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长塘社区: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 今朝人均收入达两万

大朗长塘社区: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 今朝人均收入达两万

改革开放后,长塘社区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长塘社区供图)

大朗长塘社区: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 今朝人均收入达两万

长塘社区繁华夜景

大朗长塘社区: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 今朝人均收入达两万

暑期举办武术培训班

大朗长塘社区: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 今朝人均收入达两万

每年元宵节,大朗都会在长塘社区举办闹元宵活动

东莞时间网讯 (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 戚嘉琳 黄伟英)长塘社区,位于大朗镇西南部,是东莞中南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相传古时有一条小河从村前流过,因此名曰“长溪村”。南宋时期,长塘社区的叶姓先人将小河拦腰筑成五个水塘,自此“长溪村”更名为“长塘”。

昔日的长塘社区,放眼望去尽是农田,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的长塘社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村民们纷纷洗脚上田,昔日的农田早已消失不见。随着长塘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社区越来越美,村民文体生活越来越丰富。蜕变的长塘社区是大朗镇改革开放的缩影,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生动案例。在每一个平凡日夜的更替之中,在一街一楼的细微变化中,长塘社区早已更换了模样。

近日,记者采访了亲历长塘社区四十年巨变的村民,他们用一句句话还原多年来长塘社区的模样变化。在他们的讲述中,记者持续见证了这个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并深知这个社区腾飞的背后有一股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力量在支撑。

发展社区经济成为大朗工业中心之一

“家中国,国中家……”双脚未踏进长塘花园,便先听见园内传出一段粤剧吟唱。走进长塘花园,穿过园内的小径,发现原是花园内舞台小广场上的粤剧发烧友在过戏瘾呢。往村史馆走去,间或路遇三两个老人在凉亭下乘凉,轻轻地摇动着手中的蒲扇为怀中熟睡的孙儿驱暑。不远处,三五成群的孩童在林荫下嬉笑追逐,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走进村史馆,映入眼帘的是记录长塘社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带给长塘社区的不是岁月温柔的细磨,而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四十年前,长塘社区几乎家家户户挽起裤脚下到田间,以种植水稻、甘蔗、木薯、番薯、豆类、芋头等为主业,以养殖鱼、猪、家禽为副业。虽然长塘村民渴望通过辛勤劳作发家致富,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导致村民的收入仅能勉为其难填饱肚子,手头根本挪不出多余的钱。

穷则思变,变则通达。上世纪80年代,长塘社区的村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抢占先机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长塘社区通过集体经济改革、招商引资、村民创业等,发展成以毛纺织业、商业、零售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长塘社区,该社区从一只雏鸟进化成为展翅高飞的雄鹰。在这四十年中,长塘村民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大力发展经济,手中的余钱多了,昔日的农田已变成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一条条车水马龙的水泥路。如今,长塘社区这片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仅有5400余人的土地上,工、农业总产值已达152509万元,社区人均收入达2万元,公司和个体户共约2800个,已经成为大朗的工业、物流、信息中心之一。截至2018年上半年,长塘社区可支配收入5322万元,其中经营总收入为5319万元,并一跃成为东莞中南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

人们总爱怀旧,长塘社区的老一辈说,他们这一代人,怀念那个没有开发的长塘,但更欣喜现在长塘的蝶变和带来的幸福生活。

坚守传统文化 铭记本心保护传统

相传抗元英雄叶刚战死后,其妻李氏为躲避元兵追杀逃到大朗隐居,生活十分艰苦。李氏负责照顾其孙廷实。廷实6岁时,李氏去世。廷实一直不忘教养之恩,每年四月初八逢李氏的生辰便买黄瓜拜祭李氏。从此长塘村民每逢四月初八都会买黄瓜拜祭先人,感恩先人教养之恩,也便有了“四月八吃黄瓜”的传统。

改革开放前,每逢年三十,长塘村民就会到寺庙和宗祠祈福,凡是六十岁以上的男性村民穿着长袍参加,后因文革而取消。改革开放后,七十岁以上的男性村民都会穿着红色长袍在宗祠团拜,祈求身体健康,家庭和谐。时至今日,长塘村民始终坚守到宗祠祈福的传统。

长塘社区现存的宗祠有3座,均始建于明朝以后。祠规祖训或族规家法或书以族谱,藏于祠堂;或对联匾额,悬于祠堂;或勒石刻碑,立于祠堂。“案有詩書庭有禮,家宜孝友國宜忠。”这是深深地刻在长塘社区宗祠墙上的众多族规家训之一。四十年风雨兼程,长塘村民时刻铭记族训,在大力发展经济之时常常回首自省,不忘本心坚守先辈创造的文化,从而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改革开放后,长塘社区为了保护传统文化,请人重修宗祠,并聘请村中有经验的长者专门负责管理和维护。经过修缮,现在的宗祠不仅是宗亲、拜祭等活动的举办场所,更是村民们茶余饭后闲话家常的地方。宗祠里的族规家训,让长塘村民每每读到都仿佛是先人在耳边谆谆教诲。20世纪末,长塘社区为了追本溯源、铭记先辈教导,村民合力编写了《长塘村史》《叶氏宗亲世系网》等资料。

四十年发展日新月异,长塘村民不曾忘却先辈的教导。长塘社区这棵大树从先辈创造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养分,踏步新征程。

重视文体活动 文化体育共同发展

一个地方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却忽视文体建设,则犹如瘸着腿的巨人,不出百步就长倒不起。长塘村民深谙个中道理,经济和文体必须两腿并行。文化和体育看上去无形无色,却最终决定长塘从何处来、往哪里去。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由于长塘社区对文体建设的重视,长塘文体事业已经蒸蒸日上、硕果累累。

长塘的文体设施丰富,建有长塘小学、长塘幼儿园、篮球场、文化公园、长塘花园文体活动中心、文化室、电子阅览室、展览馆等。目前,长塘成立了社区图书馆,藏书约20000册,定期举行读书节,营造书香长塘。

这些年来,长塘社区广泛开展群众艺术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并深受村民的喜爱。据长塘社区宣传委员叶建龙介绍,长塘社区秉承着传承粤剧这颗“南国红豆”的使命,每逢春节,长塘社区都会在花园舞台广场举行为期三天的春节粤剧曲艺晚会,台上精彩吟唱,台下人潮涌动。每年暑假,长塘社区还有资深的武术老师举办武术培训班,传授武术的基本要领。除了粤剧、武术,长塘社区还经常举办乒乓球、篮球、拔河等比赛,增进了社区村民的友谊,锻炼他们的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激发他们的体育运动热情,更为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长塘社区来说,四十恰是他风华正茂的时候。年轻的他用行动赋予了长塘文化和体育事业生生不息的活力,开出了一朵朵绚烂的花。

规划未来方向 提升社区城市品质

历史,在这个特殊的年份给长塘村民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回看四十年前,长塘社区只是一个农业小村。从1978年改革的春风拂过长塘后,长塘社区通过改革集体经济、招商引资、村民创业等,不断转型升级发展成以毛纺织业、商业、零售业、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不断发展壮大。社区内高楼林立,村民生活富足和谐,一改昔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象。

四十年,一代代勤奋的长塘人辛苦奋斗改写命运,并将继续前行,为更富足的生活而奋斗。接下来,长塘社区将致力提高村民生活的幸福感,提升社区城市品质环境,升级相关配套设施,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接下来,该社区将合理利用绿化带、闲置地块,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进一步整治社区辖区内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规范停车管理,确保道路畅通,在长和街和长盛宴会中心门前路段增设禁停标识牌及路面画禁停线,规范车辆停放,避免交通阻塞;对长塘花园大门右侧停车场铺设石粉,并做好停车场车辆类型停放规定工作,规范车辆停放;优化长塘花园居住环境,提高居民宜居环境,提高群众满意度。

风雨四十载,在这不到4平方公里的热土上,长塘村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形成多箭齐发的产业发展态势,并将奋力再写辉煌的新篇章。

对话

打造高品质的长塘社区

近日,长塘社区宣传委员叶建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年来,长塘社区深入贯切落实党和国家的工作方针,真抓实干、奋发图强,以服务发展大局,和谐稳定为工作出发点,全力加快经济、产业、民生事业优化提升,促进社区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接下来,长塘社区将会根据社区实际,盘活村集体资产,提升经济效益,提升社区城市品质环境。

记者:长塘社区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居住着将近2万人口。接下来,长塘社区将如何深入开展驻村工作,密切联系群众?

叶建龙:历年来,大朗镇领导多次到长塘社区召开工作座谈会,对社区部分项目和工作推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推进社区发展。6月28日,傅党委、驻村团队成员对社区困难老党员开展“七一”慰问活动,了解老同志的身体状况以及存在困难,并送上慰问金和节日的问候。每周二驻村团队深入开展驻村工作,落户社区户籍居民、企业、个体工商户、外来人口进行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密切联系群众。据统计,截至6月底,驻村团队和辅助团队成员共走访社区户籍居民、企业、个体工商户、外来人口共815户。

记者: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叶建龙:今年春节,长塘社区党工委组织对社区困难群众进行慰问,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共享社区发展成果。同时,长塘社区党工委多次召开全体党员会议,通报社区近期工作情况以及部分项目讨论,集思广益推进社区各项发展,并以党课的形式共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内容,提高全体党员的党性及思想觉悟。按照镇委组织办关于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暨纪念建党97周年活动的部署和安排,长塘社区党工委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和讲主题党课,同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全体党员通过不记名投票评选出优秀党员23名,发展了一名预备党员,为党工委注入新鲜血液。在今年6月28日,长塘社区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镇组织举行的“不忘初心 迈步新征程”庆祝建党97周年晚会。接下来,长塘社区党工委将会继续组织社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周日党课”, 定期向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性、党纪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记者:围绕大朗镇委、镇政府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结合社区自身实际,长塘社区接下来有什么工作计划?

叶建龙:接下来,长塘社区将继续加强民生建设。全面升级长塘花园智能化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及人行通道系统、可视对讲系统,提高社区群众满意度。促进重大项目的推进。一是按照教育大厦现状规划做好教育大厦立项和方案设计,并办理相关手续。二是推动居民活动中心的建立。

继续加强社区辖区内消防安全工作。一是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持续开展“三小”场所及各类人流密集场所的整治和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加大消防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继续提高企业以及群众安全生产的基本素质,避免因麻痹大意而引起火灾事故。

继续做好社区辖区内易燃易爆品的清理整治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长塘社区威水史

●上世纪90年代末

长塘社区基本形成了以毛纺织业、商业、零售业、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003年

兴建长塘花园;

●2003年年底

长塘社区被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机构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2004年

长塘社区进行“村改居”工程和股份制改革;

●2005年年底

长塘社区被评为“广东省文明社区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