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老司机”,37年安全行驶6000趟,连起来绕地球45圈

2018年8月22日10时03分,经历一晚的狂风暴雨,封锁线路,列车原地待令等艰难前行后K205次晚点83分钟安全抵达成都站,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机务段司机胥长清长舒一口气,习惯性地再次露出轻松而自然的笑容,完全看不出他在车上高强度工作接近8个小时的倦怠和疲惫。早已记不清这是他第多少次将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后挂在脸上“得意”的笑容,更不记得这已是他历经严寒酷暑却高度集中精力熬过的第多少个通宵。

这才是“老司机”,37年安全行驶6000趟,连起来绕地球45圈

今日,是他一生中有一个重要的日子,这是他安全行车的第6000趟。安全行车达6000趟,是每个月值乘20趟,连续37个春夏秋冬工作量的总和,是每4天一个来回驾驶火车“长龙”穿梭于崇山峻岭间9125个日日夜夜辛劳付出的记忆,实现了成昆线、阳安线及襄渝线上超过530万人次的安全位移,总行驶长度达18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约45圈。

这才是“老司机”,37年安全行驶6000趟,连起来绕地球45圈

他是生活中追求梦想的“永行者”,是工作中永保安全的“常青树”。

坎坷人生路,感恩铁路情

如果说命运以“苦难”的钥匙打开了胥长清人生之门,那么他便以“不认命”的姿态去激情拥抱坎坷的青春岁月。

胥长清的老家在四川绵阳,那里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没有险峻的高山,更没有恶劣的自然环境。可是,年仅12岁的他便经历了母亲不幸离世、丧失母爱的遭遇。他只能背井离乡跟随父亲来到偏远的西昌工作地。父亲是一名铁路线路维护职工,每天早出晚归,甚至很多时候夜班一上便是一个通宵。年纪尚小的胥长清,似乎很快习惯了白天依偎在延绵的铁路边平静的等待,漫长黑夜独自守候在职工宿舍期待父亲的归来。生活在铁道边,每天看着“巨龙”穿越群山,听着悠长的汽笛声,在日复一日的岁月中成长的胥长清渐渐地爱上了火车,并立志要成为一名光荣的火车司机,与父亲一同守护千里成昆。

然而,天违人愿,年仅16岁的胥长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敬重的父亲也撒手人寰。接连失去亲人的痛,让他童心褪尽,在本该享受父母疼爱的年纪不得不独自承受生活的洗礼。巨大的打击让刚刚高中毕业的胥长清不得不放弃求学路,开始为自己的生计日夜奔波。当时,高中毕业要找工作得在家待业一年,胥长清在这一年里找了一份换钢轨道岔的临时工作,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他比成年人付出了更多的艰辛。

“那段为了生计吃尽苦头的迷茫日子,让我懂得了岗位的意义,使我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火车司机这个岗位。”胥长清说。1982年6月,一则铁路招工信息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坚定地抓住了这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当时铁路各系统都在招人,机务系统很难考,录取率极低。但是我没有一点犹豫,第一个去报名,我的准考证编号还是1号。我喜欢火车,就是想当一名火车司机。”最后,胥长清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考试。尽管时间已经过去37年,每当胥长清回忆起那一幕,他总是充满自豪。

经过之后几年的努力,胥长清于1989年通过机车乘务员提职考试,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火车司机。在今后的岁月里,当他在安全行车上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面对无数惊讶与赞叹时,他只是说:“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年少时为生活奔波那种无助的情形至今难忘。铁路给了我吃饱饭、穿暖衣的机会,以及真正有意义的人生。要说安全法门,有什么能强过想要回报再生父母的赤子之心呢?”

强攻业务关,追逐成昆梦

成昆铁路被称为中国地质博物馆,它横跨大渡河,穿越大凉山、金沙江,南下云贵高原,沿线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势陡峭且地质情况复杂、灾害严重,常年面临滑坡、泥石流、大雨洪水的侵害,是我国现有铁路中最为艰险的线路,也是机车操纵难度极大的线路,仅成都到攀枝花一段,机车信号开关转换就多达15次,行车安全面临的巨大考验。

正是在这样的一条铁路上,胥长清不断刷新着安全行车趟数,创造着安全行车的奇迹,这归功于他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源于他时刻不忘身后成百上千旅客的生命安危,时刻紧绷心中安全行车那根弦。

“不管和谁搭班,他都是来得最早的一个。”客机所派班室出勤调度员谢勇对这位经常早到的“积极分子”印象极为深刻。从出勤前的准备工作的井然有序,到打卡时的“亲自监督”,从揭示核对时的一条不漏,到试验机车时的一丝不苟,胥长清的“较真劲儿”是出了名的。

2013年,胥长清和一名同事值乘T8865次,由于打印机故障,运行揭示有些不清楚。对这个原本已经载入行车速度控制装置,可以通过口头传达交接数据的小问题,他却一定要坚持原则:“我们值乘的是客运列车,只要车一动就就关系到数千旅客的生命安全,运行揭示是我们行车的重要保障,万一行车设备临时故障造成列车不控,恐形成潜在安全威胁,不能模糊不清。”最后,调度员拗不过他只得用手写的方式填写了运行揭示不清楚的地方,并加盖了签章。

“老胥工作兢兢业业,技能娴熟,业务上追求极致,有几次我给他设置的机车假设故障都被他轻易识破了!”提起胥长清,成都机务段成都运用车间成昆车队书记尹成竖起了大拇指。

和胥长清共事多年的电力机车司机樊波对胥长清再熟悉不过了:“老胥工作踏实,任劳任怨,他钻研业务的劲头更让我们吃惊。他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来学习业务,工作中爱琢磨、善总结,技术业务水平提高很快。”为了操纵好机车,胥长清经常和同事探讨,或向老师傅请教,还打听到西昌机务段原机车乘务员侯昭应针对普雄到白石岩这一最困难的路段总结出来的“侯氏闸谱”,将别人的“独门秘笈”变成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成昆线是典型的山区铁路,曲线多、半径小。从公兴到花龙门区段线路呈锅底状,公兴出站是下坡,花龙门进站是上坡,在这个区段行车极难操纵,出站速度不能过高,要让机车平稳过去,这样才不会造成前拉后拥的现象。”说起操纵机车的心得,胥长清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在他值乘的700多公里成昆铁路上,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已深深地刻画在他的脑海中。

胥长清对行车安全视如千钧,也因他在自己心中许下一个信念。正如他所言:“丧亲的伤痛无法抹去,我无法让父母活过来,但是我可以尽我所能保障其他家庭共享天伦,每一趟车都是上千个鲜活的生命,既然我只会开车,那在旅客列车上,我决不让惨剧发生。”

高度责任感,倾心保安全

“安全就是我们的使命,只要身在工作岗位,就一刻也不能松懈,只有到退休那天最后一趟平安归来,我才敢拍胸脯说履行完了光荣的职责。”他简单的一句话语,却蕴含的是无数个日日夜夜连续十多个小时坚守在不足4平米的司机室高强度付出。

2012年7月,成昆线下着大雨,执乘T8865次旅客列车的胥长清按规定将列车降速至45km/h以下。在运行至铁西至下普雄之间时,胥长清突然发现运行前方100米左右处一棵大树倒在线路上,并已侵界,严重威胁行车安全,他果断采取紧急制动,列车停在距大树仅5米处。

2015年7月,胥长清担当攀枝花到成都K118次旅客列车牵引任务,列车正常运行至太和站至彭山站之间,机车突然发生“次边短路”无流无压,列车失去牵引力被迫停车。经过他正确的判断找到故障所在并及时处理,消除机车故障,维持运行并积极抢点,最终正点到达终点站成都,有效防止了一起机迫,有效的挽回一起列车晚点。

2016年12月,胥长清值班乘k145次旅客列车以60km/h的速度正常运行至红牌楼至石羊线路所区间,胥长清瞭望彻底发现前方100米左右处一人行人抢越铁路,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及时防止了一起路外伤亡事故。

在他担任机车乘务员的几十年里,胥长清已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防止过这样的意外了。不明所以的人都以为是他运气好,却不知道那是他练就的一身处理故障的过硬本领、一双明辨影响行车不安全因素的火眼金睛。他对出入库及挂头环节的每个信号、每副道岔的确认都极其认真,将“瞭望是生、停车是命、标准化作业是魂。”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瞭、鸣、降、听、停、报”等安全措施执行非常彻底,把机车质量隐患消灭在库内;运行中发生机车故障时他准确判断处理,防止了多起机破事故。

37年铁路生涯,胥长清跟随中国铁路一起成长,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不仅刷新了成都铁路局成立以来的最高机车乘务员百趟竞赛趟数,还始终保持了零责任行车事故、零路风事件、零投诉的“三零”好成绩。近年来,被路内外授予了“最美员工”、“百趟安全第一名”、“成都铁路局先进生产者”、“无私奉献贡献奖”、“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面对“百趟之最”的荣誉,他只是淡淡地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依然在工作岗位,每一趟的执乘依旧是对自己新的考验。直到我“0”事故值乘至退休离开岗位的最后一趟,才是我对铁路最自豪的感怀!”

坚守蜀道路,续写铁路情

2017年12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对列车运行图进行了大范围调整,对于胥长清来说“不幸”的是值乘担当区段发生了变化,让他离开了坚守二十几年的成昆线,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又一次“背井离乡”。可是,离开“家”一般的熟悉环境并未是他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得到丝毫消减,他来到另一条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打破蜀道难关隘的宝成铁路继续抒写自己的铁路情怀!

他担当的运行区段是成都至安康段,他们所值乘的几对车次中需要分别从成都站经宝成线至阳安线以及经达成线至襄渝线两条不同的运行线路到达安康站,这就使司机需要掌握的行车信息及操作要求得到数倍提高。对于其他司机均需要经过详细培训和现场跟车熟悉线路,但这些对于胥长清来说只需听车队管理人员讲明行车操作事项,他便可以“单刀赴会”,因为经历成昆线艰难环境中二十几年的洗礼与考验,他的经验太丰富。

改变的是值乘线路,从未变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永久不减的责任感。在阳安线上,他继续书写着对黄土高坡的热忱;在襄渝线上,他依旧抒发着对铁路的厚爱。

多年来,胥长清也数不清自己带了多少徒弟,讲过多少堂课,与多少人分享过自己的行车经验。而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是带动了更多人,他的名字在成都机务段几乎是家喻户晓,年轻人以他为学习榜样,同龄人以他为看齐目标。在不知不觉中,胥长清一直践行着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弘扬传承成昆精神的承诺。

“平凡却不平庸,一份执念,一份坚守,满腔热血为生命护航。“学习胥长清师傅30年如一日的坚持,学习他敬业爱岗的精神!”在成都机务段的微信公众平台上,知道胥长清的故事后,慕名前来留言的“粉丝”们至今络绎不绝。叹服于胥长清取得的成绩之外,他们更多是为他所诠释的“成昆精神”而感动。“胥师傅不仅仅是我们机务段的骄傲,也是全国铁路职工学习的榜样。”

疏离家“小爱”,专注车“大爱”

“她对于我的支持远远大于我对她的关心。”这是胥长清对妻子最忠实的评价!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因为这天胥长清要出乘,妻子彭勋凤一大早就到菜市场采购,做了一桌胥长清爱吃的饭菜,等他吃完后送他出门,陪她一直走到单位门口。

“这是我的原配,三十多年了,我们几乎没吵过架。”胥长清说到妻子彭勋凤时神情温柔而复杂,“她对于我的支持远远大于我对她的关心。”

妻子彭勋凤原是成都生活段攀枝花行车公寓的叫班员,夫妻俩一个在成都、一个在攀枝花,相聚只是胥长清值乘到攀枝花时短短的休息时间。

“老胥不懂什么浪漫,记忆中只有在谈恋爱时的情人节送给了我一束花,还把我给高兴坏了。”“当初选择嫁给一名火车司机,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除了照顾他吃好睡好外,就是要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这也算得上是家属保安全。”她毫无怨意的说。

由于胥长清工作原因,女儿胥梦缘一直跟着外婆长大,与父母聚少离多,幼年的她还为此哭闹着要“投诉”自己的父母。如今,长大成人的胥梦缘对这件童年“趣事”已然释怀:“我们家没有团聚,家里的事情,有时需要单位的急难办帮忙,因为爸爸为了让更多人回家,我为这样的爸爸感到骄傲。”23岁的她开始懂得父母的艰辛和工作岗位的意义。

“以后要嫁给我爸这样的男人。”开玩笑似的一句话,透露出的是女儿对父亲的敬与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