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牌照还能躺着赚钱吗?

最近大家一直讨论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转让收购。近日,央行又放大招了,发布通知正式宣布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这也是央行头一次对支付机构100%集中交存备付金提出明确的时间表。也许这样一个通知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没什么感觉,但是对于某些机构甚至是行业巨头来说,他们恐怕就要落泪了。原因何在呢?

让小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备付金?备付金,通俗来讲就是在网上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由客户支付的货款,在客户收到货并且做出确认之前,一直存放在支付机构账上的资金,这可以说是相当大的一笔资金了。那不少的支付公司就是靠着这样的第三方支付方式野蛮掘金,钱赚的那叫一个利索。不过针对这样的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国家也是根据实际市场情况做过几次调整修正,具体的过程如下:

在2017年1月,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是20%左右,央行的目标当然是最终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

随后,在2017年12月,央行要求,2018年4月末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现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

再到如今的正式宣布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的实行也会让某些机构几多欢喜几多愁了。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不少的机构负责人表示,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的利息收益是支付机构舍不得放弃的大蛋糕。就这一块的利息而言,有的机构每年利息收入高达亿元,大型机构的支付利息收入甚至有可能达到百亿元,收入之高,令人咋舌。

也许有人就要问了,那既然如此赚钱,为什么央行要一再的出通知来调整呢?看看下面的案例也许你就知道了。

2014年12月,上海一家企业发生挪用客户备付金事件,造成资金风险敞口达7.8亿元,涉及持卡人5.14万人,想想这是多么闹心的一件事。

这还不算什么,更有一些支付机构违规占用客户备付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或其他高风险投资,让客户最终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也让客户对支付机构整个行业产生不信任的情绪,对行业影响冲击非常之大。所以央行此次发布的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于情于理、于行业都将是一个促使支付机构良性循环的好举措,为央行点赞!有需要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朋友可以联系我。四项支付牌照: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受理,银行卡收单。跨境支付。
第三方支付牌照还能躺着赚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