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連雲港之行

火熱的連雲港之行

昨天說到的文集,我把word版放在了微店裡,有興趣的可以掃下面的二維碼購買,售價1.99元。購買後,我會在微店後臺給您留下鏈接和密碼。

(雖然水平有待提高,但也是心血之作,所以請您尊重知識產權,不要傳播,謝謝支持!)

上週好熱!

在這樣的天氣裡,我帶兒子去了連雲港(當然,鑑於我的獨立帶娃水平屢遭父母大人質疑,又是出門在外,他們陪著同去)。收穫不少,和大家分享。

1

準備工作。

一、6月份就和連雲港的朋友溝通時間。讀研的校友(對對,我就愛交不同專業的朋友哇哇哇,嘚瑟!)留在南京,但是和我一樣,每年還會回孃家,所以藉機會朋友聚會,二代(我們的孩子)相識。

二、週末出發,週四回來,在外面為了減輕行李,沒帶筆記本,我提前編輯好一週的文章,按時發送。打出來就兩行字,做起來費不少勁兒!

三、買票、定住宿。

我們家的習慣一向是計劃性強,並且,拖老攜幼,所以,那種說走就走的旅行不適合。和同學溝通好時間之後,我安排好自己家的事情,提前買票(哈哈老公負責行動,我指揮),還要訂酒店。

2

大致行程。

因為天氣太熱,帶著老人和孩子,行程安排十分寬鬆。每天早出,午歸,晚上就近。

第一天:乘火車去,住宿,休息。

第二天:花果山。

第三天:漁灣。

第四天:機動(同學的父親開車帶我們兜風,看了連雲港的市容市貌,新開通的跨海大橋。最後讓孩子在海邊玩沙子。)

第五天:上午就近公園裡玩,下午乘火車回。

3

細節分享。

其實旅遊是一件很個性的事情,每個人、每家的習慣都不一樣。說說我的習慣。

一、住的比較好。因為我把酒店當成是旅遊的第一個“景點”,哈哈!並且安全性和衛生性更好。

二、住的位置要加以選擇,一般是市中心,交通方便,買生活用品、吃飯都更方便。也會結合想去的景點來選擇住處,儘量近一點。

三、由於這次天氣實在不適合出遊,所以我特地選擇的酒店,門口就是一個大型公園,實在不行去這裡也能玩上半天。事實上,最後半天我們就事帶孩子在這個公園裡玩的,並且兒子很high,很過癮!

這次住的酒店是:連雲港國信雲臺大酒店,掛牌五星,最重要的是,他們有家庭房,裡面很多適合小孩子的細節,這一點我們特別滿意。

列舉一下細節:

兒童專用洗漱用品、小拖鞋,洗髮水沐浴露護膚霜,都是強生的。兒童牙刷、牙膏、兒童用的一套毛巾、浴巾(當然我們沒用,自備了)。

房間內有兒童角,地毯可以當成棋盤,有一盒積木,一個兒童櫃,幾個毛絨玩具,一個可以播放音樂並且發光的大眼龜玩具,還有一本故事書。一張兒童用的小桌子,兩把小椅子。其實東西不值錢,但是孩子特別喜歡。(我拍的照片已經在週六發了,看到沒有?)

海洋風格(還有其他風格,不過我覺得更適合女孩,比如:Hellokitty風格的等),房間的牆壁、浴池,有很多海洋生物,兒子喜歡,我兒子還畫了下來。圖片如下。

行程安排。

我家的習慣,是圍繞孩子玩的開心不開心,所以儘管天氣那麼熱,根本不適合爬山,我們還是去了花果山,還買了金箍棒、猴臉面具,因為兒子特別喜歡西遊記的故事,喜歡孫悟空。

另外,那些當地出名的景點,我們並沒去,比如:海上雲臺、連島,太遠,而且也不是特別適合孩子,對孩子來說,就是玩玩水、玩玩沙,就開心了。

下午太熱,就在賓館裡遊游泳。最後一天,到公園裡找到小樹林、小池塘,撈撈魚。

回來後問兒子,玩得最高興的是哪些?他的回答是:

1.撈小魚(在賓館對面的“蒼梧綠園”裡,沒花一分錢,步行即到)。

2.餵動物(在新浦公園裡的動物園,堪稱是我們去過的動物園裡最袖珍的,面積很小,動物十來種,門票可不便宜,15元一人,1.2米以上孩子也要買全票)。

3.玩沙子、撈魚(在海邊,兜風完了,找的一處海灘,並不是成型的海濱浴場)。

4.玩水(在漁灣,滋水槍,玩得渾身溼透)。

以上排名分先後!

我問:花果山水簾洞呢?

答:也一般喜歡。全然忘了看到猴子、戴著猴面具、舞著金箍棒的興奮了。也忘了自己反覆回憶“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的詩句了(這句子凱叔講西遊記裡有,所以他記得)。

看,孩子的興趣、喜好,並不是和大人想的一樣。你以為花了錢、去了經典的地方,他並不一定喜歡。所以大人要常問問自己:你給孩子的,真是孩子喜歡的、想要的嗎?其實,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看出你有多瞭解自己家的孩子!

4

關於大家關心的,怎樣把旅遊變成學習的機會,怎樣在玩中學。結合這次出遊說一說。

1. 旅行本身,就給孩子打開了看世界的另一扇窗——哦,原來除了我們生活的地方,外面的世界是這樣的!

2. 出行的交通工具,讓孩子覺得神奇——靠兩條腿走不到、走不了的,還可以靠汽車、火車、飛機、輪船!(寫著寫著,忽然想到,應該瞭解一下交通工具的具體知識,給兒子普及一下)

3. 觀察和識字。

孩子對外面的世界,有一種天然的好奇,正常來說,會問東問西、左顧右盼,家長應該及時回答。這就是在學習了。

比如我兒子喜歡到處看公交車和站臺,這樣就順便認識了字:我們酒店旁邊的站就是蒼梧路站,公園叫蒼梧綠園,酒店的名字:國信雲臺大酒店,值得一提的是:酒店的霓虹燈壞了,所以國信雲臺的“臺”上面部分到了晚上就看不見,變成了“國信雲口大酒店”,小孩子對這個很感興趣,反覆說,儘管我們嫌他囉嗦,但是也積極給予回應“你說得對!”“你真會觀察!”“你都認識這兩個字了!”

連雲港的公共交通很便利,最具特色的就是快速公交(在我去過的城市裡,首屈一指),站臺很有特色,大大的標著BAT,公交車上也標著(如果不是天太熱,我們一定會乘坐一下,曾經在大連,我們專門花了半天時間帶著兒子坐公交車!)

旅行結束回到家裡,兒子玩他的玩具小汽車,一下有了新發現——“媽媽,原來我的車是BRT!”然後用磁力片搭公交車,很有點兒意思!(反思:我應該趁機告訴兒子,BRT其實是Bus Rapid Transit的縮寫。)

火熱的連雲港之行

火熱的連雲港之行

4. 習慣養成、繪畫、數學、思維。

在酒店裡,因為海洋特色的裝修,兒子很喜歡,所以就保持了在家裡每天畫一幅畫的習慣,仍然用我們帶的紙筆畫畫。他自己對著牆壁、浴室、防滑墊的圖案,畫了下來,帶回來以後,又塗上了顏色。

火熱的連雲港之行

火熱的連雲港之行

牆壁上有很多裝飾用的星星,我在給他講故事的時候,編進去一個環節,讓他按顏色數星星的個數。他說:我早就數過了!藍色的大星星有14個,小星星有38個。我問:那一共多少個?看他怎麼解決。結果他默默想了一會兒,說52個!我說你怎麼算出來的?他說從39開始,再數14個。然後又數黃星星,說大的有12個,小的還是38個,我說一共多少個呢?他很快說50個。我問怎麼算的?他說12比14少2個,所以總數是比52少2個,是50!

5.語言、人際交往。

爬山的時候坐索道,兒子說:景色真壯觀啊!(我不知道壯觀這個詞他在哪裡學到的,用得很好)。

和同學一起出遊、聚餐,他喜歡我同學,阿姨阿姨地叫個不停,因為最近上了幾節在線英語課(《我兒子的在線英語學習體驗報告》),還考阿姨很多英語單詞。猴子怎麼說?學校怎麼說?媽媽怎麼說?豌豆怎麼說?

6. 規則意識。

在酒店游泳的時候,因為我忘記帶泳帽,和管理人員商量才讓我進去,並且要求我不能下水,兒子因為已經年齡大了,個子又高,管理人員說不能帶到女更衣室,就幫我們找了工作人員帶兒子進去。在泳池裡,兒子戴著游泳圈玩水,我在池邊看著他的安全,即使旁邊沒有人監管,我也一直沒有下水。

第二天,我買了泳帽去,管理人員說:昨天雖然告訴您不要下水,我也不好意思去看著您,我說:我得遵守你們的規定啊,再說這也是在教育孩子。

當然,孩子肯定會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也是教育的好機會。

我兒子和同學的兒子玩的時候,為了一瓶飲料,發生了小的爭執,結果兒子先是不願意讓,後來勉強同意了給人家,自己又不高興,最後同學的兒子把飲料讓給了他。(我兒子比同學兒子大2歲。)

這時候我也沒有過多說他,兩個孩子的情緒都還穩定,免得說多了,鬧起情緒來,影響大家玩。

後來我教育兒子:第一,媽媽沒有考慮周全,買的時候,應該買一樣的,這樣你們倆就不會爭了!第二,你比弟弟大,應該讓一下他。第三,你不讓就算了,但是不能讓了以後又後悔,自己不高興,再要回來。第四,你有一點做得很好,雖然不高興,但是並沒有大發脾氣,而是小聲和媽媽說。

5

其實,我並沒有過多去設計,而是隨機應變,教育的機會處處都有,就看家長有沒有意識,有沒有行動力。

關於旅遊,我還有其他發現,還會繼續思考。

火熱的連雲港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