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浙商(春季)論壇透露信息——浙商要用文化助推高質量經濟

2018浙商(春季)论坛透露信息——浙商要用文化助推高质量经济

在2018浙商(春季)論壇上,市場導報社在浙江藍立方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設立“《市場導報》新聞寫作培訓基地”。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探尋浙商創業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3月31日,一百餘名來自學界、政界、商界的精英齊聚2018浙商(春季)論壇,在山清水秀的富春江畔進行了一場以 “浙商文化與產業發展”為主題的思想盛宴。

浙商研究會成為浙商的精神家園

浙商,他們是久經沙場、沉著穩重的傳統企業家;他們是思維跳躍、充滿活力的新生代力量。2018年,他們抱團走進新時代,邁入新徵程。而浙商研究會這一“關注浙商、服務浙商、研究浙商、引導浙商”的大平臺,始終是廣大浙商的加油站和精神家園。

“自2004年成立至今,浙江省浙商研究會已走過14個春秋。”浙商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王嬰表示,在省社科聯等上級部門的指導和關心下,在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浙商研究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結合浙商智庫、風向標等定位,以學術立會、活動興會、服務壯會、品牌強會為方針積極開展工作。並堅持公益性、獨立性和開放性的辦會原則,步步為營、穩步發展,在為浙江經濟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研究會的品牌影響和凝聚力。

“2018年,浙商研究會將繼續堅持政治導向、規範導向和學術定位,以品牌活動促協會發展,推進學術活動,多出學術成果,整合社會資源,創新平臺建設。在組織建設上發揮示範作用,在學術研究上發揮引領作用,在社會服務上發揮標杆作用,在品牌創建上發揮榜樣作用,帶領浙商越挫越勇,一路向前,一路凱歌。”徐王嬰說。

會上,浙商研究會副會長、市場導報社長葉建華宣讀了浙商研究會2017年度先進會員名單。綠漫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丁猛等30位企業家獲貢獻獎,上海山川泵業有限公司等13家單位獲優秀單位稱號,精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文振偉等18位企業家獲優秀會員稱號,上海允帆食品有限公司等13家獲先進會員稱號,劉偉華等3人獲工作積極分子稱號。

會議同時舉行了揭牌儀式。浙江省浙商研究會授予浙江藍立方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浙商文創基地”稱號,市場導報社在浙江藍立方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設立 “《市場導報》新聞寫作培訓基地”。

張宗華:要做文化新浙商

去年浙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發展“八大萬億”產業的新口號,在原有“七大萬億”產業的基礎上,增加了文化產業。浙江文化產業飛速發展,已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面對新形勢,浙商們如何把握機遇,在文化新業態興起時搶佔先機,站上經濟發展的價值高地?

浙江巍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宗華用實踐給出了答案。他從製造業中轉型升級,投入巨資在杭州打造藍立方文化產業園。他告訴記者,他就是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騰籠換鳥,推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產業轉型升級,做一名“文化新浙商”,將藝術文化、景觀文化和科技文化結合在一起,努力將粗放型的實業轉變為科技集約型的產業,旨在將藍立方文化產業園打造成浙江文化產業的標杆。

浙商研究會會長鬍祖光認為,在推動《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今天,浙商要紮實推進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聚力打造全國文化內容生產先導區、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文化產業新興業態引領區,為建設“文化浙江”、實現“兩個高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浙江省社科聯社團處副處長黃獲認為,創新創業大潮推動著文化產業升級,浙商群體要發揚“六個精神”建設“文化浙江”,以積極的文化交流和思想交流,以強大的文化自信帶動經濟交流。

“過去一年,杭州市富陽區淥渚鎮的孝善文化傳承弘揚更廣泛,未來也將不斷挖掘和傳承優秀傳統孝善文化,進一步提升淥渚孝文化品牌的含金量,更有效地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杭州市富陽區淥渚鎮黨委書記洪金元說。

“文化對國家民族而言是血脈的傳承,不竭的源泉,對於企業來講是價值的引領、精神的紐帶,是重要的軟實力和競爭力。”中國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高級專家屠耕夫認為,浙商企業家有著獨特的內涵和強大的基因,浙商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撐。經過多年發展,浙商文化從“四千精神”逐步發展為“創業創新”、“擔當合作”、“支持奮鬥”等新內涵。因此,文化也是不斷髮掘、不斷創新的過程。“浙商文化是浙商的魂,是浙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浙江企業培養了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

從成立實業公司到跨界多條腿走路,在山東打拼幾十年的許增國烏鵲反哺,迴歸浙江創立了唐詩之路旅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我回天台參加當地政府組織的‘鄉賢迴歸項目對接會’,得到當地領導的大力支持。這三年,我將浙東唐詩之路打造成繼‘佛道文化、濟公文化、和合文化’之後,天台山的又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同時,我們以此切入點,開展了一系列的旅遊文化相關產業投資,實現‘文、商、旅’相結合的大產業。今年正計劃建設浙中唐詩之路公園,往後還想成立唐詩之路研究會,將文化和旅遊這些幸福產業做好,提升民族素質和個人素養,實現詩和遠方的發展夢想。”

吳曉波團隊八九靈公司副總裁朱永祥認為,要發展文化產業,首先要以強大內容為載體,吸引受眾做互動交流,同時確定內容的身份標籤,讓受眾尋找到身份認同感,最後關注內容衍生場景,創造共建、共享的平臺,創建和諧的價值觀,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

企業家圓桌對話

聚焦文化產業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BOSS智庫主題沙龍環節後,浙商研究會副會長、澎湃新聞社副社長鬍宏偉、浙江長三角汽車文化城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尚華、浙江鴻鼎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水芹、義烏市麥克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文彬、上海喬納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城生、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執行秘書長葉建民共聚舞臺切磋對話,掀起了一場頭腦風暴。

這些年,之江大地奏響了一曲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樂章。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浙江民營企業家正在努力把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實力,推動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

企業家代表、義烏市麥克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文彬認為,文化產業擁有巨大的發展前景。“如果經濟是國家的根,那麼文化就是國家的魂。歷史文化需要挖掘傳承,現實文化則影響著國人的價值觀。發展文化產業,不是要求企業家把文化的價值無限放大,而是應該引導我們的民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

浙江長三角汽車文化城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尚華表示,這些年,他創立了浙江長三角基地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建立起工業產業園,若要將項目做大做強,必須要有文化引領。“企業的文化理念影響著每一位員工,就算是發展工業產業園,也要配套電影院、文體活動室和紅色文化基地。不少企業家是靠文化建立企業,我們則是靠文化帶動企業發展。”

“十九大報告將‘文化產業’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強調中國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文化繁榮新生,這裡的‘文化’是個泛義詞。若要狹義來說,未來中國將迎來文化發展的黃金十年,十九大後文化金融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再加上‘互聯網+’的有力支撐,中國的文化會走入尋常百姓家。”上海喬納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城生表示,自己做書畫很多年,在文化產業中拼搏了很久。在他看來,無論是發展書畫、養老文化等產業,還是建立文化產業園,都能推動文化蓬勃發展,能切合當今中國的發展步調。

浙江鴻鼎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水芹稱,自己在堅守實業的同時,也在企業內部開展“人人拿毛筆、人人做詩歌”等活動,增強員工的文化積澱。此外,她還註冊了“中墨文化”商標,挖掘企業的文化價值。“打造充滿藝術氛圍和文化氣息的企業,能賦予我們堅強的軟實力,對企業管理和自身定位都有獨特意義。”

談到文化產業發展的社會效應與經濟效應的關係時,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執行秘書長葉建民表示,文化意味著除政治、經濟以外的,人類所有精神生活的總和,它需要時間的沉澱,也影響著每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文化和教育是兩回事,我更傾向於把文化定在狹義層面,必須由點線面發展而來,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指導意義。”

胡宏偉表示,如今很多浙江企業家都有了文化之心。而文化產業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它能在給予企業領悟力和競爭力、助動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推動人類的文明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