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被当网约车载客引质疑 律师:乘客有风险!

“货拉拉”被当网约车载客引质疑 律师:乘客有风险 。和滴滴不一样

连日来北京大雨,不少市民反映迟早顶峰出行时,打出租车或网约车等候时刻较长。其间有网友“另辟蹊径”,在一款供给运送货品名为“货拉拉”的APP上打“卡车”。“货拉拉”载客的音讯在网上引发争议。争议焦点是用卡车运营载客是否契合相关规则,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虽然“货拉拉”渠道声明称,该渠道是一家同城货运渠道,车辆不能接客运订单,且货厢载人是严峻违规行为。但北京青年报记者看望发现,仍有一些“货拉拉”司机在载客接单。渠道客服表明,他们现在没有自查功能,只能依赖用户告发。

现象

“货拉拉”变身网约车?

连日来北京大雨,不少市民反映,迟早顶峰时段,打出租车或许用网约车软件打车,需求较长时刻排队等候。随后,有市民发帖称,自己用一款名为“货拉拉”的卡车软件,约到了一辆注册为拉货用处的面包车。发帖网友还称,即便在没有货品的状况下,司机也赞同载他们到指定地址。

这篇帖子在网上引发很多争辩,有网友质疑,“货拉拉”车辆的做法“归于超范围运营”,涉事渠道对拉货和拉人是否做了规则和约束?还有网友质疑,拉货的车被作为载客的网约车运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讲述

有司机明知无货仍载客

李先生通知北青报记者,用“货拉拉”打到卡车是7月16日晚上8点左右,其时他经过“货拉拉”APP在新浪总部大厦邻近预定了一辆面包车,“从公司楼下到家”。李先生解说,下班时刻打车的人十分多,在用“货拉拉”之前,他尝试用网约车软件打车,“软件显现当时排位177位,等候需求两小时以上”。

“我想起来,曾用过‘货拉拉’软件约车搬家,其时是不必排队的。所以,我就用‘货拉拉’APP预定了一辆面包车,车型是九座商务车。”他回忆,下单后很快有司机接单,10分钟左右就接到了他。“我通知司机我没有货,司机也没说什么,载上我就走了。”

李先生表明,虽然相同间隔“货拉拉”和网约车渠道上的报价差不多,但“面包车里比较破,师傅说有人用来拉鱼、鸡鸭啊,味道不好闻,坐着也不太舒适”。

另一位曾用过“货拉拉”打车的市民则表明,近来曾约到过一辆七座面包车,“我觉得‘货拉拉’也是网约车,送啥都是送,自己就是货,我就预定了。”他表明乘坐这辆“卡车”时,也曾忧虑过一旦发作安全事故怎么跟渠道沟通的问题。

看望

司机供认载客行为常有

是否真如网友所说,“货拉拉”的卡车也在干“网约车”的生意?

近来,北青报记者经过“货拉拉”APP,预定了一辆信息显现为“小面包车”的卡车。页面内容还显现,该车载重800公斤,特别标准一栏标示为“全拆座”。下单后几秒之内,有司机接单。页面上显现,司机距北青报记者2.4公里。由于堵车,约20分钟后,司机抵达。

北青报记者奉告司机没有货品,问询能否坐车去指定地址,司机答复称“没问题,到了目的地正常收费”。

在车上,司机介绍,“不拉货只载客”的状况并非第一次遇到,“除了带人跟货,载客的状况也经常有。”司机称,现在渠道经过摄像头监控他们的行程,“走哪条路,经常收支的当地等,但暂时没有监控咱们是拉货仍是载客。”

7月17日,北青报记者再次运用“货拉拉”APP预定“小面包车”,北青报记者再次奉告对方没有货品,只想当“网约车”用,这名司机仍然表明能够接单。有多名司机称,他们确实接到过某些单,会显现“没有货品,两个人”之类的信息,渠道也会派给他们。

看望中,有司机宣称“载客比拉货合算”,理由是“不必装货、卸货,跑起来也快,省了很多费事”。

假如载客更为便利,为何不注册网约车渠道?司机解说,一辆车只能注册一个渠道,“网约车渠道对车辆的硬性要求高,车要好,一般价格在十几万元,像咱们这种小面包车无法经过审阅,但‘货拉拉’对车辆没有这种要求。”

有司机向北青报记者泄漏,近期他们接到的载客订单有增加,“现在渠道上面包车、卡车充足,咱们一般是有挑选性地接单,一般只接5公里之内的单,十几分钟就能到。”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收费上,同等间隔“货拉拉”的价格与网约车叫价差不多,但搭车环境和安全功能上有不同。预定的几辆“货拉拉”面包车,有的车内有异味,有的被拆掉了后排座位,有的码放了一些杂物和小板凳。有司机称,其长时间跑郊区和西二旗、回龙观等地。“每到迟早顶峰,就会接到几个人一同打‘货拉拉’的车,他们一般会在打车的时分补白说:有几个人,没有行李,期望有空调,车新一点儿等。所以车里备了小板凳,是在座位不行的状况下,能够在放货的车厢里挤一挤。”

“货拉拉”被当网约车载客引质疑 律师:乘客有风险!

回应

“货拉拉”:司机载客将被封号

7月16日,对有网友反映“货拉拉”被作为网约车运用一事,“货拉拉”APP发布声明称,“货拉拉”是一家同城货运渠道,按照相关运送法规规则,货运和客运分隔,“这就和客车不拉货是一个道理,所以咱们渠道的车辆是不能接收客运订单的(在副驾驭位随货品跟车除外)。”声明还称,货厢载人是严峻违规行为,由于货厢中短少安全措施,在车子行进中货厢内有风险,很容易发作碰撞、跌伤,所以“货拉拉”也一直严峻制止货厢载人、人货混装的用车方法。

7月17日,北青报记者致电“货拉拉”渠道客服,问询声明发布后,为何仍有司机接载客订单一事。客服人员回复,渠道清晰规则不允许载客,但现在渠道没有自查的方法,只能经过用户在线告发和申述,“承认载客行为后,会对涉事司机进行封号等处理。”

法规

如无资质不能运营网约车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2016年12月21日,市交通委官网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动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施行定见》(以下简称《施行定见》)、《北京市网络预定出租汽车运营效劳办理施行细则》,清晰开网约车的条件为“京人京车”。

人员方面,网约车驾驭员须为本市户籍、取得本市核发的驾驭证件。车辆方面,车辆应是契合供给载客运送效劳基本条件,经本市公安部分年检合格,已购买营业性车辆的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和乘客意外损伤险,具有本市车辆号牌的5座三厢小客车或7座乘用车。北京市交通法律总队相关负责人多次表明,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即使司机有从业资格证,但车辆没有变更为营运性质,仍然要按照不合法运营查扣车辆。假如面包车驾驭员和车辆不具有资质,则涉嫌违法运营。

“货拉拉”被当网约车载客引质疑 律师:乘客有风险!

提示

律师:乘客打“卡车”有风险

现在,“货拉拉”渠道有部分如五菱宏光七座客车、长安七座客车、福田G9 九座商务车等车型。“货拉拉”的客服人员表明,上述几种车型,在渠道上都能够注册并且经过审阅。但北青报记者致电北京市交管局12122热线得悉,上述几种车型归于客车,不能进行货运。工作人员进一步解说,“是客车仍是卡车,具体以行驶证为准,(‘货拉拉’这类)第三方渠道无权更改。车辆是客车仍是卡车是一经出厂就被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假如运用客车用来拉货,一经法律部分查办,会依据具体违法状况作出相应处分。”

一起,北京市交管局12122热线工作人员表明,将面包车后排座位拆开后用于装货的行为是违法的,“车辆不得擅自进行改装、拆开”。

此外,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提示,消费者运用“货拉拉”渠道上的车辆当作“网约车”有风险,一旦遭受交通事故,或陷入维权窘境。

韩骁称,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的规则,运营者应当保证其供给的产品或许效劳契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和效劳,应当向消费者作出实在的阐明和清晰的警示,并阐明和标明正确运用产品或许接受效劳的方法以及避免损害发作的方法。

“货拉拉”被当网约车载客引质疑 律师:乘客有风险!

“货拉拉”被当网约车载客引质疑 律师:乘客有风险!

韩骁表明,这一法律规则要求“货拉拉”渠道做到两点:一是制止渠道司机以渠道名义诈骗消费者而进行载客活动;二是在渠道上清晰提示广阔消费者“货拉拉”渠道不允许从事载客活动,避免部分消费者因不知情而将其当作“网约车”运用。

他表明,假如消费者知悉“货拉拉”的拉货用车性质,仍旧将其当作网约车运用,且渠道已尽到提示消费者留意的责任,一旦遭受交通事故,消费者也需求承当相应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