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 为全球胜任力插上翅膀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欧洲人民对和平尤为渴望。唯有欧洲各国组建一个大家庭,唯有家庭成员人人具备共识,欧罗巴才能化作和平的乐园。培育一种欧洲跨文化胜任力迫在眉睫。欧洲学院和欧洲大学研究院如同一对翅膀,让欧洲胜任力腾飞,并助推全球胜任力翱翔。

1949年建校的欧洲学院,乃全球第一所欧洲事务博士生教育机构,被誉为“欧洲政治精英的摇篮”。学院由丘吉尔等欧洲政要倡议,让欧洲各国大学毕业生汇聚在此,共同为欧洲一体化事业做职业准备。主校区设在比利时布鲁日的老城区。为助力“冷战”后欧盟东扩进程,1992年在波兰华沙南郊纳托林的自然保护区开办分校区。每届400至500名学生用英语与法语攻读5个硕士专业:欧洲经济研究、欧洲国际关系与外交研究、欧洲跨学科研究、欧洲法律研究、欧洲政治与治理研究。毕业生直接进入欧盟行政机构,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学院校友会。每年夏、秋两季为欧盟高管开办假期学校,课程根据时政而定。标志性项目为欧盟强化班,1994年起历年一届,按学员对欧盟事务熟悉程度,划分为三周常规班、两周提高班、一周速成班。该院还为世界各地的公共与私营部门提供课程量身定制式服务,如与中国政府合作的欧中关系课程。

欧洲大学研究院是欧盟博士和博士后培养基地,位于意大利历史名城佛罗伦萨远郊山丘上。新设一所欧洲大学的想法虽萌发于1948至1949年期间,但始终难以如愿。欧盟前身欧洲共同体遂于1971年形成共识,为欧洲创建一家具有人才培养性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并于1972年签约,1976年开学。校舍设在文艺复兴时代建筑内。每届来自欧洲内外60多个国家约140名学子在此攻读政治学与社会科学、法学、经济学、历史与文明学这四大专业的博士学位,为期4年。该校现为欧洲最大研究生培养机构。政治学与社会科学在全欧排名第一,全球跻身十强。其中,马克斯·韦伯学者计划为欧洲最大博士后项目。该院下设的欧盟历史档案馆承担收藏与研究欧洲一体化进程文献的使命,并于1986年开馆。该馆2013年启动教育计划,覆盖欧盟各国大中小学,旨在增强青少年对欧洲一体化的体认,并促进欧洲公民身份的认同与构建。

欧盟设置的这两所学院呈现五大特点:招生工作由欧盟各国委托第三方展开,并配以奖学金;教师队伍由欧盟各国选派的杰出学者以客座教授身份组成;专业设置紧扣欧洲一体化进程;教学以社会实践为导向,以现实问题为基点;培养目标锁定于打造欧盟行政和欧洲学术领导者。贯穿始终的是其最鲜明的底色——培育欧盟胜任力。

欧洲问题,欧盟视角。但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全球发展版图将更加全面均衡。顺应这个时代潮流,欧盟开始向东看。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方决定同欧洲学院共建中国在欧盟国家的第一个“中国馆”,并要求双方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欧洲学院和欧洲大学研究院,其未来必致力于“欧盟胜任力+全球胜任力”的培育,对中国留欧学子而言,亦为利好。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中德教育研究与协作中心)

《中国教育报》2018年08月31日第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