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賭約之後要上市 能否在造車新勢力中笑到最後?

蔚來和小鵬在造車新勢力能否年底實現10000臺車的交付這個問題上起了爭執,立下了一個“小小的”賭約,未來到底能不能實現交付成為汽車行業關注的問題。恰逢馬斯克想私有化特斯拉,蔚來又傳出要赴美國IPO的消息,作為新勢力造車企業,蔚來的未來到底會怎樣?

蔚來賭約之後要上市 能否在造車新勢力中笑到最後?

造車新勢力眼花繚亂 單打獨鬥不如抱團取暖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今年年初稱中國已有314家新勢力造車企業,這一數字無疑顯示了行業之熱門、創業者之多,也為今後慘烈的倒閉潮埋下了伏筆。何小鵬認為到2020年也許只剩下兩三家企業在,蔚來資本也認為只有1%的公司能活下來,數字大致接近。

目前來說,比較有希望堅持到決賽圈的主要是蔚來、小鵬、威馬、車和家等企業,媒體對新勢力的關注也會聚焦於這幾家頭部企業。相對不那麼知名的企業來說,頭部企業獲得了互聯網巨頭的投資,也受到資本的看好,與傳統企業也有一定的合作,相對來說成功的概率更高。

汽車作為不少有車族的重要生活場景,對互聯網巨頭意義非凡。汽車車載設備和軟件系統不同於定製程度高的智能手機,一般自定義空間小,預載的軟硬件不會被輕易更換卸載。車內正是生活服務、音頻產品、地圖產品等軟件適用的場景,也是語音助理、無人駕駛、人臉識別等新技術應用落地的重要目標,用戶的出行大數據更是BAT感興趣的重要資源。

像騰訊車聯就提供了包括語音助手、車載電臺、騰訊地圖、QQ音樂、京東的相關服務,在“雲+未來”峰會上還透露正在開發車載微信。這套系統就是為騰訊利用汽車場景而開發的,對於新車企的投資騰訊也是不遺餘力,騰訊目前持有特斯拉5%的股份,也投資了蔚來和威馬。

蔚來賭約之後要上市 能否在造車新勢力中笑到最後?

阿里同樣有類似的需求,目前主要是在推動AliOS車載系統的擴張,深度定製化的系統當然也會包括語音交互、智能地圖、生活服務等層面的功能,現在屬於阿里陣營的是小鵬汽車。

百度投資的同樣是蔚來和威馬,威馬的重要性會更加突出,因為百度爭奪的就是無人駕駛技術和Apollo小度車載系統的應用場景,蔚來傾向於自主研發,會更偏向於騰訊陣營。

對於車企來說,BAT的助力也能讓車企減輕研發負擔,能獲取更多資金和一些現成的解決方案,也可以在百車大戰中搶先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

不具備傳統車企優勢 怎樣面對各類難題

如果說造車新勢力在互聯網基因上具有優勢,那麼造車環節相對傳統車企來說就存在劣勢了,至少蔚來等企業還面臨不少的難題。

(1)量產是最重要的一道坎 只有少數新勢力能跨過

量產交付的問題依然是新車企造車最首要的難題,即使是特斯拉也受到量產問題的困擾,7月初依靠火力全開的Model 3生產線終於完成周產5000輛的目標,但這個數據與傳統車企相比並不具備優勢。

特斯拉的中國學徒們目前還遠遠趕不上這個目標,蔚來汽車ES8 的交付目標不過數百輛,但這還頻頻出問題,不是推遲交付時間就是未能全部交付。目前,蔚來前1000臺ES8已運往各地交付中心,但說在年底能不能完成交付10000臺的目標,至少小鵬汽車是不相信的。

何小鵬也承認蔚來汽車肯定是新勢力中第一個向大眾交付的,蔚來能做到這一點和它的戰略也有關係。為了少走彎路,蔚來和小鵬都選擇與傳統車企合作,由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蔚來找到江淮代工,小鵬找海馬代工。

傳統車企的造車經驗能讓新勢力加速量產進程,也能在合作中發揮各自的長處,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方案。 蔚來能不能在與江淮的合作過程中,贏得這次賭約,還請拭目以待。

(2)資金難倒英雄好漢 200億隻是起步價

資金難題也是造車必須注意的問題,賈躍亭和他的樂視汽車經歷的大起大落就和資金有莫大的關係。在初創時期甚至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虧損或者說“投入”都將是一個穩定的狀態。

即使是特斯拉現在也仍處於虧損當中,今年特斯拉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淨虧損為7.17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擴大85.29%。所以沒有充裕的資金來源,根本做不好這個事。

國內新車企也承認,200億都不夠花,沒有200億資金準備就別想進來。所以融資和上市都是備用的手段,站隊BAT也是必需之策,光靠自己沒有誰能輕輕鬆鬆拿出個200億。

(3)用戶信任影響後續發展 新勢力缺乏軟實力

除了量產和資金的問題,傳統車企具有天生優勢和硬實力之外,在用戶信任程度上,造車新勢力也缺乏相應的軟實力。

那些沒有找代工廠的自不必說,即使找了傳統車企做代工,像江淮、海馬,但這些本來也不是表現突出的車企。這也沒有辦法,好的傳統車企自己可以做電動車,還能做得很成功,也和BAT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傳統車企不可能願意淪為造車新勢力的打工仔,與合作方、與用戶中間隔著這麼一位中介刮一層油。現在市面上銷量好的電動汽車,基本都是一些知名傳統車企旗下的,比如比亞迪、北汽、上汽榮威等。再說除了國產車,外國車企也在發力新能源汽車,本土造車新勢力確實是捉襟見肘。

不幸的是,前不久蔚來ES8續航里程被曝出爭議,很有可能讓這種不信任感揮之不去,對其他新車企也會產生潛在的影響。

蔚來賭約之後要上市 能否在造車新勢力中笑到最後?

量產交付是當務之急 蔚來發展喜憂參半

正因為量產交付乃是當務之急,蔚來現在要做的恐怕就是和馬斯克一樣拼命趕產能了。量產交付意味著蔚來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真正的車企,對競爭者的優勢陡然增大,蔚來的資金尋求之路也會通暢得多。

(1)量產能提振各方信心 有利於資金問題的解決

首先,量產交付可以提振騰訊繼續大力投資蔚來的信心。騰訊已經在蔚來身上投入頗多,而蔚來也是決勝場上的種子選手,只要不發生重大分歧,騰訊萬萬沒有輕易放棄之理。騰訊深知量產交付對於蔚來汽車和國內造車新勢力圈子的意義。

其次,蔚來的融資和上市也會更加順利,特斯拉的市值擺在那裡,對蔚來也有很大的參考意義。儘管短期內不會獲得回報,但長遠看來是划算的。

(2)移動充電車為蔚來增值 有望助蔚來發展一臂之力

蔚來的另一個優勢是移動充電車服務的佈局,當然這個佈局在短期內無法完成,但它也著實增色不少。目前城市充電樁缺少,對於所有的新能源汽車來說都不太友好。

移動充電車服務至少為蔚來汽車的車主提供了緊急情況的解決方案,同時也讓蔚來汽車實際價值增值,對蔚來的市場開拓也有好處。

(3)上市能提供更多資金 但也會面臨特斯拉的困境

上市是一把雙刃劍,美股也是一座圍城。全力衝擊上市可以募集大量的資金,緩解蔚來的憂慮。從市場上募到越多資金,自然也可以避免過度依賴BAT的資源。

但上市同樣有不利的因素,馬斯克現在就希望把特斯拉私有化,因為空頭的頻繁做空和營收壓力,影響了企業的運營效率,給馬斯克平添了不少煩惱。蔚來美股上市,將來難免也遇到和特斯拉同樣的問題,這對相比特斯拉更年輕的蔚來來說會是不小的挑戰。

說到底,量產這一關就是蔚來的年關,這道關卡一過,對其他新車企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但蔚來肯定也不會一帆風順,量產關過了,軟實力不一定跟得上,上市公司的煩惱蔚來也需要去面對。因此,蔚來即使成為了造車新勢力中笑到最後的那一個,也絲毫不敢放鬆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