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新龍縣全域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取得初步成效!

新龍是集老、少、邊、窮於一體的四省藏區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新龍縣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州黨委部署要求,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群眾優勢,凝心聚力,真抓實幹,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成效。

「脫貧攻堅」新龍縣全域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取得初步成效!

落實黨建責任,聚焦脫貧攻堅精準發力

縣委堅持加強基層黨建與打贏脫貧攻堅戰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動、同考核,制發《關於全域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意見》《新龍縣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責任清單管理辦法》《新龍縣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等,建立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長效機制,確保“無縫對接”。

堅持以上率下,落實基層黨建聯繫點制度,縣領導班子成員掛點聯繫幫扶90個貧困村,通過同吃同住同勞作、深入農戶聽民聲,協調解決基層黨建和精準扶貧重點難點問題。把服務保障脫貧攻堅作為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縣級機關黨組織、鄉鎮黨委、村(社區)黨組織、縣級機關黨組織書記、鄉鎮黨委書記、黨務副書記、組織委員、第一書記”在內的8張工作清單,明確工作職責、目標任務和時間要求,層層壓實責任,推動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建強基層組織,築牢脫貧攻堅戰鬥堡壘

整頓提升軟鄉弱村黨組織,每年按照10%的比例倒排確定整頓對象,制發《新龍縣基層黨組織評星晉級整頓提升活動實施方案》《關於開展軟鄉弱村集中整頓“回頭看”的通知》,2017年來共評定先進鄉鎮5個,一般鄉鎮13個,軟弱渙散鄉鎮1個;先進村29個,一般村56個,軟弱渙散村10個。

重點抓好軟弱渙散鄉村的整頓提升工作,同步抓實104個先進、一般黨組織鞏固提升工作,同時按“一鄉一策、一村一案”制定工作方案115份,查找問題351個,明確整改措施900餘項。

開展黨建示範點建設,以實施“四好”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村黨支部“評星晉級”和“四好村”創評、村黨務公開、村發展諧穩和諧等工作,加強分類指導,湧現出了一批帶富作用強、特色鮮明、社會效益好的農村基層黨組織示範群體。

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推行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黨支部+電商+貧困戶”等方式抓黨建促發展,在全縣全域實施“一線兩翼”黨建示範帶(片)建設,在雅礱江沿線打造4-6個村級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示範點,把黨建工作與組織建設、產業發展、項目推動和鄉村治理結合起來,拓寬農牧民致富渠道。

狠抓隊伍建設,鍛造脫貧攻堅骨幹力量

選優配強鄉鎮領導班子,緊扣鄉鎮功能定位、產業發展特點,配齊配強鄉鎮領導班子,結合村換屆後崗前培訓工作,舉辦專題培訓班4期。

加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和後備力量培訓,選拔90名黨員幹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28名大學生到貧困村任職,建立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村組幹部與村後備幹部結對培養機制,依託宜賓對口幫扶、縣校合作平臺優勢,組織鄉鎮領導班子、村(社區)兩委幹部、第一書記、脫貧攻堅一線幹部共300餘名赴宜賓、都江堰、阿壩州、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等地校,學習產業發展、牧業養殖、鄉村旅遊、特色農產品手工藝品打造、鄉村治理等相關知識。

實施農村黨員創業帶富工程,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和示範帶動作用,做大做強黨員精準扶貧示範工程,落地示範項目48個。

積極搭建平臺,打造脫貧攻堅強勁引擎

深化黨組織結對共建,全縣9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59個非貧困村由34名副縣級和3名市廳級以上領導聯繫、落實72個縣鄉機關單位黨支部為幫扶責任單位、由396名縣鄉機關黨員幹部組建成共建共創駐村工作組90個,派駐第一書記145名、農技員70名,農業技術巡迴服務小組5個15人,落實2467名幹部結對幫扶2316戶貧困戶。實行組織共建、隊伍共抓、資源共享,開展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送崗位、送資金活動,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實施“四個一萬”產業,整合資金2241.66萬元,圍繞 “一圈兩帶三片”產業佈局,培育集體經濟44個、產業示範點76個。創新“借+還”產業扶貧機制,採取1戶1幫扶、1村1專合、1品1標準、1產1龍頭模式,投入資金1610.4萬元,為1101貧困戶和非貧困戶購買犏母牛,實現每戶增收2100元。促進了貧困群眾增收。

加大投入力度,夯實脫貧攻堅保障基層

按照“一片一片整村推、一年一年往前趕”的思路,著力以路、水、電、通訊為重點,聚焦貧困村、兼顧非貧困村,盤活脫貧攻堅資金項目,統籌推進貧困村和非貧困村項目建設、產業培育等,確保脫貧不落一村一戶一人。投入3.3億元,實施脫貧攻堅項目152個,實現了謀劃部署早、項目推進早、任務完成早。

同時,注重加強基層黨建基本保障,印發《鄉鎮黨委工作運行規則》《新龍縣村級組織工作運行規則》,促進鄉村黨組織的規範運行,提高村級組織運行經費,落實第一書記和駐村幫扶工作專項經費,按照“1+6”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標準新建村級活動場所22 個,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為民辦事的能力和水平。

來源 | 縣委組織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