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叔冒30多度高溫,用竹竿捉「稀罕物」,一天能捉600多!


進入7月,氣溫動輒達30度以上,許多人們都不敢出門。而在一片小樹林裡,一位農村大叔不懼高溫,拿著一根長竹竿往樹上掏,這是什麼節奏?不會是掏鳥窩吧?

小編帶著好奇,走過去瞧稀罕。這位大叔站在火辣辣的太陽底下,顯得很高興,他的竹竿上好像粘著一個什麼,可惜那稀罕物動作太快,看不清楚。

那位大叔善解人意,用手捏住那稀罕物,哦,現在看明白了,是一隻知了。知了又叫金蟬、蟬,小編的家鄉叫其為“節令”,不知道您那裡怎麼稱呼?

這位大叔雖然年過六旬,但眼睛非常犀利,順著蟬鳴,把竹竿舉過去,一隻知了就撲稜著翅膀,飛不了了。

這位大叔抓起一把知了,展示自己的戰利品。

又一隻知了到手。蟬體含營養物質豐富,幹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約7%,維生素及各種有益微量元素均高於一般肉類食品,可稱其為當今食品中蛋白王。

這位大叔不怕熱也不怕累著脖子,仰著頭伸著竹竿捉知了,身上的汗水把衣服都浸溼了。這位大叔半天功夫已經捉了200多隻,已經送回家一趟了。這位大叔姓宋,從諸城投奔在日照工作的女兒來的。

大叔展示自己的粘知了神器。小編用手捏了一下,稍微有點黏,但不是很沾手。

大叔從兜裡掏出一個成品,說這個粘知了神器名字叫“小手”,從臨沂批發市場上買一個五毛,從小賣部裡買一個一塊錢,真是便宜。

大叔說,自己能一天捉知了600多個,不是為了賣,而是用油炸了吃,當一個喝酒的下酒菜。想想也是醉了,能在這個三十六七度的高溫天裡,炸一盤金蟬,再喝幾瓶冰鎮的青島啤酒,該多爽啊!

說話間,那位大叔又粘了一個知了。小編嚥了口唾沫,告別那位來自諸城的宋大叔。嗨,這大熱天出門,什麼稀罕事都能遇到,就像那位農村大叔,從諸城跑100多里路,到日照粘知了,還冒著三十多度的高溫,親愛的讀者朋友,這樣的事您能幹出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