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但不冷漠,福祉車是如何讓弱勢羣體自由出行的?

冷門但不冷漠,福祉車是如何讓弱勢群體自由出行的?

今天我們來關注一個冷門車型,福祉車。這種車型有多冷門呢?拿旅行車或者進口小型SUV跟它比都算熱門的了。福祉車也可以叫做無障礙車、福利車,主要提供給需要輪椅或者行動不便的人士提供乘車的便捷。最早福祉車一詞源自日本,在這一領域,不得不佩服島國人民對殘障人士的細心與周全。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福祉車和常見的汽車究竟有什麼不同。

冷門但不冷漠,福祉車是如何讓弱勢群體自由出行的?

一般福祉車主要分兩種,第一種是自駕式,顧名思義,就是將常規的駕駛艙進行改裝,以便他們正常駕駛。比較常見的改裝,可以實現只有手或者只用腳去操作,因為用戶群體的需求不同,這種福祉車一般都需要定製,而且駕駛者需要特定的殘疾人駕駛執照。

冷門但不冷漠,福祉車是如何讓弱勢群體自由出行的?

第二種是照護式,也是比較常見的福祉車了。一般將行動不便的人士的座位設置在副駕駛或者後排,這種特殊的電動座椅可以實現向外旋轉、高低升降,也可以通過升降臺,可伸縮的坡道,直接將輪椅擺放在車內。以便他們更加輕鬆地上下車。

冷門但不冷漠,福祉車是如何讓弱勢群體自由出行的?

在福祉車的起源國日本,福祉車的普及度可以說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大到巴士、MPV,小到微型車、K-Car,都推出過福祉車。由於這類車能帶來的經濟效益有限,起初很多汽車廠商並不會大批量的生產,但是日本對生產福祉車的廠商會有一定的納稅福利政策,據瞭解,生產福祉車增加的成本是可以被減掉的稅額平攤。在日本的愛知縣還有專門的福祉車生產線,像裝有旋轉座椅的皇冠、威馳、埃爾法等,可以說豐田是日本生產福祉車數量最多的廠家。從此,福祉車開始在兩廂車、三廂車、MPV上面開始蔓延,五花八門的福祉車開始進入有需要的家庭。

冷門但不冷漠,福祉車是如何讓弱勢群體自由出行的?

我國有上億的人口存在年邁和身體原因,存在出行不便等問題,說明我國對福祉車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而國內的福祉車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再加上暫時沒有相關政策的引導,渠道有限,大部分的福祉車是由國家購買的指定用車,很少有私人買家願意為之買賬。

冷門但不冷漠,福祉車是如何讓弱勢群體自由出行的?

我國的常見的福祉車,一般是以MPV為主,像金盃、全順、閣瑞斯、大通G10等定製改造的,華晨中華曾經推出過一款中華V5福祉車,其中相關的設施設備也是由豐田生產的。除了豐田,本田的奧德賽也推出過原廠的福祉車,而國內能夠推出原廠福祉車的無障礙車輛實在是鳳毛麟角。

冷門但不冷漠,福祉車是如何讓弱勢群體自由出行的?

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需要被照顧,而福祉車的出現恰恰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現在的政策對於生產福祉車還沒有明確的指向,而法律法規更是限制了這部分市場。現在汽車還沒有做到每家每戶都能普及,再買一輛福祉車也會增加經濟負擔,所以大面積的違規電動車、違規老年代步車才會滿街橫行。希望將來有一天,即便是出行不便的人們,同樣能和我們一樣在馬路上享受駕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