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石丨玉中有荷韻,風動自在香

大暑已至,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看宋人秦觀避暑納涼: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有風襲來,還帶著荷花的清香,十年的陳釀,醉不過她的芬芳。這樣的消遣,才算沒有辜負這夏日裡的十里荷塘。

雅石丨玉中有荷韻,風動自在香

城市的燈光,照不到故鄉的荷塘。裘軍毅將荷之一隅刻在玉上,落玉成景,讓愛荷之人能時時觀賞。

雅石丨玉中有荷韻,風動自在香

此作品由和田玉籽料雕就,形似玉牌,卻又打破了玉牌方正規整的造型。荷香池畔,清風徐來,一側荷花自玉中探出,扶風搖曳,花瓣圓潤飽滿,蕊心展露,風姿綽約,顯示出荷花嬌豔燦爛的氣韻。

雅石丨玉中有荷韻,風動自在香

作品的正面是運用淺浮雕技法雕成的荷花和荷梗,背面則是留有大量的留白以展現玉質的細膩瑩潤,

疏密有致,繁簡得當。灑金皮處的毛孔清晰可見,有沉醉千年的古樸意蘊和道不盡的婉約。

雅石丨玉中有荷韻,風動自在香

玉與荷,是君子與君子的相遇,知己與知己的相知。

在我國傳統的儒家文化中,君子需具備外帶恭順、內具堅韌、光華內斂、不彰不顯的品質,這些品質與玉的品質極為相似,正如《詩經》所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雅石丨玉中有荷韻,風動自在香

而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又將荷花稱為君子之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以花喻人,是君子生性高潔、出塵離染和清淨無瑕之風的體現。

雅石丨玉中有荷韻,風動自在香

荷有繁華落盡時,待夏已闌珊,還能以玉賞荷,賞絃歌,知雅意;以玉養荷,養“身處汙泥未染泥,不待風來香滿池”的君子風骨,想來也是美事一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