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中國人吃了1800年,到了泰國秒變「稀罕物」,一天收入三萬元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

餃子現在已經成為了北方人不可或缺的過年食品。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紅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紅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就是這樣一種在我們中國十分普遍的美味,被這名中國男子帶到了泰國卻成為了“稀罕物”,跟我們在國內賣餃子按碗出售不同的是,這裡的餃子都是按個出售的,售價是5塊錢一個,一盒下來也得好幾十塊錢,價錢非常的昂貴。

與我們國內用水煮餃子不同的是,這裡的人都喜歡吃油鍋裡面炸過的餃子,這樣處理過的餃子不僅口感美味,也沒那麼容易燙到嘴巴,深受當地人的喜愛,據知情者透露,該男子的餃子攤生意十分的火爆,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收入就有300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