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用實心助脫貧——記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駐村第一書記 宋國富

「扶貧故事」用實心助脫貧——記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駐村第一書記 宋國富

有這麼一個人,平時他是教育工作者,兢兢業業,恪守己心,為全旗教育事業默默耕耘著,現在,他是工作在扶貧一線的戰士,披荊斬麻,攻堅克難,他就是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白興吐蘇木西烏蘭楚魯嘎查第一書記 宋國富。

合理利用相關政策,大力發展產業扶貧。發展肉牛養殖產業。落實扶貧資金7.6萬元,為4個貧困戶購入基礎母牛8頭。落實扶貧資金1.2萬元,新建棚舍2座。落實扶貧資金1.6萬元,新建窖池4座,已經建完,等待驗收。

引導村民依據“十有四分離”標準規劃建設庭院,按照“半畝園、半畝果、半畝田”模式規劃種植區。共動用300人次幫助缺乏勞動力的家庭平整土地,種植綠色蔬菜和經濟作物,購買種子動用旋耕機播種機花費8000多元,並形成訂單模式,秋後高於市場價格百分之三十回收。

發展光伏發電。三戶貧困戶每年光伏收益3000元,西烏蘭楚魯嘎查南部有100畝草牧場,計劃建設光伏發電站,目前正在洽談中。

將本職工作與扶貧相結合,合理利用資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利用自己在教育行業工作的資源與扶貧工作相結合,目前全村貧困戶在校學生19名,全部落實就學補助,蒙語授課學生落實民族助學補助。為3名大學生辦理助學貸款每生8000元。並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愛心捐贈,使貧困家庭學生能上得起學,上得好學。

引導貧困戶自立自強,改善民生環境。 宋國富深知只靠政策扶持是不夠的,扶貧要從根上扶持。他加大對貧困戶進行思想教育、政策宣傳,讓貧困戶樹立脫貧意識,激勵和引導他們靠自己的努力脫貧致富。推進村風文明,開展“美麗庭院、最美家庭”等活動。改善人居環境,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打造整潔、乾淨、和諧美麗鄉村。

在西烏蘭楚魯嘎查開展扶貧工作期間,宋國富對這個民風淳樸的村子已有了深深的感情,他目前最大的心願就是幫助村上的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建設一個充滿朝氣的美麗村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