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的产业扶贫:公司+村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

白沙镇的产业扶贫:公司+村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

曾金凤

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后

便赶到北海建丰制衣有限公司上班

曾金凤今年40岁,是合浦县白沙镇三墩村的贫困户,她和丈夫都是这家制衣厂的工人,两人的月工资加起来近6000元。

在家门口上班,对曾金凤来说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很多年前,为了生活,她经常到深圳打工,无法照顾家庭。而近些年,她再也不用受背井离乡之苦,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近年来,白沙镇因地制宜,以党建为引领,以北海建丰制衣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探索“公司+村党(总)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参股合作、本金保底、每年固定10%分红”机制,辐射发展乡村(扶贫)制衣车间,大力发展制衣产业,走出了一条“贫困人口参与度高、企业发展动力强、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扶贫路子。曾金凤等1000多户贫困户以及当地许多农村劳务人员、留守妇女从中受益。

白沙镇的产业扶贫:公司+村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

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实现

在家门口就业。 黄娴 摄

“红色引擎”激活“归雁经济”

周建章是土生土长的白沙人,1992年开始到广东打工,很早便在广东纺织制衣行业闯出了一番天地。2010年,已是广东惠州一家制衣公司负责人的他回到白沙,打算尽己所能为家乡做点事。

周建章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惠州总公司的部分生产车间搬回白沙。“让父老乡亲不用出远门,在自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抱着这样的朴素想法,周建章很快把车间建起来了。

然而,返乡创业路并不好走。由于不熟悉相关法规及当地政策,他碰到了不少困难。2014年,在租赁土地上建起的厂房涉嫌违建,面临被拆除的困境。曾经雄心勃勃的他心灰意冷,无数次萌生退意。

周建章没有想到,正当他决定放弃时,获悉情况后的白沙镇党委政府领导第一时间找到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千方百计帮他解难题、化危机,最后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给他开通绿色通道,办好各种手续,在2015年成功注册分公司,并成立公司党支部。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2017年,镇党委政府向公司党支部派驻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帮他建起了扶贫产业基地,先后吸纳1000多户贫困户市县本级财政扶贫资金400多万元入股开展合作经营,实现了贫困户就业和投资增收的目标。

最令周建章感动的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乃学非常关心制衣厂的发展,2017年以来两次到访,鼓励他把制衣厂做大做强,惠及更多贫困户。为进一步扩大制衣厂规模,使其升级为有出口权的企业,合浦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企业发展用地等问题。今年5月,广西北海建丰制衣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从此,周建章要把在白沙车间生产的内衣出口至国外,无需再通过惠州总公司,在北海即可发货。

白沙镇的产业扶贫:公司+村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

“村企合作”建起“扶贫车间”

让周建章惊喜万分的这一连串事情,在白沙镇党委政府领导看来都是意料之中。白沙镇党委书记庞开龙告诉记者,白沙人口12万,人均耕地不足1亩,农业基本上是看天吃饭,工业又是短板。为了生计,超过3万人外出打工。

提问

白沙镇的产业扶贫:公司+村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白沙镇的产业扶贫:公司+村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

如何振兴白沙经济,让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

唯有大力发展产业

周建章想为家乡作贡献的“归雁”情结,与当地党委政府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扶贫产业发展的决心一拍即合,激发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北海建丰制衣有限公司很快发展成为合浦县首家最大的内衣生产出口基地,2017年缴纳税金150多万元,今年以来的订单额已达到6000万元。

为让更多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白沙镇采取“村(贫困户)入股联建、村提供土地、组织输送劳务,厂方提供建厂资金、技术”的村企合作模式,引领各村建设乡村(扶贫)制衣车间,形成区域性制衣产业链,实现了“贫困户就业和投资增收、村集体经济创收、公司发展”三重目标。

截至目前,已有7个村委建起乡村(扶贫)制衣车间,并投入使用。公司先后吸纳贫困人口120多人、留守妇女200人、农村劳务人员560人就业。工人平均月工资2500元,保底工资1500元,勤快的工人有时能拿到五六千元的月工资,入股的贫困户每年还有分红,入股联建的村委每年可获得集体经济创收。

“东港产业园+”打造产业集群

白沙镇的产业扶贫:公司+村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

产业扶贫犹如星火燎原,正在悄悄改变白沙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

“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得知情况后,都想回来了。”庞开龙自豪地表示,“我们将力争用两至三年时间,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扶贫制衣车间,把白沙镇打造成为制衣小镇,让村里的劳动力不出村就可进厂上班。”

周建章也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正在积极筹建1.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计划今年底建好,明年初投入使用。届时新增80条生产线,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来,合浦县及白沙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东港产业园这一平台,推动“东港产业园+”的产业模式,对标现有制衣产业,组织精准招商,打造制衣产业集群,深入推进乡村(扶贫)制衣车间建设,把制衣产业向农村延伸扩大。与此同时,着手在东港产业园内规划返乡创业园,发挥白沙深圳商会的平台作用,开展亲情招商,发动白沙籍老板返乡创业,不断壮大白沙的工业产业。目前,深圳一家大型港资企业已拟好投资计划书,准备近期前来考察,在东港产业园发展纺织业。

“我18岁到深圳打工。当时我父亲对我说,白沙太穷了,以后都别回来了。”周建章感慨地说,“父亲走了十多年了,如果他还在世,看到白沙现在的发展势头,该有多高兴啊!”

白沙镇的产业扶贫:公司+村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
白沙镇的产业扶贫:公司+村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白沙镇的产业扶贫:公司+村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
白沙镇的产业扶贫:公司+村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