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地產如何由“冰封”走向“火熱”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文旅市場受到嚴重影響,很多工作被按下暫停鍵,去年剛剛崛起的“夜經濟”直接變為“宅經濟”,文旅產業從國家新型支柱產業一下子淪為“經濟重災區”。

那麼,疫情究竟對文旅地產市場產生了多大影響和衝擊?如何緩解行業困境確保行業健康穩定發展成為眼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文旅項目遭受重創

2020年春節前,很多文旅地產項目為迎接這個黃金消費週期,做了大量的佈局工作及運營人員的儲備,突然而至的疫情,讓之前的投入無法得到預期的紅利回報。七彩雲南·古滇名城就是其中之一。

活動取消

春節黃金週來臨前,古滇策劃了大量活動,引入無人機表演、燈展、七大鼔舞、南獅演出等全新內容,對古滇進行整體春節氛圍的佈置,製作宣傳片,在雲南及周邊省份進行大量廣告宣推。因疫情停業後,針對春節和寒假進行的營銷費用全部打了水漂。

★景區關閉

已在古滇各大OTA網站及官網、官微、諾享會預訂門票及酒店、旅遊套餐的遊客,可免費取消。閉園期間,各售票渠道暫停門票及酒店、旅遊套餐的銷售和預訂。

★業務受損

古滇自3月7日復業,當月收入同比下降80%以上,4月業務下降超60%,5月有望達到去年同期業務的50%,6月回覆到70%。在疫情較早得到控制的情況下,7月有望回覆到去年同期水平。

文旅地產如何由“冰封”走向“火熱”

中國房協商旅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王永兵表示,特殊時期,企業除了應對疫情,還要保證基礎運營安全的成本不能少,且後續復工復產也會產生較高成本,所以,疫情對於文旅地產企業影響最大的就是現金流,而現金流正是文旅地產的生存命脈。

對此,昆明諾仕達企業(集團)地產營銷公司常務副總朱華也表示,由於文旅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板塊能夠立即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而且旅遊產品具有不可複製性、不可儲存性和即時消費的特徵,損失很難在短期內得到補救,只有等疫情陰霾真正散去,人們出遊慾望得到回升,文旅產業才可能真正恢復。


市場釋放機遇信號

此次疫情的爆發使得大眾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或多或少地發生了變化,人們對於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即滿足消費者對於健康的追求又滿足旅遊度假需求的康養旅遊地產將受到青睞,較大部分的租賃需求轉化為購買需求,持有第二居所的意願明顯提升,這就釋放了值得期待的市場機遇信號。

王永兵認為,特殊時期,文旅企業需要靜下心來分析市場發展動態與消費者需求,根據這些信息來尋求突破,為疫情過後文旅項目恢復正常運營找到根本的解決方法。

第一,人文資源為傳統旅居生活方式深度賦能,在原來優質自然生態資源的基礎上融入較強的區域文化屬性。

文化是項目的靈魂,應體現城市 ID和建築與區域文化的結合,考慮人們文化升級、消費升級的需求。將文化和旅遊結合起來,讓遊客瞭解當地的文化、人文、歷史和未來,感受這個城市及文旅地產項目,在玩中體驗文化、消費文化,這樣項目才能穩健發展。

第二,在度假功能的基礎上,增加對於身心健康保障的升級功能,如果還可以引入高端醫療資源作為配套,就會引起更多的關注。

據預測,2030年中國僅老年康養產業市場消費需求就將達到20萬億元左右。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人們對提高自身生命長度、丰度和自由度的康養核心功能有了更多的積極思考、科學認知,這將有力激發文旅康養消費。

第三,使用一些科技手段,通過高效、快速、便捷的互動方式,達成線上線下的充分融合,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文旅消費體驗。

特殊時期,線下文娛活動受到影響,但以數字內容為核心的文旅產業發展迅猛,雲娛樂、雲直播、雲看展等新業態用戶增長迅速,有些平臺還推出雲旅遊、雲看房項目,通過VR、AR等技術手段傳播文旅產品,讓人足不出戶就可實現旅遊加置業的雙重需求。

針對以上三點內容,文旅企業代表朱華也表示,疫情下大眾對於公眾健康衛生、優質生態環境的需求和關注日益高漲,開始重新思考健康生活的意義,對綠色住宅、醫療康養服務水平也提出了新要求,旅遊+醫療+康養的文旅目的地迎來了行業的風口

文旅地產如何由“冰封”走向“火熱”

滇池活力養老小鎮

從七彩雲南·古滇名城恢復運營10天的數據看,人們對於低密高綠的環境、泉林主題樂園配套、溫泉康養配套和醫療配套等擁有全系服務配套的高品質旅遊度假區的認可程度極高,這種治癒系的產品不可替代地成為大眾文旅消費的新亮點。古滇始終秉承“真文旅、真運營、真服務、真康養”的理念,經過8年潛心打磨,在服務上積累了充足的優勢,通過精細化運營,項目以長線發展理念積累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並抓住特色優勢助推文旅產業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遵循“尊重生活、尊重生命”的態度,踏實打造和諧家園,把握時代機遇和行業機遇。

與此同時朱華還認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未來發展趨勢。疫情這場危機孕育出了依託數字技術的消費“新機遇”,觸發了“宅娛樂”“宅養生”等消費領域的新“副本”,開闢了全新的在線消費內容。《2020中國移動互聯網戰疫專題報告》數據顯示,從1月23日開始,全網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節節攀升,這種模式與手段,是文旅企業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


頂層設計指導文旅融合

疫情確實讓文旅地產市場產生了階段性的停滯,國家對於符合條件的文旅地產企業,也出臺了貼息、免稅,增加貸款支持等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政策支持,整個文旅地產市場已進入復產復工的關鍵階段。

王永兵強調,準確把握“十四五”期間文旅產業重大發展趨勢,精心編好《文旅地產綜合評價標準》,一方面要對文旅地產現狀做出科學、準確的分析,另一方面要認真研究未來一段時期文旅產業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新任務、新目標,綜合研判長期困擾文旅產業地產發展的主要矛盾,積極探尋破解之道。

“站在文旅行業內部觀照文旅地產,不難發現文旅融合是旅遊產品創新、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可極大提升旅遊產品內涵,彰顯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推出一批文旅深度融合產品,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而文旅地產是文旅產業和生活功能相結合的綜合型項目,未來文旅地產將更加回歸文旅產業本質,並用科技的力量為文旅產業賦能。可以預見,文旅地產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