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腦補區塊鏈分類的知識

目前已知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大致分為三類。

公共區塊鏈( Public Blockchain)

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讀取、可發送交易進行有效性確認,任何人都能參與其共識過程的區塊鏈.區塊鏈上的數據記錄公開,所有人都可以訪問,都可以發出交易請求,並通過驗證被寫入區塊鏈。共識過程的參與者通過密碼學技術共同維護公共區塊鏈數據的安全、透明、不可篡改。公共區塊鏈的典型應用包括比特幣、以太坊等。

公共區塊鏈是完全分佈式的區塊鏈,區塊鏈數據公開,用戶參與程度高,同日時易於產生網絡效應,便於應用推廣。然而,系統的運行需要依賴於內建的激勵機制。公共區塊鏈上試圖保存的數據越有價值,越要審視其安全性以及安全性帶來的交易成本、系統可擴展性問題

帶你腦補區塊鏈分類的知識

共同體區塊鏈( Consortium blockchains)

又稱聯盟鏈,是指參與區塊鏈的節點是事先選擇好的,節點間通常有良好的網絡連接等合作關係,區塊鏈上的數據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內部的,為部分意義上的分佈式,視為“部分去中心化”。比如R3組成的銀行區塊鏈聯盟要構建的就是典型的聯盟鏈。其典型應用包括超級賬本( Hyperledg-er)、區塊鏈聯盟R3CEV等。

共同體區塊鏈的參與節點間的連接狀態較好、驗證效率較高,只需較低的成本即可維持運行,提供高速交易處理的同時降低交易費用,有很好的擴展性,數據可以保持一定的隱私性。但是這也意味著在共識達成的前提下,參與節點可以一起篡改數據。

帶你腦補區塊鏈分類的知識

私有區塊鏈( Private Blockchain):

參與的節點只有有限的範圍,比如特定機構的自身用戶等,數據的訪問及使用有嚴格的權限管理,完全私有的區塊鏈中寫入權限僅在參與者手裡,讀取權限可以對外開放,也可以進行任意程度的限制。目前很多私有區塊鏈會通過依附在比特幣等已有區塊鏈的方式存在,定期將系統快照數據記錄到比特幣等系統中。其典型應用如 Eris Industries。

私有區塊鏈可以帶來規則的改變。如果需要的話,運行著私有區塊鏈的機構可以很容易地修改區塊鏈的規則、回滾交易。私有區塊鏈交易成本更低。交易只需被幾個受信的高算力節點驗證即可,而不是需要數萬個節點的確認,因此交易成本會低。私有區塊鏈節點間連接情況好、故障可以迅速通過人工干預來修復,從而提升交易速度並可以更好地保護隱私。

帶你腦補區塊鏈分類的知識

公共區塊鏈、共同體區塊鏈和私有區塊鏈各有優勢。公共區塊鏈很難實現得很完美,共同體區塊鏈、私有區塊鏈需要找到實際迫切需求的應用需求和場景。至於具體選擇哪套方案取決於具體需求,有時使用公共區塊鏈會更好,但有時又需要一定的私有控制,適用於使用共同體區塊鏈或私有區塊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