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欢迎来到:贵州画报画报君带给你最好的图片分享

拳拳游子意,殷殷桑梓情。

“桑梓”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代称“故乡”。这一用法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东汉张衡在《南都赋》中即:“永世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归里焉。”

游子心系桑梓,致富不忘家乡建设

2016年,在外打拼20余年的杨昌喜回到瓮背村,感慨万千!回想起93年的时候,瓮背村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人均不足一亩地,田薄地少、山高坡陡,村民主要以传统耕种和养殖为经济来源,当时村里过着来客人还要去别人家里借块腊肉、借米的生活。他的记忆里就只有一个字“穷”!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美丽迷人的瓮背村 向忆峰摄

万山区敖寨侗族乡瓮背村是一类贫困村、万山区三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辖15个村民组,全村现有户籍人口541户1622人, 2014年至2017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82户612人。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翁背村一角 向忆峰摄

2016年7月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毁了村里的田地,让这个贫穷的小山村雪上加霜,如何带领老百姓脱贫,摆脱现在的窘况,成了杨昌喜最迫切的愿望。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游子支书”杨昌喜 杜欣摄

不破不立,经多方考察之后,杨昌喜结合村里实际情况提出“莲藕+泥鳅”的新型立体种养殖方式,运用政府扶贫资金改造田地,种下了全村人的希望。他带头把自己家的稻田改成鱼塘养鱼和泥鳅,打消村民的疑虑。目前,全村农业发展以水稻为主,同时发展“莲藕+泥鳅”的立体种养殖、林下养鸡、食用菌、黃桃、空心李等。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瓮背村发展林下养殖,杨昌喜在果园里劳作 杜欣摄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收获食用菌 杜欣摄

“党组织+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将全村所有贫困户纳为合作社的股东,“三变”改革,让贫困户真正成为合作社的参与者、建设者、管理者、受益者。同时政府搭建平台,村里的产品进入了铜仁市超市,邮政电商平台更是载着村里的山货走向了全国各地。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观察莲藕生长情况 向忆峰摄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长势喜人的莲藕 向忆峰摄

52岁的杨昌喜,带着记者来到瓮背村的荷塘旁,“村里2016年脱贫33户141人,2017年脱贫117户355人;2017年就每亩莲子收入达到4000元,泥鳅总收益达11万元。老百姓的日子变好了,产品的路子也有了,我们到外省考察后,年底打算建自己的工厂,自己加工包装,让自己的品牌走出大山!”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正是一年收割莲子的季节,杨昌喜满脸丰收的喜悦 向忆峰摄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你想购买生态莲藕吗?

你想为他们脱贫献一份力吗?

你想和我们“游子支书”对话吗?

助力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

那就快快和画报君联系吧,

让我们一起为他打CALL……

必须要赞一个!!

画报君诚挚推荐

摄影大赛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脱贫故事】征稿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脱贫攻坚与你并肩作战!

⬆️

【花样贵州】征稿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花样贵州】盘州羊场:几十亩荷花竞相绽放

【脱贫故事】苗乡天然蜡染成本乡的亮丽名片

*合作联系*

图片交易/ 旅游推荐/ 宣传 推广

提供长期广告/ 广告位宣传等

「脱贫故事」“游子支书”杨昌喜归来报桑梓,不拔穷根不回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