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吳宇森:暴力其實沒有美學,我的靈感來源於舞蹈

聽過一個小故事:一位男孩問他的哥哥什麼是江湖,哥哥說江湖就是為朋友兩肋插刀。男孩又問什麼是兩肋插刀,哥哥也說不清什麼是兩肋插刀,只好帶著男孩一起看吳宇森的電影,等到他看完《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之後,突然就明白了,同時也愛上了這個導演。

在那個學著大人模樣抽著劣質香菸,幻想著自己為落難的兄弟兩肋插刀的年紀裡,誰不會迷上這樣一位靠著“暴力美學”行走於江湖的導演呢?

專訪吳宇森:暴力其實沒有美學,我的靈感來源於舞蹈

吳宇森導演的眾多經典槍戰片,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而在2003年與本·阿弗萊克合作《記憶裂痕》之後,吳宇森就沒再拍過動作片,時隔十多年,吳宇森再次攜最新動作片《追捕》會給觀眾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又是什麼原因讓之前厭倦了“打打殺殺”的吳宇森導演“重出江湖”呢?近日,中國電影票房吧原創內容平臺【話娛】作為新媒體的代表,對吳宇森進行了一次獨家專訪。

經典重現,再續古典雙雄情結

對於老版《追捕》,中國觀眾並不陌生。該片是由西村壽行原著小說《涉過憤怒的河》改編,由高倉健主演,於1978年在中國上映,並在當時掀起一片熱潮。

2015 年,香港寰亞電影購買了版權並交由吳宇森執導,吳宇森本人曾在多個場合表達過自己對《追捕》以及高倉健的喜愛。所以,吳宇森對於這個經典故事的重拍,也是向高倉健致敬。

同吳宇森早期的動作片一樣,高倉健版《追捕》也曾是一代人的記憶,怎麼超越經典,是一個難題。“其實我要重拍的不是這個電影,而是原著小說,小說還有很多故事老版《追捕》是沒有用過的。很多的故事情節,感情戲,表現方式都是跟以前《追捕》完全不一樣的,我把很多細節都進行了現代化。”

在劇本改編方面,吳宇森介紹到,這個戲會比較注重人性,同時也講述了一個危害全人類的陰謀。兩位男主角是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文化,兩個人一起合作、相互鼓勵、協力尋找真相。除了兩位男主惺惺相惜的友情,影片當然也少不了浪漫的愛情。張涵予和戚薇剛開始有很多不諒解和誤會,但最後又相愛起來了。

對於張涵予來飾演高倉健這個角色,吳宇森是這麼認為的:“我覺得可以把他塑造成一個具有浪漫主義的英雄,我對他這次的表演也非常滿意。當然,浪漫主義的英雄要觀眾來判斷,我的看法並不能代表觀眾的看法。比如我之前拍周潤發的時候,也沒想到靠他本身的魅力可以把角色塑造得如此成功。我只是給演員提供了一個方向。”

純正的吳氏風格宣告迴歸

在吳宇森的電影中,鴿子似乎成為一種象徵。無論是《喋血雙雄》中從教堂的聖壇前飛過的白鴿;還是《變臉》中在聖歌的伴奏下和子彈齊飛的白鴿。教堂、白鴿、血色和浪漫,早已成為吳宇森電影中的特色,周星馳甚至在《喜劇之王》中惡搞了一番。

新《追捕》對影迷來說,最好奇的莫過於吳宇森還會不會迴歸以前的經典電影風格。談起這個話題,吳宇森笑道:“有放鴿子啊,很接近我以往電影的風格,但加添了很多動作場面,情懷也是很浪漫的,不管是愛情、友情,都像我以往的電影一樣。”

專訪吳宇森:暴力其實沒有美學,我的靈感來源於舞蹈

日前,片方也曝光了一張手銬元素的先導海報,兩隻充滿力量的手交錯半握組成了吳宇森電影中難忘的“白鴿”標誌,而這兩隻手被手銬相連接。唯美與暴力,新《追捕》已宣告自己來自純正的吳氏風格。

據悉,影片已定檔於2018大年初一,《追捕》作為一部槍戰片,為什麼會選擇主打合家歡的春節檔上映呢?對於檔期上的選擇,吳宇森其實沒有太多擔心,反而有些興奮。“電影到最後還是蠻樂觀的,會讓觀眾在影片中感覺到人的一生中會經過很多磨難,但到最後還是有希望的,人間還是有一份友情存在的,有一份愛可以追求。”

友情、愛情這是影片所要表達的兩個主題,在吳宇森看來,深厚的友情可以跨越國界,真摯的愛情可以跨越生死。

從80年代到21世紀初,吳宇森的電影可謂風靡全球,那現在偏年輕化的觀眾還會不會欣賞這種浪漫主義槍戰的風格?去年,馮小剛、李安、張藝謀等大導演的作品大多不盡如意,或是遭遇口碑風波,或是票房未達預期,這些因素也不免讓業界有對吳宇森這部迴歸新作有著各種猜疑。

但是,從《寒戰2》《使徒行者》《湄公河行動》等香港導演主導的警匪片來看,這些影片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表現都十分亮眼。【話娛】小編認為,這些影片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以下三點:首先劇本很紮實;人物塑造很深刻;導演對影片的敘事結構較為緊湊。而從《碟中諜2》在全球所取得年度票房冠軍的成績來看,吳宇森在這三個方面不會出什麼問題,而且只會做得更好。

或許每個導演心中都有浪漫的情懷,不過表現方式不同而已。孤獨、隱忍、悲慼、混雜而抽象,這是王家衛的浪漫;“黎小軍同志,我來香港的目的也不是你呀,你來香港的目的也不是我呀”,樸實卻直指人心的劇情是陳可辛的浪漫;而吳宇森則是用極端的美化暴力方式來表現他心中的日月。

從《英雄本色》開始,吳宇森塑造出自己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東半球高舉暴力美學的旗幟,與西半球的奧利佛·史東和昆汀·塔倫提諾遙相呼應。不過吳宇森並不認同這一說法。

“首先暴力美學不是我自己說出來的,是影迷看了我電影之後有感而發的。其實暴力是沒有美學的,但是暴力裡面有人性,有一份感情,有一份浪漫,而且這個暴力是為了一個真理,為了一個犧牲,再加上愛情或是友情的美好,就變成了一種美學。”

專訪吳宇森:暴力其實沒有美學,我的靈感來源於舞蹈

說起暴力美學的根源,吳宇森告訴【話娛】記者,他的暴力美學風格主要受張徹、黑澤明、劉家良等幾位導演的影響。但對吳宇森影響最大的不光是這幾位導演,也不是暴力,而是歌舞片。“其實很多動作的美感,我都是用歌舞片的原理拍的。我從小就喜歡跳舞,在學校的時候我還教人家跳tango,我拍戲就像舞蹈一樣,很強調動作的美感,但是我拍槍戰是有一種情懷,不是為了殺人而殺人,不是為了開槍而開槍,那份情懷融合在動作裡面成就了動作美學。”

相對於師傅張徹電影中的暴力、血腥和悲壯氣息,在吳宇森導演手裡的暴力影像經過了獨到的藝術化處理和美學上的加工,讓暴力的水準和意義上升至新的層次。

仍在找尋一種真正屬於自己的境界

從《英雄本色》到《碟中諜2》再到《太平輪》,從香港到好萊塢再到大陸,吳宇森幾十年輾轉拍片,創造了無數奇蹟和佳片。而今,步入古稀之年的他帶著最新動作大片《追捕》歸來之時,他依然沒有找到一種真正屬於自己的境界。“每位導演到了一定年齡,達到一定高峰之後,都會追尋另外一種境界,這個境界是什麼呢?我還在追尋。所以我要繼續拍電影,一直到我找到一種不管是人生,還是創作上,真正屬於我的境界。”

談到接下來的計劃,吳宇森也表示會嘗試藝術片。不過相比藝術片,更能打動吳宇森的是紀錄片。“在60年代的藝術片我們都看得懂,都能夠感動,現在看得藝術片很難感受得到,可能大家生活年代不一樣。所以,真正讓我感動的反而是紀錄片,因為真實,都是來源生活。紀錄片不需要通過任何的技巧,它會真實的呈現在你眼前。不管去講一個貧窮的小學生的生活,或者是一個億萬富豪的生活,都會讓我真切感受得到。”

或許時代在變,觀眾在變,電影也在變,但不變的是吳宇森對待電影的這份尊重、敬業與情懷。其實導演的作品就是導演這個人的完全體現,有導演說,他每拍一部電影,就是剝一層最真實的自己給觀眾看。

專訪吳宇森:暴力其實沒有美學,我的靈感來源於舞蹈

當媒體在架機器、打燈光的時候,坐在那等候的吳宇森安靜而專注。面對媒體的聚光燈,無論是門戶網站、紙媒、還是自媒體,只要您坐到他面前,他一定會全力配合您的各種要求。對於眼前這樣一位導演,難道我們會對他的作品失望嗎?

主編:邱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