體字你認識嗎?生僻字嗎,不,其實它們分別是歸、變、驕、漢,是小學生都認識的字。


中國字是方塊字,剛學習寫字時用的是米字格,但如果要一個5、6歲的孩子將這些繁體字一筆一畫地裝進其中,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在寫字上面。或許你會說,古人還是用毛筆呢,那不是更難嗎?但我們知道中國文字在歷史的長河中是歷經無數的演變而來的,演變的意義在於社會文明的進步,更方便百姓的生活。


魯迅先生小的時候學習文字時深受繁體之害,他希望更多的孩子不會再受這不必要的文字之苦,於是發出這樣的呼告。


決勝網


魯迅先生確實說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句話來源於他和救亡情報的訪談人員的談話內容中,後來這段談話被收錄進《魯迅論語文改革》一書中。

原文的開篇就是這八個字,根據魯迅先生的說法,由於中國漢字太過艱深,使得大多數的普通老百姓和先進的文化隔離開來,並表示如果這種文字一直存在,中國人絕對不會聰明起來,也不能理解民族的危機和自身遭受的苦難。他本身是受舊式教育出身的,也深感舊式教育所帶來的痛苦,因此主張用新文字來替代舊有的漢字。

魯迅先生也多次在文章中提到這一問題,並指出了漢字的各種弊病,表示漢字雖然是祖先傳下來的寶貝,需要我們繼承和保護,但是我們更是祖先傳下來的寶貝,為漢字而犧牲人是不明智的的選擇。他更指出,方塊字是愚民政策的工具,也是中國廣大勞苦百姓身上的一種隱疾,病菌都潛伏在其中,如果不祛除的話,一旦爆發,只會自取滅亡。

然而,縱觀魯迅先生的一生,雖然主張消滅漢字,實現漢字拉丁化,普及普通大眾的文化水平,以開民智。

他的一生卻以文為生,用漢字作為戰鬥的投槍和匕首,和文字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幼時在三味書屋讀書時,所學所讀的皆是舊式的漢字,留學日本師從章太炎時學的也是文字學,後來在北京政府教育部掛職時,還經常去琉璃廠購買碑帖來研究漢字的結構和筆畫。

魯迅先生提出這一說法時,正值新文化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期,當時的激進之士一方面全力鼓吹西方的科學文化,另一方面也開始全盤否定傳統文化,而作為承載文化的漢字,自然首當其衝。首先提出這一說法的是章太炎的學生錢玄同,他認為要廢除傳統的孔家學問,就必須先廢除漢字,而要驅除普通民眾的幼稚和野蠻思想,就不得不先廢除漢字。陳獨秀、劉半農、瞿秋白等人也相繼提出廢除漢字的主張。

當時的中國飽經列強的欺凌,正處於風雨飄搖的時期,而以魯迅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為了救亡圖存,主張以表音和結構都相對更為簡單的拉丁文來取代傳統漢字。當時的中國文盲數量居多,古代漢字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為歷代王朝及上層階級統治人民所使用。加上古代漢字結構和書寫複雜,為了能夠讓廣大中國人更加便捷快速地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改變中國落後貧困的局面,魯迅等人提出了廢除方塊字的想法。


這一主張在現在看來未免太過激進,事實也證明,方塊字並不是阻礙中國人學習先進文化的主要因素。


煮酒君談史


1934年12月,《關於新文字》:方塊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
《漢字和拉丁化》:不錯,漢字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但我們的祖先,比漢字還要古,所以我們更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為漢字而犧牲我們,還是為我們而犧牲漢字呢?這是隻要還沒有喪心病狂的人,都能夠馬上回答的。

好吧,這應該就是得出題目中所謂“漢字不死,中國必亡”的魯迅先生言論的出處了,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漢字不死,中國必亡”這句話,魯迅先生並沒有說過,這只是黑魯迅的人的一種人為杜撰;其次,評價一句話首先要將這句話放到當時的語境中,才有意義,否則沒有任何意義。


那麼,我們就回到魯迅先生有上述關於漢字弊端論言論的語境中,那是一個不堪回首的時代,上世紀三十年代,日寇已經佔領了我國東北區域並已經挺近華北,大半個中國都落入了日寇的魔爪中,全國抗日救國行動風起雲湧,而那時我們的國民卻有大半完全處於文盲之中,看到如此情景,魯迅先生痛心疾首,說出上述言論。

不得不承認,漢字相較於其他語言難學,即便是認真去學,仍會有難度,更何況在那特殊的歷史時期導致了大半的國人壓根就沒有機會走進學堂去學習,更不用說學好漢字。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魯迅先生痛心疾首,恨不能有一種一學就會的文字,好讓全體國民在短時間之內掌握,從而告別愚昧,走向繁盛。



很多年以後,當日寇被趕出中國,當新中國成立,漢字開始重新爆發出其強大的生命力與新引力,如今全世界都有學中國字,學中國話的趨勢,只能說我們強大了,漢字才強大了。

說明:本文原創老麥,首發今日頭條,圖片來自網絡,如需轉載請聯繫老麥。敬請關注:老麥說說,與老麥一起去探尋那些未知的人和事。


老麥說說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句話出自魯迅先生“與[救亡情報]訪員談話”中,被收入《魯迅論語文改革》一書。原文開篇便是這八個字,魯迅先生繼續解釋說“因為漢字的艱深,使全中國大多數的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中國的人民,絕不會聰明起來,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壓榨,理解整個民族的危機。”他還表示自己也是飽受漢字之苦的“受害者”,比如讓學生把“薑(即姜)”、“鸞(即鸞)”不偏不倚地寫進方格里,至少要花一年的功夫來訓練,這不是瞎折騰嗎?

在新文化運動中,魯迅不止一次地提及漢字的弊病,比如他在《漢字和拉丁化》中寫道:“不錯,漢字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但我們的祖先,比漢字還要古,所以我們更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為漢字而犧牲我們,還是為我們而犧牲漢字呢?這是隻要還沒有喪心病狂的人,都能夠馬上回答的。”在《關於新文字》中寫道:“方塊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

在那個激進的年代,激進的魯迅先生為了救亡圖存,提高全中國人的文化水平,他認為最簡便的方法莫過於在全國去除繁瑣的方塊字,使用表音且結構簡單的拉丁文。廢除漢字只是他提出的眾多解救中國的方案之一,而這個方案,在今天看起來是不可理喻的,因為事實已經向我們證明,漢字生生不息,而且每個中國人都以方塊字為驕傲。

與魯迅提出廢除漢字的同時,方塊字的簡化工作也已經展開,新中國成立之後推廣的簡化字已經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同時也證明了方塊字不但不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結核”,反而是醫治文盲“結核”的良藥。

中國文字歷經數千年演變,成為我們所熟知的樣子,任何試圖開歷史倒車的人都是徒勞的。


國史通論


魯迅還真說過這句話,只不過如果單挑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8個字,有點斷章取義,原文是——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因為漢字的艱深,使全中國大多數的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中國的人民,絕不會聰明起來,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壓榨,理解整個民族的危機。我是自身受漢字苦痛很深的一個人,因此我堅決主張,以新文字來替代這種障礙大眾進步的漢字。譬如說一個小孩子要寫一個生薑的[薑]字或一個[鸞]字到方格子裡面去,能夠不偏不歪,不寫出格子外面去,也得要化一年功夫,你想漢字麻煩不麻煩?

原文是繁體字,轉換成簡體字有些地方似乎有點違和,不過大體意思還是能理解。

其實魯迅先生的意思就是摒棄“繁體字、八股文”,推行平民化實用的“簡體字、白話文”。

但是這段話中魯迅認為,古人傳下來的“把字工工整整的寫進方塊中”是一種壓榨,四四方方的方塊彷彿是一座紙上的監獄一般,禁錮了人們自由的靈魂。

僅僅學這個“方塊字”就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功夫,魯迅覺得沒有必要,引申來看,甚至覺得橫平豎直也算對文化的一種禁錮,不如“無規矩裸奔”,隨意寫出來,大家能看得懂,就足矣。

開始說僅8個字,有點斷章取義,看完前後文,似乎仍然覺得魯迅先生的這個思想“矯枉太過正”,真的有點不可苟同

如果非要在這份觀點前強加一個理解的話,那麼只能說那是一個崇尚自由、衝破舊思想到某種極端境界的時代,似乎一切違揹人類本身意志的習俗抑或是文化,都是糟粕,應該摒除,學習西方的自由主義。

有過留學經歷,似乎將中國近代的落後刻意的附加到任何中國傳統文化和封建習俗上,因此有這種言論是可以理解的吧(強行理解)。

從這個觀點引申來看,似乎使用筷子也是一種束縛呢,小孩子學習使用筷子都要學好久,不如一開始直接下手抓,天生就會,不需學習,把這功夫用來學習其他豈不是妙哉。

記得世紀初做過一份投票調查,大意是“誰是最偉大的作家”,魯迅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這一點深表贊同,畢竟在那個年代,太需要魯迅精神了,個人對魯迅先生也非常敬服。

但時代與時代的思想是不同的,用現在的思想去衡量那個時代文人的思想,也難免有緣木求魚的感覺。


小屏窺人生


魯迅先生在他的“關於新文字”一文中表示:“方塊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勞苦大眾沒有學習和學會的可能,就是有錢有勢的特權階級,費時一二十年,終於學不會的也多得很......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

我們知道,漢字對中華文明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語文老師也一再告誡我們,漢字是世界上最優美最古老的文字,那麼為什麼自稱靠文字吃飯的魯迅先生對漢字如此厭惡,乃至要除之而後快呢。其實,現在看來,這話並非正確,畢竟,我們沒有廢除漢字,也仍然活的好好的。然而,事情皆有兩面性,如果據此就認定魯迅先生的話是偏激之言,應該予以徹底否定,也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如果脫離了具體的時代背景,結論往往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魯迅先生生活的年代,是中國打開國門不久,知識分子急於向世界上先進的文明學習,以改變自己國家貧窮落後面貌的時代。那個時代,中國幾乎在所有的領域都落後於歐洲文明,自然,語言文字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也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了。試想,整個明清時代,中國的發展幾乎是停滯的。無論是科學,技術,哲學,政治,藝術等領域,鮮有大的改變,而作為文明的承載體,文字,自然也發展極為緩慢。當中國的國門洞開,開風氣之先的中國知識分子想把西方近幾百年的文明發展成果引入中國時,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障礙,那就是漢字根本無法滿足這一要求,西方語言裡已經成體系的現代詞彙根本無法在古老的漢語中找到對應的語彙。更嚴重的是,面對海量的現代詞彙,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構詞法遊刃有餘,而以漢字為基礎的構詞法,由於常用字有限,因而導致左支右絀,難以應付,最後不得不大量直接使用外來詞。這種現象到現在為止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由於漢字是一門古老的文字,這當然有其可貴之處。比如,我們現在依然可以讀得懂古老的典籍與碑文,這對保持文化傳承彌足珍貴。但是另一方面,正因為其古老,而且在近代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因此,在講究精確性與準確性的現代社會,其缺點也充分暴露了。比如,由於造字法的先天不足,漢字裡同音,同義,假借等現象極為普遍,再加上漢語語法沒有時態,所有格等的區分,導致了用漢字寫成的句子極其容易出現歧義。一定程度上對文化的發展與傳播帶來負面影響。


綜合以上因素,魯迅先生當年對漢字的極端評價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今天的中國已經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漢字同樣功不可沒。因為從魯迅先生那一輩人開始,人們對於漢字的缺點和不足就進行不斷的修改和補充。比如在漢語裡大量借鑑日語詞彙,“幹部”,“文化”,“經濟”,“政治”,“邏輯”等我們須臾不可或缺的詞彙就來自於日語。而對漢字最重大的一次完善,應該是周有光先生主導的“漢語拼音拉丁化”,通過這次改革,漢字可以與拉丁字母建立了直接的聯繫。大大方面了漢字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大概連周有光先生都沒料到,漢語拼音的拉丁化,使古老的漢字通過拼音幾乎無障礙地輸入互聯網,為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奠定了基礎。


探索新世界2018


首先魯迅說過這句話,但我不認為魯迅所說的“漢字”是我們現在的中國字,魯迅所說的“漢字”是指“文言文”。辯證的來看,魯迅是提倡白話文的,也帶頭寫了中國近代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如果魯迅所說的“漢字”就是指“中國字”的話,這不矛盾嗎,魯迅的《狂人日記》又沒有用英語、法語、俄語等外國語言去寫,所以魯迅所指的“漢字”是指當時的白話文。

其次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去看魯迅說的這句話,當時正是中國“新文化運動”興起的一個時期,新文化運動為什麼會興起,簡單來說先是被外國人打醒了,然後看到外國的文化原來這麼通俗易懂,而我們的文言文受八股文的影響,全是“之乎者也”,不光枯燥乏味還不利於傳播,所以開始提倡白話文

當然,我現在也很喜歡讀古代文言文的書籍,我也不贊同把文言文全部摒棄,但請大家明白,這只是現在的我的看法,這只是現在的我基於當今社會環境的看法,如果將我換到當時那個歷史情境,為了中國社會的進步,我也會去提倡白話文。

最後,我希望在科技這麼發達、發表言論這麼方便的今天,每個人再去評價人或事的時候,一定要走進去再去評價,最起碼瞭解當事人的社會生活環境,最起碼瞭解完事情的始末,切忌用第一眼的主觀意識發表看法,否則的話,我們就成了腦殘的噴子。


弘傳定瓷


據考證這句話最先是由章太炎的學生錢玄同首先提出來的,但是魯迅在某種程度上竟然也支持這個觀點。

他在《關於新文字》一文中表示:“方塊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

咋一聽實在很令人震驚,我們從小到大就受到教育說漢字是最優美的文字,是中華民族的隗寶。而向來被譽為愛國作家的魯迅竟然會如此批評漢字,甚至想要將其廢除。

其實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這句話的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當時的中國非但內憂外患,民眾的受教育水平更是不行,大部分的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現在我們的漢字其實已經簡化了不少了,但是在當時連漢語拼音都還沒有發明出來,一直到建國後1956年2月20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才發表了《漢語拼音方案》。

西方人只有26個拉丁字母,而漢語卻有著數千個方塊字。

對於拉丁字母的文字來說,只要會說話,認識26個字母,就可以閱讀。而漢字的掃盲太難了,非得幾年讀寫苦功夫不行,對於勞苦大眾來說更是幾乎不可能的事。而國民沒有文化,國家就不可能強大起來,因此魯迅才會憤而發出“方塊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這樣的偏激觀點。

不僅僅是老百姓學不會,漢字也給信息傳遞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事實上一直到上個世紀末漢字輸入法都是一大難題,更別提在那個年代了。對於使用拉丁字母的國家來說,利用打字機的鍵盤上的26個字母,就能方便快捷地打出任何想要的文字。而漢字的打字機呢,放張圖給你們感受一下。

這是林語堂先生構想的中文打字機的鍵盤圖,光看著就能夠想象打字有多少麻煩。西方國家打一篇文章只要半小時,而使用漢字卻要花上幾倍的時間。本來人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拿來做別的科研,卻要浪費無數的時間在打字上。這當然讓當時的有識之士感到痛心。

只能說當時的中國真的太落後了,所以才會產生這種把鍋甩給漢字的偏激想法吧!


繹小清


知行合一

玩世不恭的朱厚照把儒學巨匠楊廷和氣成了神經病,明君朱佑樘沒有想到自己英明一世卻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兒子朱厚照,內閣首輔大臣楊廷和聯合文官集團試圖滅了皇帝身邊宦官集團,可是沒能如意目不識丁的閹人笑到了最後,楊廷和被迫告老還鄉了。

朱厚照這樣玩下去,寧王抓住了機會賄賂了皇帝身邊的八虎和文官集團厲兵秣馬準備造反,如果朝廷沒有賢臣猛將,寧王在唐伯虎的輔佐下學著燕王朱棣樣子再次政變也猶未可知。可是寧王運氣太背了,碰到了後世五百年內第一聖人王陽明,這位仁兄將儒家思想與陰陽家的術術結合起來,創立心的哲學體系,注重踐行理論,憑藉手頭上空頭雞毛令箭和八百草頭軍抵擋住了寧王15萬兵馬,為朝廷調兵遣將贏得了時間,成就了一代聖人王陽明。

往事過千年,魏武揮鞭,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中國的文化傳承在方塊字的表裡之間,一筆一劃都是別有洞天,讓世界可以回味千年,可是複雜的結構和枯澀的語法讓同文館的翻譯們很難詞可達意,所以洋人也是盲人摸象看著想象,好在沒有出太大差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神秘主義的哲學講究格物致知,這種程朱理學進化而來的道理經王陽明演繹後變成了相對論的邏輯起源,你看到是否是你看到的,萬事萬物是不是無限可分的,我們對於事物認知需要來自於我們的內心,這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魯迅從本草綱目和千金方及傷寒雜病論中走出來,發現治好一個人很容易,卻治理不好一個民族和國家,在吃人的封建禮教下,每個人都是狂人想著要吃人,大染缸裡泡著阿Q和孔乙己,他們執念於死字有幾種寫法,每種寫法背後有什麼說法,中華文明的精華放佛就在著一勾一劃,浪費時間來奇技淫巧產生不了飛機大炮,作為醫生治重疾需要下猛藥動手術刀,於是漢字不死,中國必亡。



幹不了

胡適在北大的校園裡看著魯迅的夢魘,感慨這位中國的雨果真是刀刀見血封喉,新文化運動與守舊派正在進行論戰,首當其衝也在於文字與語言的更新,胡適在思考如何做好這個演講。演講對於大學教授來說是手到擒來的事情,那個時代沒有電腦和手機,一切都要靠博聞強識,胡適講到白話文的好處的時候,有學生提問說古文也挺簡單意駭如:子所不欲,勿施於人。胡適用白話來概括,只有三個字:幹不了!獲得了無數的掌聲和認可。諸如此類的辯論還有很多,自從倉頡造字到秦始皇統一天下書同文,進化文字千年到現在為止,士農工商井然有序,改革文字就是革除傳統和人心。沒有對天朝上國的意淫,大家務實學習西方提高自己能力保家衛國。



一彈戲牡丹 一揮萬重山

一橫長城長 一豎字鏗鏘

一畫碟成雙 一撇鵲橋上

一勾遊江南 一點茉莉香 灑

下床前明月光 上下千年一夢長

古今如一龍鳳凰 黑眼黑髮真善良

宮商角徵羽 琴棋書畫唱

孔雀東南飛 織女會牛郎

深愛這土地 絲路到敦煌

先人是炎黃 子孫血一樣

一彈戲牡丹 一揮萬重山

一橫長城長 一豎字鏗鏘

一畫碟成雙 一撇鵲橋上

一勾遊江南 一點茉莉香

灑下床前明月光 上下千年一夢長

古今如一龍鳳凰 黑眼黑髮真善良

宮商角徵羽 琴棋書畫唱

孔雀東南飛 織女會牛郎

深愛這土地 絲路到敦煌

先人是炎黃 子孫血一樣

讀懂千年金鉤銀畫樣

習慣了故鄉白米麵或湯

一杯清茶道漢唐 妙筆丹青畫平安

宮商角徵羽 琴棋書畫唱

孔雀東南飛 織女會牛郎

深愛這土地 絲路到敦煌

先人是炎黃 子孫血一樣


唐俊龍55398571


沒有了漢字的中國,還能叫中國嗎?存疑。

先生所言也只是對時痺激憤痛苦的無奈之語,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不拿漢字說事,又能說什麼呢?因此,先生之此言在當代是做不得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