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美院走出的年輕人,他如何「畫」一個長安給世界?

这位美院走出的年轻人,他如何“画”一个长安给世界?

更多發現請關注 西安城記

發現身邊這座城

这位美院走出的年轻人,他如何“画”一个长安给世界?

前言 | Preface

西安,是什麼樣的城?如同“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不同的人,總有不同的答案。

每個年代,總有人有不同的方式記錄這座城。每個時代,都有人發現身邊這座城。丈量一座城,發現一座城,你會深深被這座城感動。這裡的一磚一瓦,這裡的一山一河,都是熱愛故土的理由。

第一份西安手繪圖《忒色西安》

熙熙攘攘的人群,

你不知他們要去哪裡,你也不需知道,

因為,你也身在其中。

這座城,靜默不語

卻讓無數人的記憶和故事寫在這座城的

每座城門裡,每條河流上

2009年,源於一次偶然機會,西安美院的衛東青走上創意手繪的創作之路。自此,衛東青和他的團隊用手中的畫筆,將西安乃至陝西呈現在世人面前。

《忒色西安》手繪圖以藝術的筆觸,展現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忒色西安城,是繼北京、杭州、廈門等地手繪地圖後,西安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手繪地圖——《忒色西安》。

從鐘樓、唐大雁塔和碑林等這些西安的著名景點,到高新區、曲江等現代標誌性建築,《忒色西安》展示了西安110多處歷史遺蹟和文化景觀。衛東青和他的團隊去實地去走訪拍照,再用藝術化的手法進行創意和還原,保留每一處景觀建築的特點。

这位美院走出的年轻人,他如何“画”一个长安给世界?

《忒色西安》,是西安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手繪地圖,這也是西安本土文創的一個鮮明符號。

兩年多時間,這個團隊先後畫了七張一面牆大小的圖,經過取捨和甄選,最終留取了110多個歷史遺蹟以及一些現代標誌性建築。在地圖的背面,創作者用文字言簡意賅地對主要景點和地標進行介紹,真正將西安的歷史文化融入藝術創作。

《忒色西安》後,衛東青創作創意手繪的視野更加開闊,他和團隊隨後又創作了《咥在西安》、《廣仁寺》等。

《咥在西安》,泡饃、肉夾饃、臊子面、涼皮、水晶餅等西安著名美食,都一一在一張牛皮紙上進行了精彩展示,儘可能全面地為世人介紹西安的美食。《忒色陝西大秦圖》,對全陝西曆史人文景觀和景點等進行展示,希望人們能夠更多地瞭解西安、瞭解陝西的歷史文化和人文地理。

一支畫筆,一個世界。以藝術方式呈現陝西及西安的歷史文化,讓人們對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这位美院走出的年轻人,他如何“画”一个长安给世界?

《溥彼韓城》,衛東青和他的團隊,通過畫筆將陝西這座“小北京”進行了藝術化呈現。

《忒色西安》等出品後,受到包括央視、湖南衛視等在內持續關注和報道。這些承載著一座城市、無數歷史文化故事的作品,現已漂洋過海到了國外。

一入千年韓城裡,街巷樓塔廟無言。韓城,是衛東青的故鄉。在《溥彼韓城》古城手繪地圖出品後,衛東青這樣表示:“每每回到韓城,自己都近鄉情怯”。面對前人的創造,我們後人惟有敬意,才能靜心憑氣的發現它們的美、它們的故事和它們的曾經。

用手繪傳播城市的歷史文化,用大家都讀得懂的藝術進行城市與人的互動交流,衛東青認為,這是作為生活在古都西安的一名藝術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

第一份拉薩手繪圖《日光之城》

一千三百多年前,

文成公主把釋迦牟尼佛,

十二歲等身像從長安帶到拉薩。

1300多年後,

這些年輕人,他們把拉薩畫了下來,

並把它帶回了長安。

西藏,很多人心目中的天堂。 “日光之城”——拉薩,是無數人心靈的歸宿,濃厚的宗教氛圍和悠久的歷史遺蹟足以令人激動的眩暈。

長安與拉薩的故事,可追溯至一千三百多前:文成公主把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從長安帶到拉薩。

衛東青因少年時一次繪畫經歷,與佛結緣。他帶著兒時的夢想,遠赴西藏,去禮佛,去體驗文化,去進行靈魂的淨化,去感受高原的蒼涼、雪山的聖潔,去感受無人區的寂寞,去追尋綠度母的身影。《西藏十五日》,也是這位年輕人的文字作品。

这位美院走出的年轻人,他如何“画”一个长安给世界?

《日光之城》,這是衛東青和他的團隊最新的手繪創作。雙城對話,穿越千年。

兩年前,衛東青和他的團隊踏上了西行尋藏之旅,經過565個日夜,十一人的創作團隊兩赴藏區,選用礦物質顏料,以工筆重彩的手法將藏地和拉薩的傳奇,描繪在了這張紙上。

在29600平方公里,海拔3658米的藏地,有格薩爾王的傳說,文成公主的故事,倉央嘉措的愛情;有聖潔的布達拉宮,漫天飛舞的經幡,喇嘛廟裡和雲朵一樣厚實的誦經;有詩人走過的小巷,牆頭盛開的格桑花,街頭卓瑪的回眸一笑。

從2016年5月開始,衛東青和團隊先通過衛星地圖勾勒拉薩的草稿。2017年9月,他帶團隊重返拉薩,畫下拉薩的每一棟建築、每一座寺廟、每一棵樹、每一朵雲,記錄下西藏的傳奇、拉薩的傳說……

这位美院走出的年轻人,他如何“画”一个长安给世界?

在西安本土的文化地標——關中大書房,這裡是一個書香瀰漫的地方,這裡也是一個陽光照射的地方。

2018年8月5日,在小寨興善西街55號——關中大書房,《日光之城》拉薩手繪圖舉辦了首發活動。

在書香馥郁的大書房內,衛東青現場講述了他和他的團隊創作《日光之城》的初心和經歷。創作《日光之城》,是源於自己對拉薩的特殊情感以及他與綠度母之間的奇妙緣分。因為西安與拉薩的歷史淵源,他希望用創意手繪完成兩座城市之間的對話交流。

終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用創意的手法進行一座城市的文化價值呈現。把中國帶給世界,畫一個世界給未來。一支筆,也可以做得到。

第一份《唐長安城》手繪圖

這裡,即使蒼涼、飛雪連天的邊塞

有充滿著英雄的豪氣,

也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慷慨與柔軟。

自信,不是文字的肆意。

所以,每個人都想夢迴的一個地方,

這裡,就是唐長安城。

千年之前的唐朝,承載著歷史,包蘊著歲月,吞吐著古往今來的柔情與豪氣。唐長安城,是整個唐代物質文明與精神風貌的集大成之地。

夢迴大唐,一夢千年。這座被引得千載之後的人們,仍然無限追憶那個時代的輝煌。追溯唐長安城歷史,其興建於隋朝,唐朝時期易名為長安城,為隋唐兩朝的首都,是當時中國規模最為宏偉壯觀的都城,也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

由宇文愷擘劃的長安城,面積約84平方公里,一〇八坊如圍圍棋局。作為著名的絲綢之路起點,以及中國乃至世界古代城市建設史上無以倫比的典範,足以令每個時代的文化學者為之欽慕動容。

这位美院走出的年轻人,他如何“画”一个长安给世界?

《妖貓傳》電影中,華燈初上的長安城,正是成為每位華人心中最悠久的印記。

1056年,北宋名士呂大防慕唐長安城規劃之精,據前朝遺圖和遺址繪製了石刻《長安圖》,成為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城市地圖。

2016年,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王樹聲團隊歷經兩年浩繁的研究工作,首次完整補繪了這幅《長安圖》,唐長安城及城外的山水格局由此得以全貌顯現,中國城市規劃的智慧亦隨之呈現。

2018年,在唐長安城建都1400週年之際,「西安城記」聯合「忒色西安」團隊,將唐長安城以藝術手繪的方式進行創作還原,藝術化再現唐長安城的宮殿苑囿、裡坊街道、市集寺觀、庭院園池,為世人再現一個當代藝術家筆下的長安古都。

这位美院走出的年轻人,他如何“画”一个长安给世界?

城記文創出品《終南山水形勝圖》,還原了唐長安山、鄉和城之間的關係,現陳列於長安唐村展廳。

《西安城記》,以“發現身邊這座城”為理念,用腳丈量這座城。寫下幾百萬文字,並出版了多份西安報告;《西安城變》講座,受眾群亦達兩萬多人。

在西安,有多少年的歷史,就有多少個數不清的故事。唐長安城,這座無以倫比的都城,它有多久的歷史,就有多少故事廣為流傳。此次,在唐長安城建都一千四百年之際,「西安城記」聯合「忒色西安」團隊攜手創作中國第一份《唐長安城》手繪圖。

致敬唐長安城,致敬腳下這座城。有些畢生留戀的地方,它值得我們更多時間的等待。

文=雨林

这位美院走出的年轻人,他如何“画”一个长安给世界?
这位美院走出的年轻人,他如何“画”一个长安给世界?

超兩百萬閱讀「西安城記」為城而寫

我們用腳丈量這片土地

專題❶:規劃

專題❷:城脈

專題:風物

專題❹:教育

—西安城記,發現身邊這座城—

这位美院走出的年轻人,他如何“画”一个长安给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