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丨消灭“文盲”行动(一)


1949年冬,梅州刚刚解放,为了“扫盲”,兴梅地区党和政府决定当年冬天,让青年学生到农村宣传党的政策。这为后来的“土改”运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这张照片梅州师范的师生是与书乡小学老师们作别时的留影,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当时是自己带着生活用品下乡的。

1959年12月,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到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劳动锻炼的演员吴凤媛在帮助工人排练小歌剧“扫盲哨”。

1958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生活在水上的妇女在船头练习写字。解放前,福州市的水上居民中妇女100%都是文盲。解放后,她们组织了识字班,在当地小学教师的辅导下开展扫盲学习。

1958年,吉林省延吉县东盛乡黎明农业社英成作业区77岁的崔龙珍和78岁的金丙玉通过长期的文化学习已经可以阅读《延边日报》。

1958年,北京市宣武区椿树胡同管界内的624名文盲中有557人参加了扫盲学习。

1958年5月,四川郫县太平乡红星三社女社员倪怀凤在十天内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1500多个生字。

1958年,云南玉溪县凤凰水库工地上的民工利用休息时间识字。

1957年,辽宁抚顺老虎台煤矿有4000多名矿工参加扫盲学习。

1956年,山西省昔阳县思乐村青年妇女阎志英学习文化后已经可以写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