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版式主張」

“我的版式主张”

杭州市宣文衛體系統首屆“匠心達人” 俞 帆

01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什麼樣的城市就有什麼樣的報紙。

杭州是一座浪漫、優雅、悠閒、具有創新活力的城市。杭州有西湖、運河、錢塘江這樣聞名天下的美景。杭州有發達的經濟與物質基礎。杭州更有上千年的深厚文化積澱。

報紙的版式設計要體現一個城市的氣質,要被一個城市的讀者所接受,要為他的讀者提供服務。

“我的版式主张”

杭州日報是一份對開大報,是一份走在全國前列的省會城市黨報,是一份富有影響力的主流報紙,是一份銳意進取與時俱進的現代傳媒。所以,從版式設計的角度來說,杭州日報的版式風格首先必須要與黨報的身份相吻合,要與大報的氣魄相吻合,要與主流報紙的地位相吻合,要與現代傳媒的理念相吻合。

因此,杭州日報的視覺設計既應該具有黨報的權威和厚重,也應該呈現優雅、輕靈的城市氣質。在總體感覺上大氣開放,在細節處理上精緻和諧。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杭州日報的版面,那就是六個字:杭州的,杭報的。

“我的版式主张”

02

視覺影響傳播,只有符合報紙總體定位的版式設計,才能有別於其他報紙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才能真正實現最佳的傳播效果。

在媒體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記者要採訪到獨家新聞已經越來越難。新聞很難做到獨家,但版式卻一定是獨家的。如何在相同的新聞事件報道中,設計出與眾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的版面,是我每天都要面對和琢磨的課題。

“我的版式主张”

頭版、要聞版等版面處理上,力圖呈現杭州日報大氣、開放、成熟、穩健的權威大報風範。

國內、國際新聞版面的簡潔大方,城市新聞版面的貼近生活,副刊專刊版面的精緻優雅,財經新聞的專業樸素,力求呈現杭州日報可親可近的形象和表情。

字體的統一設置,色塊和線條的靈活運用,圖片的合理組合,空白的適當出現,或濃墨重彩,或輕盈靈動,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方便閱讀,使所有版面元素各就各位,讓讀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想看的版面和文章,不讓任何一條新聞湮沒在資訊時代每天的海量信息之中。

“我的版式主张”

03

要讓視線在版面上“跑”起來。

體育新聞是當下中國尺度相對寬鬆的新聞報道領域之一。這就給我們在設計體育新聞版提供了較大的自由度,觀賞性強、富有視覺衝擊力的賽事圖片,懸念迭出引人入勝的賽事過程,生動豐富的體育人物報道,都為我們版面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元素。

“我的版式主张”

只有淋漓盡致地發揮出想象力,才能設計出令人出乎意料的絕佳版面。

只有千方百計的激活版面空間,才能讓視線在版面上“跑”起來。

“精彩”和“經典”同樣適用於版面設計。

杭州日報的西湖副刊,是多年精心經營出來的重要品牌。西湖副刊有著太多的精彩令讀者去品味,有著太多的經典令讀者去回味。

“我的版式主张”

在設計像《專欄》這樣的版面時,我會嘗試用不同的表現方式去呈現相同的內容。我曾從專欄兩字的拼音入手,每期變化一種呈現方式,讓讀者在看文章的同時,不經意間看到或幽默或諧趣的圖形,起到一種調節閱讀氣氛的作用,同時又會起到對下一期版面有些許期待的作用。

“我的版式主张”

04

我的版式主張能夠得以精彩詮釋,是因為並不是我一個人在戰鬥。

自從2000年10月加盟到杭州日報的那天起,我就一直擔任杭州日報的版式總監。能夠成為杭州日報這一張超過六十年曆史的黨報的版式總監,是一種榮譽,是一次機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十八年來,正因為杭州日報在不斷轉型升級中的華麗蝶變和高速發展,激發了我“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邁與抱負,堅定了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信念和執著,給予了我在版式設計創作上不斷實踐創新的機會和舞臺。

“我的版式主张”

從當初一個人單打獨鬥,到現在的照排室主任,與我一路同行風雨兼程的還有我的同事們。儘管他們分屬版式設計和照排兩個不同工種,但同心合力無縫銜接。我們一起制定日報照排工作流程,統一操作規範,把握重要節點,力爭標準化作業;我們建立重大事件和各類主題素材庫,豐富資料收集和信息積累。當重大報道來臨之時,我們都能做到精兵強將到位、設備維護到位、溝通協調到位。服務好編輯記者,共同完成好報道出版任務。

“我的版式主张”
“我的版式主张”

許多版面的精彩紛呈,來自創作團隊的“金點子”。每當重大主題報道之前,各有關部門主任、主要策劃者、編輯記者,都會同我們進行詳細的溝通交流,以便於我們瞭解報道方案,準備相關素材,根據不同的策劃,設計不同的版式風格和視覺效果。往往是一場頭腦風暴以後,一個個版面就即將閃亮登場了。

“我的版式主张”

擁有優秀版式的報紙,不一定就是一張優秀的報紙。但一張優秀的報紙,必然擁有一個優秀的版式。

“我的版式主张”

“匠心達人”俞大師

紅臉的“大師”

日報江湖“臥虎藏龍”,碰見了大多叫聲“老師”,但能被人叫做“大師”十幾二十年的恐怕也就俞帆一人了。

一人送一聲“大師”,俞帆每每紅個臉。紅個臉不是因為他心虛,擔任日報版式總監,一手的絕活,一摞的獲獎證書,“大師”想來也沒啥好臉紅的。紅個臉是因為他的修行。經常每天10多個版壓在身,還有不少慕名而來的設計任務,“大師”脾氣好手藝佳,總是保質保量。

叫了這麼些年“大師”,前不久市裡評了首批“匠心達人”,俞帆毫無怨言替集團扛回了這個稱號,結果叫他上回電視做個節目,“大師”照樣紅了個臉,連連擺手。做他半天思想工作,口水講幹,終於輪到我紅臉了:“不行也得行!這是代表杭報榮譽的政治任務,下午必須得去電視臺!”

這大概是我第一次對“大師”紅臉,他原本紅著的臉也嚇青了。

沒想,最後上了電視,還是一個紅著臉的“大師”。

杭州日報辦公室主任 王 勇

“我的版式主张”

從事採編三十四年,今天被一個二百字的文字稿難住了。

要寫一個人,腦子裡忽然呈現了很多的場景:十八年前,把他從另外一個單位挖過來時,領著他去見集團最高領導,最後黨委討論很快決定:要,把他要過來!

想起十八年來,幾乎每一個夜晚,他總是坐在照排房最大的電腦屏幕前,身旁永遠有人在排隊,等著,要等“大師”,也就是他來給自己的版做設計。

想起他從來就寡言,十八年來,但凡日報有重大的任務,要落實到版面上的,最後總是找他。他從來不拒絕,不會說一句困難,哪怕已忙得日以繼夜,忙得沒時間回家,忙得站不起身。任務完成後,他也沒有一個字一句話……

難為我了,主要是我無論如何,也做不到,讓自己的這二百多個字,和他一樣,默默無聞地,年年月月日日地,閃著光。

杭州市記協 徐曉杭

“我的版式主张”

副刊的所有版面都是俞帆一手操刀的。這麼多年來,就算是五六千字的長文,他也會默默閱讀一遍,然後設計出最貼切主題的版面,就算編輯們有多麼天馬行空的想法,他也總能落地為超出你預期的作品。用我們城紀版編輯李鬱蔥的話來說,“俞帆總能夠在他的設計中,把編輯和作者的意圖恰如其分地呈現,在文字之外,給予讀者視覺的衝擊。他的版面設計,在大氣中又有細節的雕琢,他有那種能夠把工作成為一種藝術的天分。”

有時候我納悶:俞帆有沒有屬於個人的時間啊?彷彿除了必要的睡眠,白天黑夜,他都準時出現在需要他的人們面前。這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他是常年的白加黑夜班。最令人欽佩的是,工作強度這麼大,卻從沒聽到他有過一句怨言。再火赤啷噹的人,在他的淡定與溫和的態度面前,也會感受到一種穩穩的力量,變得安心,安靜下來。

這力量的名字叫作“擔當”。在我心中,大師俞帆就像武俠小說中的大師兄,本領高強卻永遠低調謙遜,人品高尚一如皚皚白雪。很榮幸,能和俞帆做同事多年。

杭州日報文體副刊中心副主任 韓 斌

“我的版式主张”

一頭永遠都在耕地的老黃牛

和俞帆在一個部門共事也有近二十年的時間了,經過這麼多年的合作,我覺得俞帆就像毛主席說陳毅是個好同志一樣,也是一個好同志,業務嫻熟,為人靠譜。

在日報裡,大家都尊稱他為“大師”。不但業務水平高,獲獎無數。而且人品也很好,他的脾氣好是出了名的。部門裡的同事有時生活上碰到了什麼事情,都會找他談談,他也會熱心地幫他們出主意,幫忙解決問題。與他共事那麼多年了,從來沒看他與別人紅過臉,嚴以律己,寬人待人這話,放在他身上真的是很適合。

當然我們在背後也常說他是“做不死的大師”,那是因為他的工作時間長、跨度大。除了休息天,每天下午二點多到單位,一直要折騰到晚上二點多才下班回家。如果碰到有緊急任務,那麼下班的時間就說不準了,有時天亮了才回家。休息天,只要單位有事,一個電話,他又出現了。而這些事情,他從來沒說起過。

杭州日報 楊靖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