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43歲農村漁民發明自己製做的稀罕物給力,地上水裡都能跑


山東青島顧家島漁民43歲的張洪奎拎起一隻大蝦:“這才是真正的青島大蝦,旺鮮旺鮮的!”張洪奎正在碼頭魚市出售當日親自捕撈的小海鮮。凌晨三點天色尚黑,張洪奎便和他的漁民兄弟一同出海打魚,直到午後1點才返回。張洪奎自家有一條60馬力的木製漁船,適合近海捕撈,都是當天去當天回。

因為自家漁船一般都靠泊在距離岸邊200米處,上船時需要用兩棲三輪摩托車將當日捕魚用的所有行當,包括漁網、燃油、冰塊、食物、裝海鮮的盆盆罐罐等運上漁船,然後將車“就地”泊在海里,回來時再將捕獲的魚蝦蟹等海鮮直接卸載到兩棲三輪摩托車上,用它實現由船艙到碼頭魚市的點對點一站式運輸,確保海鮮麵市時鮮活喜人。

張洪奎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他,平時就喜歡鑽研事兒。漁民張洪奎創新發明的兩棲三輪摩托車行駛在陸地上就是一普通三輪車。

但是,兩棲三輪摩托車行駛在海水裡從激起的浪花可見,漁民張洪奎創新發明的兩棲三輪摩托車動力十足。其他漁民還在忙著先用搖槳小船或其它方式運上岸再人工搬扛到魚市的勞神費力,他的兩棲三輪摩托車給他立了大功,從海上運到魚市大約300米距離才用了不到5分鐘,省時省力又高效。

前階段,“大蝦事件”給青島抹了黑,作為一個天天與海鮮打交道的漁民,他心裡感到很不暢快。當然,今天的張洪奎心情極好,他說今天收穫不錯,各種海鮮捕了二百來斤,怎麼也能賣上個兩千元。張洪奎卸載海鮮後向人們展示他的發明“兩棲三輪摩托車”。

為了省時省力提高卸貨效率,平時愛動腦筋的張師傅,說幹就幹,他找到村裡的老師傅請教了電工和焊接技術。整條船基本都是用“廢物再利用”,其車座是一個廢舊冰箱門,方向盤和油箱是從淘汰麵包車上拆下來的,船艙蓋是一種大型車的腳踏板;另外,發動機、電瓶等設備,全部都是拼湊在一起的舊零件。圖為2016年1月17日,山東青島市黃島區顧家島,漁民張洪奎發明的“海陸兩棲碼頭正在建造中。


張洪奎駕駛“海陸兩棲碼頭”登陸海灘進行各項技術指標的測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