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冒名醫生」被證實 美年健康改口「深表歉意」

曾對外稱“黑公關”盯上的美年健康,從一開始咬定“不存在無證上崗醫生”的說辭,鬆口稱“部分醫師備案不及時”。到昨晚(8月5日),面對廣州市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所證實的違規行為,再次改口:“深表歉意。”

這前後,不過5天時間。在這前後的幾個交易日裡,也讓美年健康市值蒸發超百億。

打臉!“冒名醫生”被證實 美年健康改口“深表歉意”

8月5日,美年健康發佈公告,稱收到天河區衛計局《責令整改通知書》,且在公告中“深表歉意”。

實錘:

存在三大問題

8月5日晚,美年健康發佈公告,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收到廣州市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責令整改通知書》,證實了美年健康美年富海門診部存在冒名醫生、體檢報告無醫師手寫簽名、違規開展CT放射診療活動等三大違規行為:

1、部分B超檢查報告未經醫生陳飛雪審核,由其他醫生以陳飛雪名義發出報告;

3、在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前擅自開展CT放射診療活動。放射科使用未按規定進行職業健康體檢覆査的人員肖浩、盧玉萍從事放射診療工作。

打臉!“冒名醫生”被證實 美年健康改口“深表歉意”

《責令整改通知書》提到,現責令嚴格依法依規執業,確保醫療質量安全,並須進行以下整改:

1、規範醫生執業行為管理,醫生應親自審核併發出體檢報告;

2、加強醫療文書管理,完善醫生手寫簽名;

3、依法依規開展放射診療服務。放射科按要求使 用職業健康體檢合格人員。

美年健康在8月5日晚的公告中表示,在收到《責令整改通知書》後,第一時間派駐專項工作小組進駐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進行深度調查,並逐步落實整改。

四次回應:說法前後不一

成都商報記者梳理了自稱美年健康前員工,譚翠蓮的爆料文章發現,文章中共指出了美年健康存在四大問題。

1、美年健康用離職的醫生、冒牌醫生違規簽發醫檢報告;

2、並未取得CT,MR,膠囊胃鏡等由不同程度輻射設備所做檢查的營業執照;

3、“3650”體檢的醫療安全(記者查詢後發現,“3650”系美年健康的一款體檢套餐,需花費3650元);

4、強制員工刷信用卡購買公司體驗卡。

面對前員工的質疑,美年健康前後共有四次回應。

第一次回應是7月30日,美年健康發佈關於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稱有關個人歪曲誇大事實、惡意抹黑公司,美年健康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將配合司法機關依法打擊。面對質疑中“冒用離職醫生”一說,稱相關人員執業資格證照齊全有效不存在無證上崗、持錯證上崗或持過期證照上崗的情形;CT,MR,膠囊胃鏡等無證操作也屬捏造;對於“3650”醫療安全,稱多篇報道“妖魔化”體檢行業,並不會導致重疾。

第二次回應與第一次無二。但此次回覆的十分鐘後,就被天河區衛計局的“實錘”啪啪“打臉”天河區衛計局稱,在對舉報涉及的三名醫生陳某,盧某,魯某進行現場詢問和調取體檢報告後,醫生陳某表示患者報告並非其本人審核,該機構涉嫌違規出具報告;另外關於放射性診療設備,天河區衛計局稱美年富海門診部涉嫌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便違規開展放射診療,並且正在其行為立案處罰。

8月1日,面對深交所的關注函和天河區衛計局的公告,美年健康就此事進行了第三次回覆。回覆中,美年健康一改此前“公司不存在無證上崗”的說辭,鬆口稱“部分醫師備案不及時”。另外,對於設備執照,美年健康稱,由於前期大型設備大多屬於甲類醫療設備,在醫用設備配置許可審批環節週期長且有一定難度。

第四次即8月5日晚,也是在收到天河區衛計局的《責令整改通知書》之後隨即回覆。前後四次回應,美年健康的說辭從“證照齊全”到“深表歉意”,伴隨著天河區衛計局的檢查結果而變化。

違規事件:早有門店受罰

事實上,經過成都商報記者梳理,這也不是美年健康第一次因為員工未持證上崗、放射設備等問題受到處罰。

2017年8月,上海衛計委對美年健康上海美錦門診部開出行政處罰,其未經批准擅自變更放射診療項目或者超過批准範圍從事放射診療工作,未對放射診療工作人員進行個人劑量監測、健康檢查、建立個人劑量和健康檔案等。

2017年11月,上海市衛計委對上海美錦門診部開出行政處罰,其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

2018年2月,上海靜安區衛計委曾對美年健康上海美智門診部做出行政處罰,允許未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人員上崗。

有媒體曾統計,2014年美年大健康體檢門店違規數量高達26起,2015年6起,2016年29起,2017年也有14起。單單是上海美錦門診部,2014年到2018年,就被上海衛計委處罰十次之多。

打臉!“冒名醫生”被證實 美年健康改口“深表歉意”

美年健康收到行政處罰的這些門店中,無證上崗、放射診療許可證的問題最普遍。

8月1日,在美年健康第三次的回覆中,美年健康稱,成都金牛體檢門診部、深圳市瑞德爾門診部等體檢中心曾先後17次因為缺少《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或《放射診療許可證》而被處罰。

“公司前期存在的處罰主要集中在放射診療許可證的範圍,由於前期大型設備大多屬於甲類醫療設備,在醫用設備配置許可審批環節週期長且有一定難度,伴隨相關文件的下發,放射診療許可證辦理速度加快,此類問題將基本解決。”美年健康稱。

資本市場:市值縮水百億多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一名接近雙方的知情人士稱,美年健康前員工譚翠蓮離職之後,公司並沒有如之前承諾的發放她應得的薪酬。

可能是基於對醫療安全的敏感度以及公司對她的各種刁難等多方面因素,她才無奈地寫下文章:《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掙一次錢了!》,也正是這篇文章,是美年健康落入旋渦之中的契機。

美年健康怎麼也想不到,因為沒有給足一位員工的報酬,而在資本市場引起如此大的漣漪。

打臉!“冒名醫生”被證實 美年健康改口“深表歉意”

在自媒體文章發佈譚翠蓮的文章後,美年健康7月30日開盤即跌停,報收19.53元/股,市值一日蒸發近68億元。

7月31日,美年健康開盤再度大跌逾6%,最終全日報收19.59元/股,漲幅僅為0.31%。隨著“假醫門”事件持續發酵,8月2日,美年健康盤中一度觸及跌停,報出自2017年9月份以來的新低16.33元/股,最終全日報收17.45元/股,跌幅3.11%。在風波開始之後的5個交易日市值累計蒸發了近170億元。

8月6日,美年健康開盤即跌7.67%,股價又創新低,跌至15.05元。收市時報16.0元,跌1.84%,市值已從事件發酵前的677.38億元縮水至499.5億,蒸發了178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